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地说,我已经不能算无动于衷了,既然开始写这篇帖子那就一定是已经受了刺激。只是这刺激的源头却是我的“无动于衷”和满朋友圈刷屏的“青春洒泪”。
我羡慕大家与金庸有着那么多的青春记忆关联,我什至羡慕为数极少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朋友圈直呼金庸“老贼终毙”的人。
金庸对我来说就是个简单的文化符号,我没有读过他的书,更不了解他的生平为人。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这就是知人论世。基于此,我觉得我说什么写什么都是没资格的,所以在公号后台留言建议我写一写的朋友们要让你们失望了,我没情怀没感触依然麻木不仁。
如果说是对已逝生命的感伤,他老人家都94岁了,这在我们的传统里是不是该叫“喜丧”?而且慨叹李咏先生50而逝的泪痕,我还没干呢。
如果说感慨,这就是我唯一的感慨: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活那么久?为什么我家的一位40多岁的邻居某个冬夜出去倒在雪地里死了?他的家人没有哭哭闹闹,没有报警尸检,一辆小小的电瓶车拉了回来,吹吹打打了几天,火葬场烧了埋了。只要能少花钱,一切从简,仿佛这人从没来过一般的麻木不仁。我妈说:“不是所有人的命都值钱!这家也就刚过上有口饭吃的日子而已。”
我感觉我的妈妈也有点麻木不仁了,似乎这就是我麻木不仁的源头。每一次回老家,不管我愿不愿意听,总有个绝对绕不开的话题,一定会有或多或少我熟悉或不熟悉的乡邻亲戚去世。他们有寿终正寝的,也有在外打工因事故惨死就比我大一岁的。如果再不练就麻木不仁的本事,搞得我都不想活了。所以朋友圈这些个大大小小人物的死亡,即便是从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角度来说,我都情怀不起来,真的还轮不到他们来刺激我,更何况我还要摆一摆“知人论世”那书呆子的臭架子,所以让我们说回金庸。
有人问我,难道你没看过影视剧?一部《射雕英雄传》拍了多少版了,你都没看过?你一点不感激金庸给我们带来过的青春热血吗?
说“我”不带“们”是现代人说话的起码修养,而且说到这个话题,我想起个事来。
有一次一个妹子跟我说她读过《西游记》,我问她是什么版本的?她有点一脸懵逼地说是什么谁谁谁品读西游。我说你这不能叫读过《西游记》,这跟你看过电视剧的《西游记》一样,你看一万遍也不能叫你读过《西游记》。既然要读《西游记》,那就是要看原著,而且还要讲究版本。
妹子很明显非常气恼,我怎么没读过《西游记》呢?我这就是读过《西游记》!结果甩给我一句“杠精”。
事后我跟其他的朋友讲这事,他们嘲笑我说:“你就是直男,难怪没妹子!”
我说:“我一直都很直,但为什么这事会引起这么大的恼火呢?不就是没读过《西游记》吗?”
这位朋友说:“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坦然承认自己没读过书的。你不知道读书尤其是读有阅读门槛的经典在很多人眼里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一件事吗?尽管大多数人看的可能就是相关著作改编的影视剧或者《百家讲坛》之类的名著解读,但他们就是会在潜意识里真心认为自己读过某某的作品并了解某某。”
真的有那么多人年少时偷读过金庸先生的大作吗?至少我没有,而且我连相关影视剧都很少看全,除了周星驰版的《鹿鼎记》我看全了外,其他都是支离破碎。
据说是鲁迅先生讲的故事:“我们乡下有个阔佬,许多人都想攀附他,甚至以和他谈过话为荣。一天,一个要饭的奔走告人,说是阔佬和他讲了话了,许多人围住他,追问究竟。他说:’我站在门口,阔佬出来啦,他对我说:滚出去!’”
当然不能把朋友圈里的对金庸先生的诸多缅怀全看做是一种“攀附”,因为尽管对大多数人来说要达到像六神磊磊一样的知人论世很难,但毕竟大多数人都看过影视剧,而且也应该会有相当数量的人看过其部分作品甚至全部,所以还是可以理解的。
但若联系起另外一件我无动于衷的事就不那么好理解了,今年3月份霍金去世的信息也TM缅怀刷屏了。我就不明白了,连霍金你们都懂?
这些个事若串联起来看的话,恕我直言,金庸先生的离世并没有所谓的“从此再无江湖”,反而是又炸出了一堆江湖戏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微信朋友圈就绝对是个可以勾心斗角的江湖。这里既有“为赋新词强说愁”蹭热点的微信公号(这个角度来说,“一代文嚎”公号也是),还有雷打不动卖保险卖健康的,当然也少不了借机“攀附”炫耀“我读过书”、“我和谁谁有关联”的,至于有多少为青春为生命而伤逝的,冷暖自知。
在料得到的未来,还会有很多名人大咖死,估计我还是会无动于衷。我最崇拜的是兰陵笑笑生,这货应该早死了,而且至今还不知道他是谁,我都没地方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