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几十年后会不会回归棺木土葬?

文/洪巧俊侵删

全国放开二孩政策以来,前不久辽宁第一个提出了奖励二孩。生育二孩将会获得税收、社保、乃至购房等等方面的优惠照顾,以此减轻生育成本。

提出上述目标的背后,是辽宁面临着常住人口连续3年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在近7年时间里6次出现负增长的窘境。辽宁想要实现总和生育率翻倍的目标,难度较大,但出台奖励生育的政策值得肯定。

巧哥早就说过以后要重奖生育,早就呼吁尽快全面放开生育。

计划生育的后遗症:人口老龄化加快,人口红利已经丧失殆尽,而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国民素质,这个巧哥早有论述。

当年提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专家是不是历史罪人?

生育回归从前的自然生育,不计划限制,这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如今轰轰烈烈的殡葬改革,一刀切的火化,几十年后会不会回到老路,重归棺木土葬?

在还没有寻找到更好的路子,重回老路是很有可能的。当公墓的碑文林立,越来越多,占地也就越多,那些成千上万的骨灰盒成了难以处理的难题时,才去反思吗?

巧哥说过,殡葬改革的关键点是要防止硬化和钢筋混凝土化,限制坟墓的面积,不要搞一刀切。

有媒体采访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吴飞,虽然他的“现在的殡葬制度是把过世的人当成垃圾来处理”观点有些偏激,但他谈到的问题却是很现实的,值得我们反思。

比如他说,推行火葬并不能起到节省土地的目的。城市里的墓园都是大理石墓地,看上去很小。但是相较而言,土坟不会对环境有什么破坏,过一百年,土坟也就慢慢地平掉了;而大理石是千年不坏的,对环境会造成实质性的破坏。中国人讲究五服,出了五代之后就不会上坟、填土了。故而尽管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是用土坟埋葬,却也没有看到处处是坟的现象,因为老旧的坟头是会风化的。但是大理石墓地却不会风化,长此以往,不要说几千年了,目前这个问题就已经显出端倪。现在北京有两千万人口,一百年之后,这两千万人口就会变成两千万个墓地,那怎么办?说是节省土地,最终的结果却恰恰相反。

如今农村实施的殡葬改革恰恰是“城市化”模式,建公墓好大喜功,到时不也是到处都是大理石墓地,或是碑石林林总总?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破四旧”,轰轰烈烈的连田规划运动,也没有平坟,我们村庄原有三处坟丘,然后都迁往贫瘠的高地,按照家族一排排重葬,一个坟头占的面积也就几平方。

如今有的坟还在,有的没有人再添土,慢慢就平了。后来村里人去世,坟墓却硬化了,用红石垒砌得很高,面积也大了。

就目前来说,是火化环保,还是土葬环保,连专家也争论不休。

既然存在着如此大的争议,殡葬改革就不应该急着搞,可以说至今也没有一个合理而科学的方法,这种一刀切的火葬就更应该慎行而为。

殡葬改革为什么实施了几十年,至今效果不能显现出来,全国许多地方仍然迟迟没改革,应该说,是很多人觉得当前的殡葬改革的方法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后遗症。

吴飞教授说,有人说火葬对环保有益,其实不见得。焚烧尸体会产生很多气体,对空气是有污染的。

他还说,现在国家有一些改革的尝试,比如墓地出租,租期是二十年,二十年之后就要把骨灰清出去,重新循环使用。对此,且不说死者的家人肯定很难接受,就可行性而言,会有人愿意花钱租一块曾经被使用过的墓地吗?更何况只能租用二十年。但是,如果不循环租用,而是让大理石墓地永久存在下去,就会越积越多,最后所有的土地岂不都被墓地占据了?种再多的树,栽再多的花,对于墓地围城这个问题都于事无补。所以说,或许将来恢复土坟是解决当前丧葬困局的最好办法,但在城市里能不能实现还是一个问题。

那为什么农村还要继续推行这种殡葬改革呢?

难道如农民所说,你们城里人无法实现土葬,也不让我们乡下人土葬?你们退休有丰厚的退休工资,死了有安葬费,农民60岁后每月领的还不到100元,死了去火化没有安葬费,还得交钱。这公平吗?

孟子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丧礼通过培养爱敬之情安立世道人心。吴飞说,中国传统伦理中重要的两个字:爱、敬。“爱”又称为“亲亲”,“敬”称为“尊尊”。爱是敬的基础,敬是爱的表现和保证。如果没有一种敬,没有一种非常严肃认真的“敬”的话,爱是得不到保证的。而现代中国的问题就在过于强调爱而不强调敬,导致爱无法得到保证了。为什么说民德归厚?一个人如果不断以这种方式来培养爱敬之情,如果能真正在爱和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他的道德是会培养得越来越高尚、人品也是越来越厚道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古代的礼当中,丧礼和祭礼是最重要的。

多年前,巧哥参加过这样的葬礼,死者的三个女儿披麻戴孝,边恸哭,边痛骂死者的儿媳妇,说是她害死了她们的娘,而她也在忏悔中痛哭,不应该和婆婆吵,没想到婆婆如此刚烈。

在旁的人无不动容,这就是丧礼的教化作用。

如今火化了,捧一个骨灰盆,不再需要八仙抬,不再有那种庄重的仪式,也就少了敬,少了孝。

那是前年,90多岁的姑姑去世了,她已双目失明,是大儿媳一直照顾她。葬礼上,亲朋好友都谈到表嫂的孝与敬,这种仪式其实在潜移默化地教育前来送葬的人们。

无疑,葬礼肯定起到了敦化风俗的作用。

如果连这个存留最厚重的礼仪都被丢失,以后乡村还有什么样的仪式可敦化风俗?

这正如吴飞所讲:“现在就很明显,现实社会基本放弃了礼仪制度,我们完全不讲这些,你就可以明显看到伦理是如何败坏了。” 

计划生育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的,在这40多年,早已露出弊端,但计生罚款的脚步让这种政策难以停下,如今终于停下了!

殡葬改革的弊端虽然暂时还不那么明显,但问题已初见端倪,且颇争论,几十年后会重归棺木土葬之路吗?当这已成为一个暴利产业,或许重归的路会更漫长些。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几十年后会不会回归棺木土葬?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