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作为父母《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我们看到了什么?不是影评 一:信任和智商

守护我们相信的人

前言:不用直男的眼光看待这部电影

看完《银河补习班》,我相信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带着一肚子的深思。无论专业的影评人如何评价这部电影的人设、逻辑漏洞、时代背景,还是情节脱节,我仍然觉得它是我们如今这个时代所迫切需要的片子,只不过或许可以拍得更好罢了。

去年《我不是药神》把我感动到五体投地,把我的光头偶像再次置顶在心目中的演员表里。记得当时看完电影回来我发了一条朋友圈:

徐峥简直就是咱们中国的阿米尔汗!

一部电影不应该只为娱乐,因为它是与文字(书籍)不同的更容易被理解、更容易被体会的,三维立体式的一种大众传媒方式。它更应该承担一些社会责任。而现下我们国家最迫切和令人担忧的确是教育体制下焦虑的父母、透不过气来的孩子。

我觉得这部片子来得正是时候,就如我写下这些文章一样,对整个社会的思潮带来哪怕一点点影响,至少也是一种召唤。

所以,我认为去评判一部电影的逻辑、剧情只是专业人士或者技术人员该去做的事情。而我,则更关注影片带给我们有价值的东西。

假如我们不仅仅着眼于电影的一些技术手段,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片子呢?如果我们从社会责任这个角度,和社会需要的角度来理解这部片子呢?

它除了让我们流下眼泪,这一滴眼泪可有印记?它像所有某些令人感动的文章和书一样随着遗忘曲线的进程随风而逝了吗?它有没有让我们有所改变?

片中有几个角度值得我们去思考。

这一篇想讨论一个话题:你,相信你的孩子吗?

一:你是否信任他(她)自发向好的意愿?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现如今父母尤其是母亲们教育孩子都是非常用心的,育儿书籍看了不知多少,也因此可以相信我们的下一代会越来越好。

所以每个用心的妈妈其实都知道应该相信孩子。

然而呢,我们对孩子的相信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是实际层面却还难说。

比如我自己吧,我把时间交给孩子自己来管理,可仍然会时不时的去控制她的进度,对她长时间的沉浸于某事(比如自导自演芭比娃娃的戏剧,穿脱服装、赋予角色、自编对话)感到恐慌,忍不住要去提醒一下。

这个时候,我扪心自问,我相信她吗?

答案是:不相信。

为什么不相信呢。我的担忧是什么?

我的担忧是:如果不提醒她,她可能会一直玩儿下去,忘记任务,忘记作业,忘记所有。

我仍然不相信她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欲望,适可而止。我不相信她自己对自己有要求。不相信她已经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相信她如果无休无止的玩儿下去也在获得知识和力量,还有放松。不相信她自己主动向好的愿望。

放手是一个多么难的话题。

可是孩子还是给了我答案。连续几天的早晨起床后,有时看到她在阅读,有时看到她在听新闻,有时看到她坐在客厅里和siri对话,很久很久…我试着不干涉,观察她,等待她。终于,玩儿了一会儿之后,她又回了房间,这个时候再去看她,有时她在看语文书,有时她在做数学题。

孩子就是这样,越是给她自由,她越能尝试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我相信,那里有她收获的掌控感和成就感。

我属于正在尝试放手的父母,也是在尝试相信。

只要脑子在动总有解决办法

(二)你是否笃信自己孩子的智商?

无论如何,有一点我是笃信的,我相信我孩子的智商正常,只要她愿意,她真的可以做一切事情。打心里相信。

我们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但绝对是聪明的孩子

那么你呢?

这些年为人父母后又当了老师又学习了心理学,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算是尤为关注,因此也会关注身边的其他教育者。我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很多人连孩子最基本的东西都不相信,那就是孩子的智商。

他们总是说爱因斯坦智商146,牛顿180,伽利略多少多少等等。这样的人一个世纪能出几个呢?为什么我们会拿普普通通的自己的孩子跟这些人去比较呢?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数学老师家长会上说的一句话:

如果你学校里的东西都还没搞清楚,还上什么奥数班?

其实是一个道理。我们孩子的成绩在班里都尚且不是出类拔萃,你又凭什么要让孩子跟那些百年一遇的伟人去比智商?

这是第一点——不合理的比较。

第二点,学了心理学才知道,智商测验有很多种,网上的那些你自己就能操作的智商测验就别去做了吧!自欺欺人而已。

不仅如此,真正的智商测验种类繁多,连心理学学家们以及权威的心理学理论著作中都说目前的各类智商测验都存在片面性。

况且一个智商测验所包含的测试因子非常复杂,就拿相对比较全面的韦氏智力量表来说吧,它其中包含了知识广度、一般知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注意能力、短时记忆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还有视觉、知觉、空间、运动、分析、观察等能力甚至还有幽默感的测试。也就是说真正的智商是一个全面的指标,并非我们所理解和看到的表面因素而已。

单纯从数学来说,我们常说数学是反应一个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科目,但逻辑思维能力不过是智力因素中的一项而已。而我们的父母却往往因此给孩子戴上“笨”的帽子。实在是小看了智商的涵盖面、又过分夸大了“智商”的重要性。

为什么我说“夸大了智商的重要性”呢?

实际上,我们每个家长都在为孩子的成长不断努力,说明我们心里是相信通过自己的改变,孩子会越来越好,可是当孩子持续一段时间没有收获预期效果的时候,我们又会把“责任”推向“智商”。

“哎,我家娃就是没有这个天分!”

“这孩子就是这样!没救了!”

片中的母亲在无可奈何的时候就是这样给孩子贴标签的“这孩子就这样了!”
校长作为教育者给孩子贴上不可改变的标签

看,这是多么自相矛盾的做法?其实从中不难看出,我们作为父母总是用双重的标准在要求一件事情。而,从人的心理上来说,找到一个“背锅的”,让我们心安理得:孩子学习不好并非我不用心,而是孩子缺乏天分。实际上却是自己方法不对,或者说,寻找这种方法太难。

如果不夸大先天的重要性,我们是否至少可以把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平等起来看

就是一半一半?

我想我们每个父母都相信自己的孩子智力正常,有的家长还会说这孩子在其他方面还是很聪明的,就是学习不行。也就是说孩子们之间智力差异并不大。

就拿韦氏智力量表来说,智商在90-119之间的人数(理论分布比率)占到大数65%以上,而超常人数只占到6.7%,极超常的只占到2.2%。

也就是说,我们有一点是可以笃定的,我们的孩子不痴不傻,在某些方面还表现出特别聪明,可见孩子的智力正常,智商在线。

一旦笃定了这一点,那么该做什么其实已经相当明确了。

改善你的教养态度和方法。


(三)方法,如何做到帮助孩子智力的提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特尔把人的智力分为两种: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这其实很好理解,“晶体”我们可以理解为可以堆积的智力,也就是随着生活经验不断加深的智力,比如:知识和技能、词汇、语言、联想等等。我们可以理解为经验。

晶体智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

流体智力则可以理解为液态的,流动的,它是以我们的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比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

它是人生来就具备的一些能力,到20岁到达顶峰,3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智力水平同样需要先天和后天相互结合,才能够全面发展。

所以,相信我们的孩子,然后相信自己可以带领孩子越来越棒吧!

我们都是头一次当父母,孩子也是头一次当别人的孩子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作为父母《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我们看到了什么?不是影评 一:信任和智商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