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慈禧“四不变”定调洋务运动:三纲五常不能变;祖宗之法不能变;大清朝的统治不能变;自己的最高权力不能变。

共鸣:

向皇权要宪政

慈禧新政措施,多未落实。张之洞失望地说:“京朝门户已成,废弛如故,蒙蔽如故,秀才派如故,穷益加穷,弱益加弱,……饷竭债重,民愈怒。”

为了缓和排满气氛,清廷多次声称并无内满外汉之意,又颁行《劝善歌》,颂扬“德政”,却未收到丝毫效果。

立宪呼声一浪高过一浪。1904年张謇说服张之洞奏请立宪,以自制《日本宪法》送到内廷,并印行其所著《日本宪法义解》、《议会史》。出使法国大臣孙宝琦也请定宪法,津沪报刊纷纷响应。舆论认为立宪足以致强,不容置疑。

1905年,日俄战争以日本胜出告终,震动中国朝野。人们普遍将这场战争的胜负与国家政体的优劣联系在一起,认为“非小国能战胜于大国,实立宪能战胜于专制”。数月间,立宪之议遍于全国。“昔者维新二字,为中国士夫之口头禅;今者立宪二字,又为中国士夫之口头禅。”“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1905年7月,清廷宣布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五大臣考察报告指出:“立宪政体几遍全球,大势所趋,非此不能立国。”

1906年9月,清廷颁布《宣示预备立宪谕》。

立宪派看到了希望,纷纷成立立宪团体,创办新报刊,呼吁宪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改革方案。

然而,现实给立宪派兜头一盆冷水。

预备立宪先从“厘定官制”入手。官制改革之初,慈禧宣布“五不议”:军机处事不议;内务府事不议;八旗事不议;翰林院事不议;太监事不议。

回避改革核心问题的“五不议”一出,众人心凉了半截。徐佛苏道:“政界之难望,今可决断……诚伤心事也。”

官制改革徒有其名,几成闹剧。《时报》评论说,这是“假立宪之名,阴行专制之伎俩”。

看出清廷并无立宪诚意的立宪派,号召各界对政府施加压力。《中国新报》开始倡导国会请愿运动,其他报刊跟进,鼓吹速开国会,“国会国会之声,日日响彻于耳膜”。

从1908年到1910年,立宪派发动了三次全国性的国会请愿运动,各省都派代表进京递请愿书,上百万群众参加签名和集会游行,学生罢课响应,报界推波助澜,声势一次比一次浩大。天津一位店员表示:“争吾辈天赋之权利,虽粉身碎骨,亦所不惜。”

第三次请愿时,在民选议员的强烈要求下,资政院通过了速开国会案并上奏。18个督抚及将军都统联名上奏,请求组织责任内阁,召开国会。

迫于形势,摄政王载沣宣布将原定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缩短为5年,同时声称“年限一经宣布,万不能再议更张”,命令请愿代表“即日散归”。

与此同时,清廷强令各省举行拥护朝廷5年立宪决策的庆祝活动。在官方的组织下,各地张灯结彩,歌舞升平,群众演员高唱爱国歌曲,三呼万岁。

梁启超愤懑而绝望:“将来世界字典上决无复以‘宣统五年(1913年)’四字连属成一名词者。”自称这个时期“无日不与政府宣战”的梁启超摞下狠话:“诚能并力以推翻此恶政府而改造一良政府,则一切可迎刃而解。”

全国报刊无日不与政府宣战,一起为一个黑暗政府送终。

1911年10月中旬,《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循在北京王府井的居所每天门庭若市,很多人来找这位消息灵通人士了解武昌起义的情况。莫里循给朋友的信中说:“我遇到的任何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中国人的外籍同事,都私下告诉我,他们希望革命成功。”

1911年11月17日,以译著《天演论》影响过一代人的严复给莫里循写了一封长信。办过《国闻报》的严复敌视革命,他在信中强调,大清的军队是被“数百个新闻记者的革命宣传”所瓦解的。

当年12月25日,孙中山从美国回到上海。此时,报馆林立的望平街每天人山人海,人们挤在各家报馆的贴报栏前看报纸上的革命军消息,捷报传来,一片欢呼。

孙中山感慨:“此次中国推倒满清,固赖军人之力,而人心一致,则由于各报鼓吹之功。”

喧哗与骚动过后,孙中山提出,新闻就是通过宣传“纠正人心”,报纸理应是“党的喉舌”,党报应用“正确之真理”同化“不正当之舆论”。

孙中山的口号是:舆论归一。

【《同舟共进》2011年10月刊辛亥百年专题约稿 作者/刘青松 刘青松凤凰博客】

1 2 3 4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慈禧“四不变”定调洋务运动:三纲五常不能变;祖宗之法不能变;大清朝的统治不能变;自己的最高权力不能变。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