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豆瓣8.8、淘票票9.6、猫眼9.7,你还不赶紧去看

相信你们都听到了。

这些天,许多人在吹一部电影。

有人说它是“目前中国最强3D动画电影”。

有人期待它开启“比肩漫威的封神宇宙”。

出钱的出钱——点映票房超7000万,创国产动作片最快破亿纪录。

出力的出力——同人画,同人视频,闻风而动的淘宝卖家,甚至搞起盗版周边……

何方神圣?

人见人爱。

他。

《哪吒之魔童降世》

不谈苦劳

IMAX首部国产动画电影

一个小常识。

由于在IMAX大银幕上画面细节会放大,瑕疵也会放大,对电影质量要求极高。

动画电影尤甚。

选片,必须准确。

这次,他们把机会给了《哪吒之魔童降世》。

国内三维动画视效的新巅峰,也是迄今为止镜头数量最多、特效镜头数量最多的动画电影。

为什么?

很简单。

(看好)要爆。

——全国百场IMAX点映一开,果然场场爆满。

先撇开苦劳吧。

中国电影,尤其国产动画,我们听过太多。

以至于,当一部电影主动聊苦劳,我们会习惯性条件反射,噢,是不是质量不好……

《哪吒》不一样。

它不卖惨。

——直接打出“不需要同情分”的广告语。

确实不需要。

豆瓣8.8,猫眼9.7,淘票票9.6,同期电影,妥妥第一。

《哪吒》给Sir的第一感受是:工整

这是一部在形象设计,故事细节,叙事节奏都没有明显短板的电影。

故事讲的是,上古时代,一个混世魔王被炼化,化成两珠,一颗是纯洁无瑕的灵珠,一颗是戾气旺盛的魔丸。

哪吒家人中计,吸收了魔丸。

哪吒,一出生,即成魔童。

这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哪吒形象。

他彻底颠覆了原来硬朗刚毅的英气,变成一个丸子头,酒糟鼻,黑眼圈的熊孩子。

——据说,哪吒形象他们本设计了一百多种,导演选了最丑的那个。

不男不女,不人不鬼。

讨厌吗?

讨厌就对了。

不止你讨厌。

有一幕让Sir印象深刻。

小镇里一片祥和,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纷纷点头握手。

就在这时,背景响起了一个孩子在倒数的声音:

一、二、三……

镇民们先是全部怔住,几秒后,一人突然大喊:“又逃出来啦!”

接着,所有人犹如鬼上身。跑的跑,躲的躲,甚至钻进地洞,扎进茅房……

整个小镇迅速空无一人。

这时候,遥远的街尾,一个背着光的小身影走出来。

对。

哪吒。

他懒洋洋说了句:“都藏好了吗?”

kao,原来他要玩捉迷藏。

短短一幕,要悬念有悬念,要反转有反转。

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处处制造对立。

从万头攒动到空无一人,从欢声笑语到鬼哭狼嚎,只用十秒。

而这一切,全因一个人出现。

一个三岁不到的小屁孩。

——他到底有多残暴?!

这种“以小见大”的设计,不由让Sir想起《侏罗纪公园》那经典一幕,霸王龙出场前,我们一无所知,只是看到一个水杯突然奇怪地摇晃起来……

说白了。

丑于《哪吒》,不是放弃,是(故意)蓄力。

事实也如此。

除了“丑爆”哪吒,电影的其他人物,场景,无不美翻。

比如由几万条龙身上最硬那片鳞打造的龙鳞甲。

比如源于《封神演义》的山河社稷图,人可以用一支笔创造出的人间绝境。

更不用说高潮戏,四个高手在社稷图大决战,那激荡的想象,那爆裂的乐趣,国产动画简直无出左右……

《哪吒》是由时间炼成的。

团队花了3年制作,剧本花了2年打磨,全片最初有5000多个镜头,大约是普通动画三倍。

其中,特效镜头有1400多个,占全片80%。

Sir不是在炫耀什么。

Sir是在说,当你看到小哪吒被苹果砸中,胀胀的小肚子,(竟然)轻轻地抖了抖。

你就知道它不会差到哪去。

Sir想起了《大圣归来》,江流儿的头发随着剧情推进,从光溜溜到一点点长出绒毛。

我们常说好电影自会被看见。

不是说它一定大卖,是它倾注的诚意与努力,迟早有人识货,迟早水落石出。

不言旧版

评《哪吒》,很多人会想到旧版。

1979年的,《哪吒闹海》。

那也是一个狠角色。

豆瓣评分9.0,仅次于《大闹天空》,位列国产动画第二。

今天重看《哪吒闹海》,依然不过时。

哪吒杀死三太子,龙王逼宫。

龙王们兴风作浪,大水淹城,但这时,软弱的父亲却试图杀死亲生儿子求饶。

你一定记得这句台词。

“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

一个“还”,是哪吒对这由父权君权狼狈为奸,建筑出的丑陋庸俗世界的最后抵抗。

随后,哪吒挥剑自刎。

中国电影这么多年,你见过几个如此惨烈悲壮的场景,几个如此决绝自由的人物。

幸运的是,新《哪吒》没有与老版站在一起。

这版其实更接近《封神演义》的哪吒形象。

在书里,哪吒其实脾气暴躁,桀骜不驯,只因夜叉和龙太子骂他两句,就打死人家……

看这一段。

哪吒答曰:“我乃陈塘关李靖第三子哪吒是也。俺父亲镇守此间,乃一镇之主。我在此避暑洗澡,与他无干;他来骂我,我打死了他,也无妨。”

这跟“我爸是李刚”有什么区别?

新《哪吒》放大的正是这种“邪恶”

没礼貌,没素质,没人性。

同时,又浓墨重彩地渲染他的家庭温暖。

一个显而易见的对比。

老版中,哪吒刚出生,圆鼓鼓,还无人型,父亲李靖先是大惊,随后举起配剑,劈向肉球。

但在新《哪吒》中,却换成师父太乙真人要动手,而哪吒母亲毫无犹豫地冲过去,护住儿子。

吃人的封建礼数变成父慈母爱。

泣血的极致反抗变作热泪盈眶。

这是新《哪吒》的冒险。

也许有人会不喜欢,但不得不为。

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哪吒

不由天命

注意没。

老版《哪吒》其实“不是人”。

这里的“不是人”,是他没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哪吒,更像某种理想主义的精神图腾。

而新《哪吒》,则试图在“现代人的人性”维度上扩展出新的空间。

他有对亲情和友情的渴求。

他也需要理解和陪伴。

但这一切,因为天生魔童,他就享受不了。

谁规定。

命。

这里的命,既是天命,也是人命。

我们常说,天命最高。

当真如此?

新《哪吒》中,我们看到哪吒既是一个加害者,也是一个受害者。

最初,他哪里是熊孩子。

只是,人人都知道他是魔丸,所以预设他是熊孩子。每见到他,就视他为瘟神,赶他走、朝他丢石头、骂他是妖怪;甚至他的父母,也因为害怕哪吒使坏,把他关在家里……

久而久之,哪吒开始暴躁、叛逆。

既然你说我是熊孩子。

我就熊给你看。

然后这群人又会说,看,果然像我说的吧。

这种由结果推导结果的“命运”,听起来很玄,但,难道只存在哪吒身上。

谈恋爱时因为害怕分手,就会闹情绪,结果导致分手;

面试时因为害怕说错话,结果一言不发,最终导致失败;

为了遏制熊孩子,许多人号召用暴力的手段去对付他们,然后暴力扎进他心灵,熊孩子越来越熊……

这其实不是什么深刻的命运理解。

这是《哪吒》导演饺子的亲身经历。

他学医出身,来自一所211医科大学。

直到大三,他才决定投身进入三维动画。

一个学医的,搞动画。

改行这么晚,跨度这么大,你行吗?你配吗?

所以,对他来说,“若命运不公,那就跟它斗到底”,绝不是一两句空洞的口号。

是有血有肉,身体力行的挣扎和选择。

“燃”正来自于此。

“燃”不是你说了什么。

“燃”是说了你相信的话,你做了你相信的事,至于结果,干,QTMD。

点映场,Sir听到一位观众说,《哪吒》弥补了他对《悟空传》的遗憾。

不难理解。

因为《悟空传》里的悟空,他所有的战斗,似乎更像是对力量的狂热。

但他的痛苦在哪,他的侮辱在哪,通通欠奉。

而新《哪吒》,那种无处不在的“命运”压力,体现在每个人身上。

三太子敖丙和他背后的龙族,因为被认为基因暴烈,再忠心,也得不到天庭重用。

坏师叔申公豹,他作恶多端,是因为不想被看不起。

——据导演透露,他的口吃的根源也是自卑,一个不伦不类的豹子仙,在仙界备受歧视,人微言轻,久而久之,就落下口吃毛病。

甚至那个满身是肉的太乙真人角色,开始也因为胖,被人笑逊,所以才一心一意想通过得道升仙长脸。

《哪吒之魔童降世》好就好在,聚焦

它没有那种要道破什么真理的野心,它就老老实实地动用所有剧情,人物,细节,诠释一个主题。

“打破成见”。

所以,当上百万吨的冰山掉下来,要砸毁整个陈塘关,哪吒冲上天,用尽全力抵住它。

一秒,两秒,三秒,他的灵魂(内心)终于打破成见,皆由自己。

他爆发了,现出六臂的原始形象……

一个人的“三头六臂”,才不是什么与生俱来的天赋,是在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之下催生的力量。

这一刻,我们燃了。

因为哪吒即敖丙,即申公豹,即太乙真人。

哪吒即我们。

当然,新《哪吒》并非完美。

它有过满的段子,过剩的赘肉。

事实上,另一男主,敖丙神圣的命运悲剧,也比哪吒更浓烈揪心。

但Sir仍愿意大写安利它的原因,无非——

这是一部创作者真正有感而发,并充分调动了手上资源实现的高完成度类型片。

与《大圣归来》的个体才华相比,《哪吒》,才是中国动画(电影)工业能力的体现。

——之后封神宇宙的下一部,《姜子牙》至关重要。

我们常说打败好莱坞。

但打败好莱坞,既不是通过模仿,也不可能完全不模仿。

该学习学习。

该丢弃丢弃。

成见来自别人怎么看你。

但成见能不能击倒你,取决于你愿不愿意相信。

电影里,《哪吒》讲了一个“打破成见”的故事。

电影外,《哪吒》的整个制作团队也在打破成见。

一点点新奇,一点点乐趣。一点点触动。一点点思考。

他们让我们开始相信——

中国动画不是幼齿,粗糙,肤浅的代名词。

中国动画的上限,不再是好莱坞的下限。

中国动画,也许真的有一天,可以媲美梦工厂,皮克斯,迪士尼。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豆瓣8.8、淘票票9.6、猫眼9.7,你还不赶紧去看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