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让艺术沉淀,老电影经久不衰,时间电影院,勾起你对老电影的记忆。今天为大家解读的是一部冷门佳作《寂静人生》。这部电影怎一个冷字了得,不仅电影很少人看过,而且里面的场景很冷,故事很冷,就连人物关系都是那么的冷。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影中的人物关系,电影的主角约翰,是一个政府的普通职员,为小镇上孤独而死的人收尸、举办葬礼。工作二十年,没妻子,没孩子,没朋友。
约翰的家里的装修是一种超乎寻常的简约风,看起来干净整洁,可就是少了点温暖。冷冷的墙壁、冷冷的桌布,每天独自一人坐在餐桌前吃着简单冰冷的餐食。说这是个家,不如说这里是个宾馆。而约翰死后,葬礼上除了牧师,也没有一个人来送行。
这部电影让观众觉得异常压抑的是什么呢,就是着重讲述的几个人物,他们从生到死,都是孤独的,葬礼上除了牧师和约翰这两个工作人员,其他一个人也没有,不仅朋友不会来,亲人也不会来。
或许有人会说,他们就是喜欢这样孤独,远离亲人朋友,自己生活多么自在。可真的是这样吗?每次约翰给他们收尸的时候,都会搜集一些他们生前看似很重要的物品,用来写悼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这些人看似喜欢独自生活,但内心比谁都抗拒孤独。
某一个人一直保留着女儿的照片,但女儿一直没有见他。还有某一个人以饲养的宠物猫的口吻给自己写信,好像除了猫之外,她再也没有说话的人,孤独到这个程度,可想而知她的生活是有多么不开心。
而最最最最最孤独的事情莫过于,他们死了之后,没有一个人会记得他们曾经在世过,好像他们就从来没有出现在这个世界一样。
政府工作人员在倒骨灰
其实这部电影不算太老,它是2013年上映的。电影的情节也没有什么跌宕起伏,整个氛围就像是电影名字一样,寂静。也可能就是因为这样,它也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豆瓣评论人数只有三千多人。而这部电影对于90后而言,是让人非常难以忘怀的电影。
21世纪,90后成为世界的主力军,现在国家也发达了,人口也充实了,90后作为独生子女,从小就习惯了独自玩耍。90后是社恐人群,他们不喜欢在人多的地方,只喜欢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他们不喜欢用阿谀奉承来换回别人的喜欢或者重视,所以90后在工作以后,大多都选择了独自居住,独自出行。
90后也是恐婚人群,尤其是女性。因为女权的觉醒,90后不能接受自己成为一个家庭妇女,每天围着厨房、老公、孩子转,她们想要有自己的事业,想要在外面独当一面。努力挣钱,理直气壮花自己的钱。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的痛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生病了不敢请假,因为没人照顾自己;若钥匙不小心落在家里,晚上下班后估计只能睡大马路了;每天吃着外卖,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也没力气做饭。周围的一切都是冷冷清清,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总是喜欢把电视声音调到最大,这样才能显得热闹一点。
他们表面上会跟别人宣传,自己一个人生活是多么的自在,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现实呢,自己一个人,时间久了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每天除了吃就是睡,没有任何激情, 这就是追求自由的代价。
就像是《复联》中的那句话:“自由是最大的谎言,如果接受了这一点,那么你的内心就能得到和平。”我们向往自由,也给了自己身体自由,但在不知不觉中,其实我们是束缚住了自己的内心。内心抗拒外来事物,抗拒与别人的相处,这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人,为什么要以家庭而居?因为一个小家庭中,彼此之间都有一条无形的线,家人之间互相关心,分享痛苦与快乐;家人共同奋斗,在挫折与幸福里获得内心的自由。当我们孤零零的一个人,我们会发现自己很容易会被打败,被外界环境打败,被自己的质疑打败。但是若有了家人,家人是我们的后盾,是我们奋斗的动力。所以,别再追求独自一人的自由,别再用谎言欺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