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在这个世界,人们更关注地下有什么,而不是天上有什么

人类都是阴沟里的虫子,还好有人仰望星空

特别喜欢梵高的《星空》,这是对星空最浪漫的想象。那箭似的柏树直冲天际,星空悠远深邃,而夜空中的村庄宁静安详。

星空,是最富想象力的地方。

刘慈欣在小说里写到,“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还得有人仰望星空。”科幻小说是仰望星空的方式之一,所以他用语言描述星空。

画笔是仰望星空的另一种方式,所以梵高用颜料描绘星空。

还有一些人,他们既不想象也不描绘,他们探索星空,这些人是天文学家、宇航员,航空科学家、工程师。

今天要讲的,正是一位航空工程师仰望星空的故事。

在煤林这个地方,人们更关心地下有什么,而不是天上有什么

电影名叫《十月的天空》。

1957年10月4日,苏联卫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课人造卫星“伴侣号”,发射至环地轨道。

美国弗吉尼亚西部一个矿区小镇,名为煤林,17岁的霍默·希卡姆在球队选拔中落选,得不到大学奖学金的他,不得不面临毕业后跟随父亲挖煤的命运,但他讨厌挖煤。

美丽温柔的莱利老师在课上用收音机给他们播放了苏联卫星伴侣号发射的信号,晚上,霍默和两个朋友——跛子O’Dell、经常遭受继父家暴的Roy Lee——还有镇上的居民们看了卫星划过天空的画面,霍默深受感动。

早餐桌上,父亲和哥哥谈论足球的事情,霍默却突然宣布,他要造一枚火箭,就像“伴侣号”一样。

第一枚火箭造的不错,但是还没起飞就炸毁了妈妈的篱笆。

在煤林这个地方,人们更关心地下有什么,而不是天上有什么,因为煤林以出产煤为名,人们以挖煤为生。

所以他很难找到有关火箭学科的书籍资料,他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

班上有一个科学怪人名叫昆汀,人人避之不及,但昆汀正如人们给他取的绰号一样,在历史、数学、科学、自然科学上无人可比。霍默和同班决心拉他入伙。

四个小伙子在霍默家的地下室造起自制小型火箭,因为焊接问题,还偷偷请了父亲手下的员工帮他焊接。

霍默把火箭半成品带到学校,被特纳先生认定是危险品,莱利老师为他们解了围,还告诉了他们一则消息,在郡里的科学展览上晋级,就可以在印第安纳波利斯举办的国家科技展览,到时候全国的大学都会抢着提供奖学金。霍默心动了。

四人小团体的第二枚火箭名为“海雀一号”,由于在矿区附近发射,差点伤到人。霍默的父亲约翰很生气,当着众人面骂他是个小偷,把他的火箭扔了。

四人很受挫折。霍默不想放弃,但Roy Lee却说,“醒醒吧,霍默,我们赢得科学展览的几率,和你得到足球奖学金的几率一样小。我注定会当矿工,已经认命了,畏怯挖煤有什么不好的”

霍默用最残酷的事实和朋友们大吵了一架,准备一个人徒步到八英里外的蛇根镇去实验他的火箭。

路上,朋友们来了,和他一起到了蛇根镇。四人在蛇根镇找了一个空旷的无人之地,命名为“煤林岬”,竖起了简易的“煤林火箭署”旗,建了安全屋,发射台和静止实验架。

四人在煤林岬一次又一次地发射、失败、改造、再发射。经历了一次次失败,经历了父亲的羞辱和老师的反对,在老师、伙伴和小镇人们的帮助和鼓励下,霍默最终成功发射火箭,并在科学展览上获奖。

事实比故事更动人

《十月的天空》讲的虽然是四个生于贫穷小镇却功成名就的大人物小时候追梦的励志,但电影其实没什么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煽情的哭泣,没有血脉贲张的激情,平平淡淡似水流动。

这部电影根据真人故事改编。电影结尾,介绍了故事主角的结局,主人公霍默·希卡姆成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程师,为航天飞机任务计划宇航员。

父亲约翰·希卡姆死于黑肺病,因为长期从事挖煤工作,吸入太多烟尘。

老师芙蕾达·莱利死于霍德金式淋巴瘤,年仅31岁。

O’Dell成为牧场主人并拥有保险公司。Roy Lee成为汽车代理商以及银行家。昆汀成为石油业化学工程师,他曾经建议霍默的火箭使用石油,对石油十分精通。

电影中四个小子凭借自制火箭获得了科技展览奖,获得大学奖学金,所以上了大学。而事实上,约翰确实对霍默另有安排,但霍默的妈妈为他存了一笔钱供他上大学,由于约翰不同意,钱取不出来。妈妈建议霍默把火箭造出来,让爸爸另眼相看。

霍默的妈妈虽然是家庭主妇,却是个温柔而倔强的新式女子,现实中,她偷偷给霍默存钱让他上大学,电影中,霍默参加展览时材料全部被偷,需要赶制新的,需要爸爸的帮助,霍默的妈妈跑去威胁约翰说,“如果你不帮他,我就离开你另谋生路,不择手段的离开煤林。”

孩子不会继承父亲的梦想,但会继承父亲的品质

电影中霍默从煤林挖矿候选人到获得科技展览奖,走出梅林,现实中霍默一个造土火箭的山里小子,变成NASA科学家。

电影中现实中的父亲都是反对霍默上大学的,他希望他继承他的煤矿。但霍默不愿意。

霍默一心想造火箭,父亲一心扑在煤矿上,父子两个都是固执的人。电影中,霍默由于发射火箭失误,被警察认定由于火箭引起了森林火灾,父亲约翰十分生气,霍默也自觉丢脸,把火箭丢掉,去酒吧找乐子。

父亲的煤矿出事了,约翰差点失去一只眼睛。双重事件之下,霍默答应父亲做旷工。矿工工作让他认识了自己的父亲,也认可了父亲事业,同时更坚定了他做火箭的决心,所以他再也不想去挖矿了。当父亲要他去值班时,他说,“不,煤矿是你的人生,不是我的,我再也不下去了,我想到太空去。”

父亲或许不重视他,甚至鄙视他的梦想,但他依然继承了父亲固执的、不妥协的品质。

霍默获得展览奖之后,回答矿区邀请父亲看他最后一次发射火箭,父亲没答应他。

快离开时,父亲又说,“听说你遇到你的大英雄了,当时自己却没认出来。”霍默以航天科学家冯·布劳恩博士为偶像,霍默在展览获奖后,冯·布劳恩曾和他握手,霍默却没认出他。

父亲说完这句话后,霍默却说,“我们对事情总有不同的看法,几乎所有事情都是。但是爸爸我相信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能有一番作为,不是因为我俩如此的不同,而正因为我和您有着同一种信念。和您一样顽固,和您一样不屈,我只希望我能成为像您这样优秀的人。的确,冯·布劳恩布劳恩博士是个伟大的科学家,但他不是我的英雄。”

霍默和父亲如此不同,却又如此相同。

如果别人有一个梦想,你可以不帮他捍卫,但请别去诋毁

《当幸福来敲门》里,有一段父亲教育小儿子捍卫梦想的话。在这部电影里也同样适用,每一个梦想的实现都需要自己捍卫,然而很多人都很用心的捍卫了,却终究因为外界的原因放弃了。

关于电影,豆瓣里有这样一段评论,“这样的故事在中国永远不能发生,因为没有积极鼓励学生的老师,没有犯错了敢于承认的老师,没有冒着风险帮助他人的工人,没有一直坚持不懈的学生,没有不为荣誉红眼的朋友,而以上又缺一不可。”

环境影响人。美国小孩造火箭,大人和身边的小孩虽然有看笑话的成分,但多数还是鼓励的。霍默的同班同学画四人坐火箭进入太空的黑板报鼓励他们,老师为他们打掩护,给他们提供书籍,要好的叔叔给他建议,父亲给他们提供不需要的钢材,妈妈不责备他们炸毁篱笆,更关心他们是否受伤,哥哥帮他宣传,邀请镇上的人去观看火箭发射。

霍默失败了,同学告诉他,“每次看到火箭发射都觉得好感动”,鼓励他。霍默证明特纳老师的错误之后,特纳老师很快认错,并要求霍默回到学校,为他们参加科技展览提供帮助。

在煤林,大家都关心霍默的火箭,就像关心自己一样。

教育界有一个“黄全愈难题”, 说的是:“为什么中国孩子年年获各种奥赛金牌,但中国高校无成人获诺贝尔奖?”

每个人生来具有创造性,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发挥这种创造性,许多人的创造性因为讥笑嘲讽暗淡了。

霍默造的火箭,也不过飞了几英里,却有无数人起立鼓掌,霍默在这种鼓励中不断突破,将孩子的玩具变成实在大事。

可中国的孩子自己造土火箭却会被嘲笑,所以他们很快放弃做航天员的梦,也一并放弃了很多可能性。

梦想很脆弱,容易折断,所以,如果别人有一个梦想,你可以不帮他捍卫,但请别去诋毁。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在这个世界,人们更关注地下有什么,而不是天上有什么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