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刻意,只想在适当的环境下,观看一部电影——《何以为家》。读过剧透之后,开始有意回避这部基调沉重的电影。终于在这个雨夜,走进赞恩的家。
零乱不堪的房间,难以果腹的生活,一大家子挤在一张脏乱的床垫上。对,他们是黑户。“虫子,垃圾,不被人重视”。
萨哈来月经,作为哥哥赞恩发现,把他带到厕所,帮她洗衣,甚至把自己的背心脱下来,让萨哈把它当卫生巾来使用,赞恩把叠好的背心夹在两腿中间给萨哈示范,令人笑过后突然心生伤感。他们的妈妈呢,为什么不关心孩子的成长和身体变化。十二岁的赞恩,说出了更残酷的现实,千万不能让妈妈发现萨哈来月经,否则就要被送出去,就是嫁出去。以求换来一些物质来作为基本生活的补充。
十二岁的赞恩,不能上学。每次校车经过,他不是在搬货,就在送水送煤气的路上,麻木的眼神,看不到希望,他懂得上学与他无关,拼命工作才能使他活下去。
那些令人心痛的瞬间:嘱咐萨哈一定要保护好自己,阻止萨哈嫁出去时的愤怒和反抗,愤恨中出走在游乐场孤独伤感的小背影,扯开游乐场里木偶女人的衣服让它露出乳房木然看着时眼神里藏着的对母爱的渴望,寻找工作时那双眼巴巴渴求的大眼睛,无家可回、无路可走跟在把孩子装在菜框里的拉希尔后面时有礼而无助的祈求,拉希尔被抓时带着一岁的约纳斯寻找食物的各种尝试与挣扎。
是的,这些已然让我们难过,心痛。
然尔,令人压抑伤感到久久沉默的,是影片最后的一段文字。
“赞恩·阿尔·哈吉,本名赞恩·阿尔·拉菲亚”,为了躲避叙利亚境内的战争,他跟随家人来到黎巴嫩,成为了难民。他在贝鲁特的一个平民窟里被选角导演发现,并被选中出演本片的主角,本片所演出的大部分剧情,都是他的亲身经历。”
在《帕瓦娜的守候》中,女扮男装的帕瓦娜与赞恩,他们的身上都有着同样令人敬佩的品质,在一片乱世困苦中坚守着自己的本真、坚强的生活着。不同的是,帕瓦娜比赞恩要幸运很多。她的父母竭力对她关心、爱护,尤其是父亲逃难中更是幽默乐观、积极应对,并教会了帕瓦娜很多生存的本领,这为后来在荒芜中帕瓦娜依然能镇定自若、坚强地寻找家人提供了最好的力量。赞恩,则不同。父母一事无成,黑户,无法工作,过着寄生虫的生活,还一个一个地拼命生孩子。无法为孩子们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要求十二岁的赞恩出去工作,补贴家用。尽管赞恩如此努力为家庭付出,得到的仍是漫骂与殴打。面对赞恩对他们的控诉,妈妈只会说,我有什么办法。作为父母,没有给孩子应有的温暖和爱护,丝毫不感到难为情。他们眼里,生男孩,就是干活,养家糊口,生女孩,就是期待长大后卖掉。将少女卖给中年男子,这个恶俗他们是忠实的拥护者,毕竟可以换来一些食物。不管孩子们的死活。萨哈难产而死,或许他们心里会闪过一丝难过,但这一丝难过也许更多是为了自己。因为,他们少了一个食物供养来源。
何以为人,何以为家。
所有人注定不能选择出身,注定要接受父母对自己的影响。
我的亲姥姥,在生了母亲后,不出几天就把母亲送人。因为,亲姥姥的孙子也刚出生,他妈妈没奶水,亲姥姥做了一个选择:自己给孙子喂奶,把女儿送人。这个女儿,就是我母亲。后来,母亲的四个哥姐,一个姐姐(我亲姨)三个哥哥(我的三个亲舅舅),他们找到我母亲,对我母亲也是特别照顾和关心。
都说男女平等,但重男轻女,在今天也随处可见。那个年代,尤为严重。一个生命,就因为是女的,就可以被父母随意处置,随意发配。都说生而为人,不负此生。然而,何以为人?
母亲的养母家里条件还算过得去,养父是城里的一个支书。多年没有孩子,养父养母先抱养了一个女儿(我母亲),又抱养了一个男孩(我舅舅)。过了两年,养母生了两个自己的孩子,一个男孩(我舅)一个女孩(我姨)。遗憾的是,母亲的养母(我的姥姥)身体不太好,生了两个孩子几年后便因病走了。作为长女的母亲,在家里干活自然少不了。文革刚结束,母亲初中。大队有推选去上师范的,母亲有资格去,也想去。养父说,你可以去上学,但我身体不好,老三大一点了,可以自理,老四太小,才三岁,我照顾不了,只能把她送人了。
母亲心软。母亲自己是被送人的,不愿意小小的妹妹也受那样的苦。于是狠心做了决定,放弃了去上师范的机会。三年后,师范回来的同学,都在县里当了老师,吃了公家饭。母亲依然是家庭妇女,一生都令人尊敬的家庭妇女。
有次养父不在家。母亲一人干活,回来太累,坐在椅子上,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弟弟妹妹们放学回来,在大门外拼命叫“姐姐,姐姐”,就没有人应。隔壁邻居听到,翻墙进去,才看到母亲趴桌子上睡得正香——实在太累,伺候一家大小。三个弟妹——三岁,六岁,九岁,还有养父。家里的事情忙完,还要去做队里的活儿。
后来,母亲和父亲结婚。再后来,养父也不在了。母亲和父亲帮三个弟妹一个一个成家。看着他们有了自己的小日子,并时不时的帮衬一把。
都说养大的亲。母亲对三个弟妹,倾注了十多年的心血和爱护。就算现在说起来,她的内心也是柔软的。是的,养父养母给了她一个家,她也要给三个弟妹一个家。母亲做到了!
人的习惯是很可怕的。从小,知道自己是抱养的母亲,总是努力多干活,多出力,不让养父养母生气。总是习惯付出付出再付出。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看着她给我干活,替我操心,我总是说,你累不累,现在各人忙各人的,你把自己照顾好就是最好的事情了。要学会享受晚年,不要再为别人活了。从十几岁开始,把三个弟妹拉扯大,自己成家后,又把三个孩子拉扯大。这辈子,净是伺候别人了。为自己活一把。
可能是我说的多了,母亲开始改变。母亲好学,六七十岁的老太太,玩智能手机,要给我买洗衣液。然后,洗衣液寄到她家去了。没改地址!然后,母亲说,之前我给自己买了一份,给买你这份寄到我家了,我可以用半年了。哈哈,我感觉她压根就没打算给我买。
何以为人,何以为家。
赞恩对妹妹萨哈的爱护,努力阻止寄生虫一样的父母把她嫁出去,阻拦失败后逃脱魔鬼似的家,在拉希尔家中,尽管短暂,却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尊重。
母亲牺牲了自己的前途,把三个弟妹拉扯成人,直到他们成家立业,仍然不放心地要时不时地帮衬一把。
每个人都无法选择出身,但却可以活出自己的风采。
生而为人,就要活得像个人!坚强友善、乐观上进、自信感恩。
何以为人,多一些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底线的坚持。
何以为家,多一些对亲情的珍惜,对家人的呵护关心。
回应爱,最好的方式就是爱。同样的,要想收获爱,就先付出爱。
祝福赞恩,祝福和赞恩一样游离失所的孩子们,早日回到自己的家园,过上平安无忧的生活!
祝福母亲,祝福像母亲一样认真生活的每个人,不惧岁月沧桑,永远安康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