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基因编辑”是精心策划的商业宣传,他想做中国的“马斯克”

“基因编辑”是精心策划的商业宣传,他想做中国的“马斯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叁里河(ID:Sanlihe1),作者:星爸爸。

去年 2 月初,贺建奎在他科学网博客上分享了一篇在伯克利基因编辑研讨闭门会上他自己的报告记录。当天参会的有基因专家、社会学家、伦理专家和政府代表,“很多尖锐的问题,引发了现场激烈的争辩,火药味十足”。

贺建奎提出了五个安全性问题,包括后来让他饱受批评的“脱靶”问题,最后下结论的时候,他说:“不论是从科学还是社会学伦理的角度考虑,没有解决这些重要的安全问题之前,任何执行生殖细胞系编辑或制造基因编辑的人类行为是极其不负责的。”

参会的人不知道的是,这个 “极其不负责的行为” 可能那个时候已经在起草申请了。仅仅一个月后,根据今天网上广泛流传的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所示,名称为 “CCR5 基因编辑”的实验于去年 3 月份批准通过。

结果就是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消息一出,立刻被各大媒体转载。

然而,舆论在极短的时间从赞扬转为一致的批判,基因编辑技术造福患病婴儿的说法也迅速被人体实验的指控取代。

对贺建奎的主要指控有两点。一是明知道手术存在技术风险,却还是不经过业内探讨评审,仅靠一个疑点十足的伦理委员会批准就突破了伦理底线进行实验。二则是其所用技术本身并非重大突破。

在刚刚发布的百名学者联署声明中,学者们发出了强烈谴责。他们表示实验里所采用的技术早就成熟,“没有任何创新”,但是全球生物医学科学家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以及跟重要的伦理”,更多的是不敢做而不是不能做。

手术本身对受改造婴儿的影响也存在极大的未知性。在贺建奎实验挑选的对象中,母婴阻断是更安全便捷的方式。而且目前有美联社的消息称,这位母亲本身不是艾滋病毒携带者。

一些科学家在审视过美联社获得的材料后,发现目前的测试并不能说明贺建奎所进行的基因编辑完全排除了两个婴儿的患病风险。

哈佛教授  George Church,同时也是贺建奎博客里提到的参会人员和其所用基因编辑技术的发明者之一就表示,在其中一个婴儿身上“完全没有得到任何针对 HIV 的免疫,反而要暴露在了基因改造带来的所有风险下”,而使用胚胎进行实验“重点反而是测试编辑技术而不是避免疾病”。

但是,身为千人计划又是经常参与国外论坛的贺建奎,不可能不知道这项实验将在业内招来如何批判。上一秒还在博客上提醒风险,一回头就立即对婴儿进行基因改造,这种背叛换来的知名度转化名誉是不可能的,换取利益倒是更符合逻辑一点。

一名曾和贺建奎合作的业内人士对界面说:“他就是马斯克。”

马斯克是个营销狂人,而这次消息的宣布时机也是耐人寻味。选在了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向美联社独家透露,贺建奎成功把自己推进了次日舆论的聚光灯下,各大媒体迅速跟进,社交网络舆论沸腾。

根据麻省科技评论的报道,舆论造势和民意塑造其实从几周前就开始了。“他展开了积极的拓展活动”,寻求伦理建议、发起调查报告,甚至聘用了一名美国公关教授。

在一份由中山大学于本月初发布的名为“中国公众对基因改造的态度” 的调查报告中,4196 名受访者都对基因改造表示出欢迎态度,其中两大决定性问题——“是否接受给有基因疾病风险的子女做基因改造”以及“基因检测发现患病风险后是否接受基因改造”,都获得了约九成受访者的赞同。

然而,这份看似独立的问卷却在设计上和贺建奎的实验有着迷之关联。例如,受访者中有 575 名 HIV 携带者,两大核心问题与贺建奎公司的业务高度重合,HIV 群体的挑选也与其两周后公布的实验遥相呼应。而在三年前,中山大学学者就因利用基因编辑修饰人类胚胎而引起全球关注。

一名同样要参加基因编辑峰会的生物伦理学专家向麻省科技评论表示,这是为了给以后自证合理性而打基础。

而在消息宣布的前一天,一个名为 The He Lab 的油管账号注册,目前共有四段宣传视频,分别用英文解释了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的原则和对“设计婴儿”的误解等话题。对应的,优酷上也出现了一个贺建奎实验室,挂着相同的内容。

这两个页面的链接都可以回溯到贺建奎实验室位于南方科技大学下的子网页。这一套熟悉的操作不禁让人想起当下互联网科技公司熟练运用的 PR 逻辑。

贺建奎创办的瀚海基因于今年早期刚获得一笔价值 2.18 亿元的 A 轮融资,共六家机构参投。瀚海科技的主要产品即是第三代基因测序仪 GenoCare 和配套试剂,而这轮融资据称将被用于建设亚洲第一条三代测序仪生产线。

去年八月份,瀚海产品发布时曾在业内引起过不小的反响。然而业内对其应用前景仍属观望状态。在 21 世纪经济报道中,一名从业人员就告诉记者,瀚海所专注的早期筛查目前市场有限,而“二代测序也很早就在做了,样本和数据更多”。

并且,瀚海所用的三代技术离理想状态还有较大距离。兴业证券医药研报说,“第三代基因测序单读常错误率依然偏高”。广发证券也指出虽然部分仪器以及数实现商业化,但尚有通量不高、和插入确实错误等不足。

而在知乎上,一名匿名网友也披露,瀚海的策略是先融资再招人研发,其所用的由加州理工大学授权的专利没有“任何优势”,原来的母公司更是已经破产。

另一位网友则表示,华大基因买来的技术“比这成熟不知道多少都没法降低成本市场化”,而这个“技术已经被淘汰了,是伪三代”。

贺建奎的这波操作,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今年刚刚倒闭的硅谷独角兽 Theranos。

同样是医疗初创的 Theranos 曾经也有一个低成本疾病诊断的愿景。一度被称为女版乔布斯的创始人也是风光无限,公司估值在巅峰时达到 900 亿美元。但在名声鼎沸之后,一篇关于造假爆料文章迅速让其倒下。

虽然这次事件与造假无关,但是涉嫌因商业利益罔顾科研精神,突破道德和法律底线谋取私利的行为与欺诈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消息发布初期,一般热衷于报道的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对此事都异常冷静,可就在不久前却相继发布了对涉事医院启动调查的报告,而南科大和相关合作方也纷纷在官方渠道发布甩锅声明。

所以,这不是一个疯狂科学家失去理智进行实验的故事,更像是初创公司一次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失败公关。​​​​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基因编辑”是精心策划的商业宣传,他想做中国的“马斯克”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