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鸣
大清原本没有专门的外交机构,涉外的事务,部分归礼部,部分归理藩院。天朝上国嘛,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理所当然是天朝的下属。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之后,在洋人的强烈要求之下,不得不成立了专门的涉外机构,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蒙老外说,汉语的外交部,就是这样写的,老外不辨就里,也就答应了。所以,从1862年衙门成立起,一直到1903年改制,晚清的外事机构,就叫总理衙门。
尽管如此,这个跟外国人打交道的机构,并没有多少新气象。总理衙门大臣和办事人员,跟其他的衙门一样,办事能拖就拖,能推就推。首席大臣照例是王爷,跟外国人打交道,王爷不吱声,其他人就一声不吭,就这么闷着。王爷实在没辙了,憋出一句话来,大家就随声附和。所以,多数的对外交涉,都得依靠作为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来办。让李鸿章这个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地方官,实际主导了大部分的中国外交。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张元济担任过总理衙门章京,有天进衙门办事,发现公文堆里具有一封署名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电报,是发给光绪皇帝的,但居然没有人处理,他要是不发现,就给埋在公文堆里了。1897年新的德国公使来京,觐见皇帝的时候,走在了西华门的中间那条路上,随同的总理衙门人员,居然不顾外交礼仪,一把把人家拉过来。害得德国人一个劲儿地抗议,李鸿章一个劲儿地赔情。庚子之后,朝廷派醇亲王载沣做为特使,派往德国道歉(因为义和团期间把德国公使克林德给杀了),然而,事先总理衙门却不做任何的准备。载沣到了德国,连抽水马桶都不知道是什么,直接用抽水马桶洗脸。洗澡的时候,把整个房间弄得水漫金山,大出其丑,丢尽了清朝皇室的人。
这样的外事机构,外派的驻外使节,有好些也不怎么样,像刘锡鸿这样昏聩的顽固分子,也不是一个两个。驻外期间,每每神经过敏,总觉得人家看轻了自己,不顾外交礼仪,胡乱抗议,随意退场。像张德彝这样的人,倒是不怎么顽固,但驻外期间,留心的东西,居然多是人家的孩子游戏。这期间比较好的驻外使节比如容闳,却因为留美幼童的问题,不安于位,最后移居美国。第一个驻外使节,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郭嵩焘,也因为饱受顽固派的攻击,说他有损国格,最终被朝廷谴责,郁郁而终。
外事部门的昏聩,归根结底,是因为朝廷的昏聩。虽说成立这样的机构,表示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了,但开门之后的朝廷,心里却总想着什么时候把门关上。总理衙门管的事儿越来越多,涉及财政、国防、内政、宗教、建设等等各个方面,只要有洋务,就得总理衙门管,但衙门却还是老一套。非得外国人推一推,他们才动一动。都说李鸿章卖国,因为他签了最多的涉外条约,但是他不签,根本没有人能签,让别人来签,损失的权益更多。凡是在涉外的时候,好些官员不是狂妄自大,为了天朝上国的所谓威严而惹祸,就是奴颜婢膝,一味退让。最终擦屁股,都得靠李鸿章。把李鸿章赶走了,顽固派们连外国的假照会都弄出来了,通过总理衙门上达,假照会不仅言语严重不符外交辞令,而且内容明明白白要大清政府交出统治权。总理衙门的人,但凡有点常识,怎么可能不分辨真假呢?然而,照会就这样交给了西太后,西太后勃然大怒,这才最后下决心,依靠义和团跟洋人开战。最终惹出天大的事儿,还是得把李鸿章召回来,跟洋人谈判,让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活活累死。
一个死抱着陈旧的意识形态不放,脑子里依旧是天朝观念的朝廷,即使被迫开了门,办了外交,也必定会出笑话,有什么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