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欲之上
——重温电影《廊桥遗梦》
作者:寇恩
翻看电影杂志时,读到关于《手机》的一段评论,很有意思——“冯小刚把喜剧片拍成了爱情片,似笑非笑,可同样是讲述婚外情,《廊桥遗梦》却看哭了很多人。”
读大学时看过《廊桥遗梦》,但不曾看哭过,于是我将其搜罗出来,重温了一遍,不知道为什么,看着看着就泪流满面。
古人云,“年少不知诗中意,读懂已是诗中人”,这感慨同样适用于电影作品。当观者和电影文本之间的对话发生时,你知道,它不是在诉说一个和你毫不相关的故事,它就在讲述你经历或体验的某个片段,它就在追问你脑海中曾经浮现或一直存在的困惑。而那些经典作品往往在做一种解释的努力,不管你认同不认同,艺术用它极致的方式展现,并通过这种方式让你有发现,海德格尔称之为“去蔽”(the unconcealed)。对于经典的艺术作品而言,更为神奇之处在于这样一种“去蔽”会伴随着作品接受者自身的成长而一再发生,于是这个作品像魔盒一样,不断引发观者新的发现。经典,经久不衰的魔力在这里。
我年少时看《廊桥遗梦》,只看到忧伤的浪漫——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一次艳遇,他们交汇,然后分离。如今再看,我看到爱情、梦想和责任,看见爱的传承、延续,看到静水流深处创作者的慈悲。我想,正是这一些,让这部讲述婚外情的影片催人泪下。
我欣赏有节制的爱情,这种节制和性冷淡无关,而是情感的奔流不止于爱欲的满足,在此之上有责任、有道德、有善良、有尊重。爱情不是以得到和拥有为唯一归宿的,真正令人动容的爱情往往超越了轻浅的拥有、指向某种高尚。浅薄的作品会抱持着一种高尚的旨向,将它粗糙地设置为一个简单的选择题,答案在故事以先存在,剥夺了观者思考和感动的可能,显得明确唯一,却离真实的生活十万八千里。这样的作品难以真正打动人。经典之作不是这样的。人物的每一个抉择都不是一分为二的选择题,乃是一段可视的心灵纠结史。“to be or not to be”作为选择题本身是空洞的,这个选择之所以直扎人心,是因为Hamlet的那段起伏汹涌的心灵独白,因为那就是每个人自我拷问的生命剪影,或长或短,无可回避、无所不在。同样地,在《廊桥遗梦》中,面对生命中一次确切无比的爱情,是抛弃家庭随爱而去,还是放弃爱情回归日常的家庭生活,不是一句“yes”或“no”,而是感觉到难以决定时的惶惑眼神,是理性的劝囿之下依然会忍不住跑出门去追逐对方远离的汽车背影,是细雨中猛然看见对方时本能地侧身凝望,是知道对方在等候的几秒钟里那握紧了拳头、拧动起车门把手的手指间的颤动,是面对拐弯与直行之间预示的诀别时情难自已的热泪……演员斯特里普投入的表演堪称绝笔!作品在这些场景的演绎中,将人物推向高高的塔尖,那颗脆弱又坚韧的灵魂如果有形状,那就是一个饱满而纯净的“水”晶球。尖锐的塔尖将其扎破,它便洒落一地,复归尘土。于是,答案不再是创作者的设定,乃是电影角色生命展开过程中的水到渠成。这正是生活原本的样子。我们流泪是为爱情的难得和逝去而戚然,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怅惘,而影片却用女主的一段回忆性文字深情地宽解道,她对这样的选择了无遗憾。就这样,电影不动声色地告诉我们,再多身不由己又如何,任何答案都有它可接受的理由,而一个灵魂的真实状态和品格质地就存在于寻求答案的过程中。
整部电影的叙述结构是倒叙式的,以女主的儿女读母亲的文字开启。儿女是女主放弃爱情的原因,他们此刻正当女主当时的年岁,在各自的爱情和婚姻里遭逢困境。透过母亲的文字,他们感受到的是母亲的选择背后为爱所做的牺牲。母亲温和理智的叙述解答了她们各自面临的背叛或者家庭问题,在合上母亲日记本后,他们回到自己的生活现场,从容、宽厚地应对那些曾让他们痛苦不堪的情感问题。深广的爱总是充满生命力,在代与代之间实现它的萌发、传承,影片由此在主题上获得了时间上的纵深感,在爱的代序里每个生命体舒展着它可以有的美好潜质。
作为一个母亲,女主有她的梦想,也有她的羁绊。我为什么说创作者是慈悲的呢?因为他对于女性角色的困顿饱含理解。台湾作家张晓风女士有一篇散文提及妈妈的“羽衣”,她说每个妈妈在为人母之前都有自己的霓裳羽衣,那是少女的梦。为人母之后,多数女子都会心甘情愿地将这件羽衣放置到箱底,只在劳碌的间隙,在夜深人静时,取出端详。影片中的女主爱文学、有思想,然而她在婚姻里找不到释放梦想的出口。男主与女主之间的相互吸引,恰在于彼此唤醒了生命里的那份年轻的情怀,没有什么比爱情更具备这样强大的召唤力了。创作者触及到了一个家庭主妇在现实操劳和理想实现之间难以调和的困境,这种困境跨越时代、地域,在每一个曾在、此在和将在的妇人身上真切地存在着。这就打破了影片仅仅局限于爱欲的狭隘,加入了悲悯的人文关怀。女主的先生在弥留之际说,“亲爱的,我知道你有你的梦想,但是我无法帮你实现。谢谢你为这个家做的一切。”这含有歉意的感激之语,既是对现实婚姻桎梏的无奈,更是对一颗可贵灵魂的告慰。其实,对于两个相伴一生的人而言,当岁华摇落,比爱欲激情更宝贵的是温暖的理解。
好的电影作品,不是靠煽情来猛戳观众的泪点,乃是靠它对生命的理解,用情感和思想来与观众形成心灵的共鸣,它通过画面、音乐、台词、细节等来描摹心灵的模样,来呈现情感的脉流,来激发思想的撞击。
不得不承认,一部《廊桥遗梦》看哭很多人,并非无稽之言。
2019年7月17日 夜
于新安小家
:00:?�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