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全国各电视台“调解“家庭纠纷节目的实质

当法律不能有效保护社会底层人物时,各种狗血的所谓的调解纠纷类的节目才充斥着全国各地的电视台。还有维稳部门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指导思想的推波助澜,起到了关键作用。

@传播学邓建国全国各电视台普遍都有“调解“家庭纠纷节目。节目当事人大多是社会底层人物,尤以农村家庭居多。节目内容所披露的当事人的道德沦丧和寡廉鲜耻常让观众瞠目结舌,啧啧称奇。

一位网友说:“(对这类节目)家里老人看的津津有味。发现一个问题:从来没有富人,知识分子,乃至官员家庭。这些家庭都非常和谐?还是电视台选择有倾向性?“

确实有倾向性。原因之一是电视台很难获得经社地位较高家庭的“知情同意“。所以镜头就对准了社会底层家庭。

电视台为争收视率,以“舆论监督,社会民生,社会和谐“的名义,利用当事人缺乏隐私保护意识和相信靠媒体关注就能解决家庭纠纷的误解,让主持人和摄像镜头火上浇油,夸大冲突,制造戏剧性,大肆刺激当事人情绪,撕剥当事人隐私并将之暴露于公众。甚至还对当事人许以利益,雇佣群演来表演。和电视台节目制作者一样,对这类节目很多观众都看得津津有味,沾沾自喜。

这类节目普遍和长时间存在,以涵化方式放大和扭曲了社会现实,一方面使得同一社会阶层的其他成员对本阶层的整体道德水平产生误判,有样学样,无所顾忌,严重恶化了农村社会已经岌岌可危的道德生态;另一方面扭曲了其他社会阶层的成员对节目中社会阶层的普遍道德水平的认知,造成前者对后者的歧视和隔离。

这类节目普遍和长期存在,是我国电视媒体为吸引眼球,追逐利益,严重缺乏新闻伦理和社会责任的表现,其从业者的行为比当事人的行为更丑恶,更值得唾弃。

@石扉客2018:实质就是媒体利用被采访对象维权能力的落差来实现其传播。我做电视记者的时候,一个体会是你要在京沪等地拍摄采访对象,往往费劲,需要解释很久也未必如愿。到了欠发达地区特别中西部农村,那基本就是镜头霸权的天下,无需解释无需多话,采访对象根本不知道或者知道但不在乎权利。

@broddy:我做过一段时间这种栏目的编剧,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真题,就是真的当事人,大概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录完一期。还有一种就是我们这种编剧编的了,怎么狗血怎么来,在录之前找群演来,介绍人物背景,事情经过。简单培训之后就上去录了。最受欢迎的就是那种老油条,比那些流量明星演技要牛逼,不说了。

@阿拉妇人之短见:最牛B的是打着法制宣传名号的节目,让人既满足了八卦需要又得到了普法宣教,番茄台的老娘舅节目在外地也很有市场滴

@琉璃厂人:看过一两次就觉得套路都差不多。一直认为这类节目对于调解只能起到副作用,而且基本上都是房产争夺这类的,满足的只是大众的吃瓜心态和窥视欲,现场吵得越凶越好,打起来最好。话说回来,我们院邻居还上过一次这样的节目,完了以后家里矛盾貌似根本没解决……

@红太阳又升起来了当法律不能有效保护社会底层人物时,各种狗血的所谓的调解纠纷类的节目才充斥着全国各地的电视台。还有维稳部门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指导思想的推波助澜,起到了关键作用。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全国各电视台“调解“家庭纠纷节目的实质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