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银河补习班》:找到箭靶之前,也请别放下拉弓的手

​「加七君」个人公众号 第41篇原创推文

期待您的关注、转发与点赞~


随着《少年的你》、《八佰》和《小小的愿望》这三部电影的相继撤档,本来看点颇多的7月档期在霎时间变得单薄了起来,这便使得邓超的第三部自导自演作品——《银河补习班》成为了近期影迷们最为关注的焦点。

在见证过《分手大师》与《恶棍天使》的“烂片高票房现象”后,我们这次对邓超+俞白眉这对组合的“吸金能力”已然毫不怀疑,反倒是本片能否为二人在口碑上实现“翻身”成了令人期待的重点。

对此加七君的态度为,《银河补习班》的整体质量的确远好于前两部作品,至少充满诚意,且脱下喜剧外衣的邓超也再次奉献了自己精湛的演技,可要说到“翻身”其实还谈不上,因为这部影片所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影片内容也颇有些“广泛涉猎却未有精通”的感觉。

首先要说的是,本片中的旁白解说部分实在太多了,这种做法无疑会令观众的观影体验大打折扣。

聪明的导演从来不会把道理直白的讲给观众,因为真正的反省与思考永远是由内而外产生的,靠的是“领悟”而非“说教”,更何况,本片中的说教感还是跨越了不同阶级思想而强行灌输来的,刻意渲染的成分太过明显。

而这种刻意感在人物的塑造上面也同样存在。

影片中除了父子二人外的几乎每一个人物都表现得十分脸谱化,这一点从马皓文出狱归来后开始变得愈发严重。当马皓文回到生活中时,几乎所有人都对他表露出了一种极度的唾弃与憎恨,而这种情绪又无一例外的均以十分暴烈直接的方式展露出来。

在影片中也多次出场胖揍马飞甚至马皓文的那群小混混也是同理,他们的身上表现出了一种纯粹的恶,且总会在最“合适”的时刻准时出现,为影片强行制造新的矛盾与“泪点”。

这种刻意感令我想到了东野圭吾的那本《恶意》,与“野野口”先作案再找动机一样,《银河补习班》也颇有些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刻意“卖惨”和制造戏剧冲突的感觉。一部电影表露出的目的感一旦太强,观众就会很难实现对剧情的浸入,影片也必定会因此而走向平庸。

而在影片中把这种刻意感发挥到极致的人物,是阎主任。

在加七君的观影过程中,身后的两个小姑娘就曾不止一次地说出“他有病吧”,“这人真是疯了”这样的言论。的确,一个教导主任真的有必要为了一个学生而如此较劲吗?甚至在“考生撕书”的那一场戏里,我从几乎失控般咆哮的阎主任的身上看到了《最后的城堡》中的典狱长的影子,而整部影片对于学校教育的描绘也不正像是一所“监狱”一般吗?只不过比起靠镇压暴乱稳固职位的典狱长来说,一个教导主任对掌控一个学生的命运有如此大的偏执明显并不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这场戏里,在马皓文通过“学生们是否真的热爱学习”这一问题将教育体制的矛盾点推向高潮之时,却突然话锋一转将重点移到了“疯子”,也就是阎主任的儿子之上。纵然,此举有其带来的好处,一方面打压了阎主任的教学理念,同时还对应了馨予曾说的那句话,“不好好学习,你以后就像这个疯子一样”,对这个“疯子”就是应试教育的倡导者阎主任一手造成的事实进行了一番暗讽。

但我依旧认为,如果影片顺着马皓文的思路再挖掘的深入一些的话,无疑会将影片带入一个新的高度,对此略感可惜。

影片对于阎主任的这种塑造方式无疑是为了烘托马皓文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试图将“教育体制”这一颇具民族特色的大众话题作为影片讨论的核心。

那么马皓文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又是什么呢?

“你必须要知道,人活着是为什么”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找到人生的意义,努力只是过程”

“只要你的脑子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干世界上的所有事情”

通过影片中的描绘和这些洗脑般的金句可以看出,马皓文更为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孩子的自由发展,重视人的独立思考能力。

这种想法绝没有错,但未免太过于理想主义,因为并非所有孩子都有机会和资格选择ABCD外的那些选项,甚至有时会遇到发现了XYZ却只能选择A与B的困境,那此时又该如何呢?

而那被马皓文所轻视掉的“努力”一词,却有可能是“阎主任们”走出山沟的唯一途径。更何况在影片中马飞成功实现成绩上逆袭的过程里,他并没有完全放弃应试教育的课本知识,所以这份功劳究竟在谁实则也并不好说。

在此,加七君也想借两段歌词来表达下自己的观点。

“中考志愿写了不上了当rapper老师说我乱胡闹,我只是微笑着看着他反问说你又怎么知道我办不到?”——(姜云升《毕业典礼》)

“千万别学我,好好拿到毕业证再说,you never know the  rules,除非你家产富可敌国。”——(深蓝儿童《单孤》)

两段歌词,无疑代表着两种对于教育制度的态度,而我支持的,永远会是后者。

因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往往现实,才是理想的初衷。

又或者说,如果我们真的放下了每天练习拉弓的手臂,那么当箭靶子真的出现之时,又有多少人能有把握一击必中呢?

说回电影。

加七君很喜欢杨毅老师点评库里时说的那句话,“一个人要想输得起,他首先得赢过”。

本片中的马皓文就是一个输不起的人,正因如此他才会一遍遍的怒吼着“我永远不会认输的!”,因为他的人生从桥梁崩塌的那一刻开始就被烙上了失败的印记,甚至以后也难有机会“赢”回来了,而对于儿子马飞的教育,就像是他申诉无门时所能抓住的唯一也是最后一根稻草。

他必须要赢。

可当马飞颇为圆滑的道出那句“除了你,还有谁在乎这件事”时,马皓文意识到,他的教育终究还是失败了。

马飞的确实现了理想,却丢失了诚实与本真。

如果说影片的中心是“教育论”和“父子情”相互交织辉映的话,加七君只能说《银河补习班》不仅在前者的探讨上表现的稍欠火候,对后者的塑造也同样无法令人满意。

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马皓文都是无怨无悔付出的那一方,甚至导演还动用了大量的缺少真实感的悲情色彩来强行令观众对他产生共情。可反观另一方,儿子马飞给予父亲的却只有一种没来由的个人崇拜,以及些许私心(父亲总是那个满足他的愿望,认可他的能力的人)。

尤其是当他为了自己的前程而让父亲放弃申诉之时,崩坏的不仅是马飞这个角色,同时也对整部影片都在暗自“倡导”的马皓文的教育观进行了否定。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是最后所谓“高潮”的太空戏还是两句前后呼应的台词都很难再将观众的情感拉回来了。

影片本来设计好为父子情感塑造做最后一把助推的这场冲突戏码,最终却反而有些得不偿失的感觉。

借用邓超在微博上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我们深深知道,我们的水平有限,这部电影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中国地域这么广,教育话题这么大,绝非一部电影作品可以说清楚的。

的确,《银河补习班》在“教育制度”的探讨方面绝谈不上优秀,与隔壁邻居的《起跑线》相比也尚有不少差距,但我们还是应该给予些许鼓励,至少邓超+俞白眉这对组合终于令我们看到了真诚地讲好一个故事的决心。

况且,马皓文有半句话一定没有说错。

“一直想”也许不会让你可以胜任世界上的所有事情,但却一定能为你的生活创造出新的价值。

因为思想永远都是一个人最大的宝藏,对吗?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加七君感谢您的阅读~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银河补习班》:找到箭靶之前,也请别放下拉弓的手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