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国产烂剧都爱这样自夸

前天晚上,迪士尼终于推出《花木兰》的首版预告。

播出24小时,全球总播放量1.751亿,在迪士尼动画改编真人电影中列第二,影史所有电影排第七。

大IP就是大IP,不光“大”,下手还“狠”——

满脸黑粉,狰狞嘶吼,神仙姐姐秒变进击的土拨鼠。

额点花黄,脸涂红脂,仿佛化妆失败的我。

蓝天碧草,夯筑土楼,河南人花木兰,被迪士尼移居胡建。

脑洞开得这么大,网友也忙跟上,各种段子张口就来——

把郭芙蓉p成花木兰,与佟湘玉作伴。

哈哈哈哈飘飘笑到头掉。

但笑着笑着,我发现,有些人过于真情实感了——

各种长篇大论,质疑迪士尼的预告片没完美还原古代军营生活,不符合历史。

质疑花木兰的服饰妆容,太像日本艺伎。

而依据居然是“小说里明明是……”

恕飘飘没文化,你看的是哪一本《花木兰》网络小说?

甚至,已经有人建楼分析《花木兰》的服化道还原水平了……

???

你们是不是都对“真人动画”有什么误解?

如果这都要计较,那回头看到木兰救城,皇帝脱冠,万民跪拜,木兰辞掉了高官厚禄,冲上去给了皇帝一个大大的拥抱,骑着马在丹壁上跑来跑去……还更要了不得了呢。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对于影视剧的服化还原,这么苛刻了?

又或者说,何时开始,我们一定要在童话里找历史、在演义里瞎考究、在正剧中嗑爱情……

以至于每种类型的剧都看得不过瘾,都开始四不像了呢?

明明,我们以前不是这样的啊。

有时在想,我们童年一些经典剧集,放在如今,大概都是会被归为有害垃圾的——

《铁齿铜牙纪晓岚》?乾隆朝你就整大拉翅?服化不走心!

《还珠格格》?清初中期,居然就满口皇阿玛?历史不还原!

《红楼梦》?汉服不够考究,敢加戏装元素,侮辱谁呢?

国产四大造型设计师——吴宝玲、杨树云、叶锦添、张叔平,也是要被拉出来骂的。飘飘曾用“一个巡海夜叉,三个镇山太岁”来形容他们。

第一个要挨骂的,估计是“巡海夜叉”吴宝玲。

说她“巡海”是因为她审美经常不在线,虽然出过不少神仙造型——

《新白娘子传奇》中,赵雅芝头顶筷子、hold住三界的造型,是她设计。

《武林外史》中王艳别出心裁的树叶造型,也是她的手笔。

《小李飞刀》林诗音头顶插扇子的出位设计,她的得意之作。

每一个都谈不上还原,但都足够漂亮。

这些造型大获好评后,吴宝玲就迷恋上给女主头上插各种奇怪的东西,羽毛、塑料、羽毛扇子,外加脸上贴各种亮片。

小女孩看了根本控制不住寄己——

经常“出位”,就难免翻车。

回忆一下你童年,眼前一亮和闪瞎眼的造型?

没错,是她是她都是她——

美羊羊和喜羊羊?

火狐狸和绿孔雀?

红鲤鱼与绿鲤鱼?

现在明白飘飘为啥说她“夜叉”了吧?

审美在线是神仙,可一跑偏就是魔鬼啊。

有发挥不稳定的,就有水平一直很稳的——

有“天下第一梳”美誉的,杨树云。

他做过几部古偶剧的造型,比如《上错花轿嫁对郎》。

作为唐朝背景的原著IP,这造型压根没奔着“还原”去。

但,谁敢说不够美?

更何况,双女主一柔韧一洒脱的性格,都写在发型里了。

而,即使是正剧,杨树云的重心,也是在美感和衬托人物上——

当初在有限的文字描写下,为贾府上下的老爷太太、小姐公子、婆子丫鬟若干人设计不同的造型。

听起来,已经很难。

干起来,更难。如何鲜明区分十二钗的身份性格,先就是个大难题。

他画了无数手稿,先是从发髻形状上巩固形象。

剧中,林黛玉的造型一律是小巧的偏髻,突出婉约风流。

杨树云设计手稿与演员定妆照对比——

而薛宝钗的发髻,则围绕着“正”和“圆”,体现自持端庄。

除了基础的展现,还有各种脑洞大开,帮助演员无限接近人物。

一条牵引线,让原本凶相的、一直演黑心地主婆的李婷老师,变慈爱的贾母。

我把她这个耷拉的眼睛,用好几层纱给她都粘进去了

又做了一个牵引,贴上头套

她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贾母

大胆梳高髻,让原本身材矮小的邓婕,变气场一米八的管家奶奶。

这就是我们梦幻象牙塔的构造者。

不论是闪亮的廉价公主,还是骄矜的贵族小姐,不论是嬉闹喜剧,还是阳春白雪……每个形象,都有设计师天马行空的想法在里面。

他们从来没吹过自己有多么还原,即使他们是万分用心的。

诚如《红楼梦》的服装设计师史延芹老师说——我结合了中国历代服饰的精粹,却发现,是不可能完全还原原著的,只能说,是还原精髓。

如此谦虚,只因为抛去“服化”这层皮,肚子里能卖的东西还有很多。

而,另外两位“镇山太岁”的垮台,正是从“吹还原”开始的。

或者说——若把影视剧比喻成一艘各方悉力合作才能运转如龙的船,他们的猪队友,不仅状态疲软,还常把他们推出去做挡箭牌。

而,当我们把他们从烂剧中抽出来,会发现,他们还是他们。

一向风格缥缈的“鬼才”叶锦添。

自2010版《红楼梦》后,就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各种“扮戏子”“闹鬼片”“铜钱头”“青楼梦”的臭骂始终伴随着他的这些造型设计——

然而仔细看,造型设计和想法有吗?有。

风格有吗?有,既和他以往的作品一脉相承,又有新花样。

像他以前的作品,哪个不诡异出挑?

这不美吗?

不是衣服的问题,是穿的人不对。

是剧的“态度”不对。

回看10版《红楼梦》,我不得不承认,这部剧在服化道上面可以说是独树一帜,风格鲜明。光影呈现,也相当有美感。

如果像《大明宫词》一样,坦白直言,这就是自己的大胆创意,就是一种正本之外的解构,我想无人厚非。

可,当它非要按头观众接受它即《红楼梦》,大观园的姑娘就是这么穿的。

薛宝钗就是操心命,所以瘦。

林黛玉开始胖,是因为后来生病想自杀时才慢慢瘦下来的……

大家就逐渐暴躁了起来。

造型替剧、替宣传背锅的,还有他——

张叔平。

近年常被拉出来嘲的“大师”,但实际,一贯的风格也没变。

造型利落、无刘海啰嗦,喜欢和风,喜欢大面积使用纯色。

对质感要求极高,刺绣立体,能呈现绣面光泽,不喜欢印染花色。

张叔平近年的另一个元素,就是披发+轻纱裁衣+大面积纯色。

说到这,你脑子里可能已经翻腾出无数仙侠剧廉价服装了,但他们只复制了张叔平的“形”,没做到“质”。

张叔平有三个好处——

他的服装面料,即使轻软,但依然挺括。

再来,注重颜色搭配和层次感。

不会有穿件单衣就出来瞎晃的low感。

而且他的裁剪放量很大,袖广衣宽,非常大气。

虽然比起真正考究的古装还是有差距,但比国产古装剧常见的捉襟见肘,已经美好很多。

个人风格强烈,但,非要自夸“还原”,话就没法接下去了……

在“我们最还原”风头日劲的大环境下,很多根本不以“还原”为追求的剧,也跑来凑热闹。

于是,观众也就渐渐培养出“除了还原我不看”的粗暴习惯,强行按头架空剧、戏说剧甚至童话,也必须臣服于他所谓的“还原”……

这潭水,越搅越浑。

而,一些真正想在服化上下功夫(当然,也称不上完美还原)的剧,反而不太敢夸口了。

甚至做了详细的历史考究,也不得不改名。

《长安十二时辰》播出后,很多人问为什么谐音化历史人物?

你说为什么呢?

毕竟,这是要给一些学历史基本靠电视剧、至今认为草船借箭的是诸葛亮、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演义能手”“服化专家”看的。

每当水一浑,趁机摸鱼的,就多了。

毕竟“还原”是朵花,是蜂都想叮。

于是这样的对话,这样的推文,这样的营销,近年是越来越多了——

“这剧节奏好拖沓……”

“我给你说,我们这剧服化太还原了!”

“这剧演员演技为0……”

“我给你说,我们这剧服化太还原了!”

“为什么这些剧都是一个套路……”

“我给你说,我们这剧服化太还原了!”

……

在“还原大法好”的风潮下,已经没有人认真思考。

这一次次稻草人逻辑下,到底是在掩盖什么?

明明是可以融入想象的剧,你为什么还要猛吹还原?

而你说的还原,到底是准备怎么圆?

是色彩高饱和,元素穿越,还猛吹自己还原晋国盛况?

是西装裁得修身笔直,头发染到飞起,还猛吹自己服化道考究?

是身为架空,却想象力贫瘠,还猛吹自己哪哪都好?

我们也逐渐忘记了,看《天龙八部》时,你没嘲过TVB的假景,配不上雁荡山的气魄;看《少年包青天》时,你没嘲笑过它道具穿越,康熙通宝跑北宋;看《武林外传》时,你没嘲过它服化简陋,几件衣服来回穿……

当一剧之本还是剧本时,当一剧之魂还是表演时……

服化,是它华美的外衣。

有,则锦上添花;不精致,也不妨碍观众看得起劲。

可,当“服化”成了一部戏唯一能推出来吹的东西时,我想,大家都应该带点“剧商”去品品这糖衣炮弹。

到底是能当救命仙丹,带领整部剧飞升呢。

还是只是垃圾他弟给垃圾开门——垃圾到家了。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国产烂剧都爱这样自夸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