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火灾已造成39人遇难、9人受伤,起火原因也已初步查明:地下室冷库装修,施工人员违规动火,保温棉等易燃物品着火,火势迅速通过楼道上涌,波及一楼网吧、二楼培训机构和宾馆,酿成惨剧。
问题是为什么会死这么多人?因为着火点恰好把一楼通道堵住,而二楼教培机构出入口的窄门又仅容一人能过,这就使得逃生变得困难重重。
死者大多都是在二楼培训机构准备“专升本”考试的学生,他们之所以寒窗苦读,当然是为了一个更好的未来,绝对想不到自己的生命会以这种方式戛然而止。
对于这样没来由降临到头上的厄运,而脆弱的普通人只求避开它。事发后,网上不乏有人说:“突然觉得孩子念不念书、上不上进都无所谓了,只要平平安安的就行!”
我能理解这样的反应。多年前,有朋友和我说起一件事:他的一位同事,出身贵州山村,靠着自己努力,一路考入名校、海外留学归来,进入上海外企工作之后也表现优异,谁能想到,有一天过马路时被车撞死。在他的追悼会上,很多人想到他这短暂的一生,都觉“看开了”,什么事业、抱负,都是虚空。
然而,这么想,无论怎样,潜意识里其实是将灾难看作是“天灾”,仿佛那是不得不接受的“命运”,而不是一个有待着手应对的“问题”。
有的人倒是想到了去解决问题,然而他们仍顺着原有的逻辑,似乎火灾的发生是不可抗力的厄运,需要反思、追责的不是火灾的起因,而是那些不幸遇难的人为什么恰好出现在那里。
这样一来,火就烧到了培训机构头上:他们不该“总想着赚孩子们的钱了”,仿佛这些机构如果没学生,也就不会有人葬身火海。那要是二楼碰巧是餐馆呢?叫大家都不要去那吃饭吗?
另一种相当主流的意见,则主张要进一步严格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压实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消除隐患,让人不敢犯错。
在日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新余市教育局局长曾先锋说,这两天已对全市所有教育机构,尤其是寄宿学校进行消防隐患排查,并要求全市所有校外培训机构暂停培训活动,深入开展消防安全整治。同时,全面加强日常监管,尤其是加强对各级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最大限度消除火灾风险。
这有效吗?也许吧。但坦白说,我的第一反应是:早干嘛去了?
出事的培训机构确实原本就有消防隐患,但这肯定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事先没查出来?现在头痛医头,但有这样隐患的,难道就只是培教培机构吗?总不成下次餐馆失火,再整顿一下餐饮行业?
实际上,新余市一个月前的12月21日还发生了一起商铺失火事故,造成2人死亡,全市刚完成一轮排查整治,结果却迎来了这一次39人葬身火海的特大事故。
肯定有人说,从严整治总是没错的。然而,这就要谈到另一个问题:国内的消防安全难道还不够严格吗?
如果你要开店,消防几乎是最难打交道的部门,只要拿“消防安全”一卡,管你是什么店,你就开不了。早就听人说,只要消防这边不过关,就连政府部门都拿它没办法,因为它属于武警。
现在,它已改隶属于应急管理部下设的国家消防局,不再是部队管理。应该说,机构改革之后,消防员的日子也不好过了,以前还有消防员退伍转业,现在离职之后不管了,部门权力也缩小,建设项目的消防审批权和验收划给住建部门了,目前只有消防执法,然而消防应急系统的责任更重了。
在2018年之后招进来的消防员,基本上都是没编制的合同工,只有极少数有公务员或事业编制。就算有内部关系,现在进入消防部门也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消防队和城管其实在性质上已经没有本质差别:少数领导干部有编,多数在一线干事的都是没编制的。
尽管如此,“高标准立法,选择性执法”在国内是普遍现象,而高标准就能拿捏你,这在卫生、消防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对任何一家想实体经营的店铺来说,理论上来说都必须过消防安全这一关。
为什么现在预制菜这么大行其道?除了成本、配送、烹饪时间等因素,其实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它预先解决了卫生、消防问题,否则按照国内严苛的标准,很多餐馆的厨房就不合格,根本开不了。
既然标准如此严格,那应该万无一失,为什么还会出事呢?
原因很简单:如果非常严格,那么执行管控的部门就很自然有了巨大的权力,如果你关系不到位,就办不下来消防安全证,拖你三个月,就问你怕不怕?
就算你办下来了,也还有一轮又一轮的检查等着你。这些年在各地访谈,我听许多小商户抱怨过,被卫生、消防等部门罚得,到最后一算,还不如关门算了。
有一位民企老板和我说过,他当初就吃了这个亏,后来被人点拨,按消防队指定的单位采购器材,就“合格”了。
金庸小说《鹿鼎记》第十三回所刻画的门道,是中国人向来就懂的:
韦小宝脸色一沉,喝道:“老钱,你这太也不成话了!我吩咐你抬几口好猪来,却用这般又瘦又干、生过十七八胎的老母猪来敷衍老子,你……你……他妈的,你这碗饭还想吃不吃哪?”他骂一句,钱老板惶惶恐恐的躬身应一声:“是!”
御膳房众太监见钱老板所抬来的,实在是两口肥壮大猪,但挑剔送来的货物不妥,原是御膳房管事太监捞油水的不二法门,任你送来的牛羊鸡鸭绝顶上等,在管事太监口中,也变成了连施舍叫化子也没人要的臭货贱货。只有送货人银子一包包的递上来,臭贱之物才摇身一变,变成了可入皇帝、皇后之口的精品。众太监听韦小宝这等说,心下雪亮,跟着连声吆喝:“撵出去!这两口发臭的烂猪,只好丢在菜地里当肥料。”
我当然不是说,这些监管部门都有权力寻租行为,只是指出这么一点:如果没有透明公开的流程和法治,那么“从严监管”的结果就是增加了权力寻租的机会,却并不能避免灾难重演。
不仅如此,一旦发生什么事,老百姓的第一反应也很少会想到之前监管不力,而是首先认定遭殃的单位“肯定有问题”——就像这次把气撒在培训机构身上,要么责怪它门太窄了不好逃生,要么觉得它本来就该关掉。
这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出了事,人们只会吁求更严的监管,监管机构不仅免责,还被赋予更大权力,与它打交道可能会变得更难,但消防隐患却没有得到真正解决,直到下一次爆出问题。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