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无奇的暑期档本以为会没有任何水花地过去,但是哪吒的出现打破了这份平静。
超高的口碑和影片质量让人们忘了预告片的良莠不齐,和片名满满的烂片气息,这可是比《大圣归来》都成熟的电影。
所以才会出现“邓超的《银河补习班》救不了的暑期档,《哪吒之魔童降世》可以”的说法。
哪吒是何许人也?恐怕不会有人不知道。
这个“扎俩个冲天鬏,光着俩小脚丫,踩着俩风火轮,乾坤圈手中拿,混天绫护着他,轩辕箭满弓拉,两眼是照妖镜,双腿是追风马”的少年英雄与孙悟空齐名。
他身上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关于他的影视动画改编也不胜枚举。
其中最成功的改编是1979年上海美术制片厂的《哪吒闹海》,是中国动画史上“一人(大闹天宫)之下万人之上”的杰作。
1979年《哪吒闹海》中,哪吒在雨夜中割肉还母、剔骨还父,一袭白衣引颈自刎的画面是华语动画史上最经典、悲壮的一幕。
他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替陈塘关百姓承受龙王的责罚,另一方面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以及夺回属于自己的独立人格。
即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旨与其殊途同归。
《哪吒闹海》是第一部亮相戛纳的华语动画,当时由于缺乏经验错过了戛纳提交资料的截止日期,成为遗珠。
但是戛纳特别为《哪吒闹海》开辟了放映环节,还为其专门设置了特别放映奖,经由此部动画改观了世界对华语动画的认知。
也许《哪吒闹海》与我们距离较远但2003年的《哪吒传奇》中的少年英雄小哪吒绝对是所有90后的回忆。
“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朋友,小哪吒。上天他比天要高,下海他比海更大”的旋律张口就来。
这一版把哪吒塑造成调皮捣蛋、爱玩好动的形象在我们的记忆中根深蒂固,因此《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哪吒的性格上基本遵循这一版的哪吒。
最为鬼畜的当属《十万个冷笑话》里的金刚芭比哪吒,但是这版的哪吒反而更具有二次元风格和现代化属性。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也安插了一个诸如此类的鬼畜角色,有着大汉外表的小萝莉。
在剧情的笑料包袱上起到反差的作用。
《哪吒之魔童降世》结合了这三部“哪吒”的优点,争议最大的还是哪吒的外在形象。
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描述中哪吒是一个十足的嫉恶如仇、性格忿怒的小正太。
《西游记》中关于哪吒的描述:
“那小童男,生得相貌清奇,十分精壮。真个是:玉面娇容如满月,朱唇方口露银牙。眼光掣电睛珠暴,额阔凝霞发髻髽。绣带舞风飞彩焰,锦袍映日放金花。环绦灼灼攀心镜,宝甲辉辉衬战靴。身小声洪多壮丽,三天护教恶哪吒。”
《封神演义》中有关哪吒的描述:
“贵为阐教历代第一圣人,天生丽质、眉清目秀、面如傅粉、唇红齿白、昂昂眉宇、眼运精光、白白胖胖,容颜俊美、清秀童面,形似孩童或少年,仙气逼人;年方七岁长六尺,莲花化身高一丈;发梳护囟门、总角双鬏头、系头绳束发、光着两赤脚、可爱娃娃脸。”
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却成了顶着齐刘海,化着浓厚的烟熏妆,走路手插兜,吊儿郎当的样子,满脸的丧。
如果按照六老师“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的路子,《哪吒之魔童降世》得向全国人民谢罪,而他自己又能碰一波瓷,卖一波书。
《哪吒之魔童转世》只借鉴了哪吒诸多神话故事里的“灵珠转世”,如闹海屠龙、割肉剔骨、兴周灭纣、肉身成圣等故事都没有影片中出现。
其实,这是一个好现象,重复原来的经典做得再好也只是照猫画虎,画的比较像而已,只能说明你画艺高超。
但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去粗取精,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加入了现代流行元素,这才是最好的文化传承。
根不变,年轻人又能够接受,经典才会永流传。
什么是好动画?
好动画就是小时候看觉得很好看,长大后再回看仍然感觉有意思,反观现在国内的动画市场,普遍低龄化、幼稚化。
他们为孩子打造了一个绝对温馨、善良、和谐、绿色的文化氛围,可是,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孩子们在大人努力营造的“绿色环境”中,反而更加逆反。
所以,在温室内待得很久的花朵,出来后终究会受不了阳光的照射和无边的黑暗。
在这样的环境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人向和普适性,是它高口碑的原因之一。
再则便是它打破成见和强调环境、自我独立的重要性,有了现实的隐喻,动画就不再只是低龄的狂欢。
奉行儒家思想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讲究“人之初、性本善”,虽是魔丸转世的哪吒一开始也是天真无邪,白纸一张。
只是世间的俗与恶在这张白纸上留下了墨迹,而让哪吒的魔性大发有了可能性。
“人们的成见犹如一座巨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哪吒之魔童降世》龙王语录。
一个个热衷围观热闹的旁观者,是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之人。
“他们隔岸观火,却把火光当烟花,视若过节;他们看到溺水者,却把水花当喷泉,拍手叫好。”——《呵旁观者文》。
比起真相,这些事不关己只爱起哄的人,更愿意相信道听途说的、更丑陋的、更无下限的。
他们只会跟着热闹走,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人,所以打破成见的人都成了英雄,在成见下苟活的人都成了恶魔。
他们是路人甲乙丙丁,也是凶手一二三四。
面对他们的恶意哪吒的假装不在乎、假装洒脱、假装冷漠、假装不合群、假装妖怪,实则都是自我保护的外衣。
既然外界对我有成见,那我就将成见放大,反正自己做好事也改变不了人们已有的偏见。
然而当李靖骗他是灵珠转世后,哪吒一改往日的丧,带着满满的劲头学习法术,斩妖除魔,造福百姓。
足以证明哪吒的内心世界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接受,而非整日捉弄乡里,而且这也不是一种报复,是一种发泄与刷存在感。
哪吒不想孤苦一人,他也想像其他小孩一样有玩伴,可以无忧无虑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因为小时候一个小女孩问他要不要一起踢毽子,他便将此当成自己最喜欢的运动,也有可能是他能唯一接触到的普通人的儿时游戏。
虽然最后被人们当成妖怪赶骂,但是他内心的童真却保留了下来,这也是他后来没有最终坠入魔道,逆天改命的基础。
但这何尝又不是喜剧的外衣下包含的悲剧内核。
不止哪吒,申公豹、太乙真人、龙王等人也有对命理天数的颠覆,没有人存在既定的原罪,他们都在不公的土壤中寻找对抗命运的方法。
在传统的文化理念和古典著作以及影视改编里,妖就是妖,无分好坏,这是天命使然,所以古往今来大家都墨守成规,没人站起来打破。
但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一改“命运论”之说:
申公豹因出身问题难以位列仙班,我用我自己的方法证明我不比任何人差;龙族因是妖兽,即使立功无数也要被囚禁在海底炼狱,我寄希望于后代改变现状。
太乙真人一直是仙风道骨、高高在上的形象,以前的行为都是与妖魔不两立,他们的错就是错,没有知错就改这一说。
可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太乙真人成了肥胖的,喜欢耍帅、喝酒,操着一口川普的中年油腻男,更接近于普通人。
而且为了哪吒违抗天命,与其一同抵抗天劫咒。
由原来的顺其自然改为不破不立,由哪吒一人的“我命不由天”的主题升华为所有人的“不信命”,少了正邪的脸谱化,把核立住了。
敖丙与哪吒友情这条线很明显是为了方便炒CP,大规模点映后也看到了成效,这种官方发的糖确实很招人喜欢。
尤其是两人一冷一热的性格,背负不同职责的家世,却有着同样的宿命悲剧,更能激起人们嗑糖的主观能动性。
但是两人的关系更多的是中华武侠之间侠者的惺惺相惜,是彼此唯一的朋友,也在作为上互相认可,主创也没有刻意卖腐搞基,让影片落入庸俗。
最让人惊喜的是它的彩蛋,让人们看到了封神宇宙的雏形。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个全新的故事,只不过借助了《封神演义》的外壳与哪吒的IP,然后融合现代的剧情发展,为“封神宇宙”开了个好头。
封神有一套完整的世界观和世界结构,在这个体系中,仙、官、民、佛、道、魔,时代、背景、人物、故事,都很丰富且有着庞大的群众基础。
和《西游记》一样,封神系列也能形成经久不衰的IP。
从60年代的《大闹天宫》开始到现在这六十年里,围绕西游的改编也仅仅只是师徒五人,对西游的开发甚至不足百分之一,但这已经养活了一大批创作者。
除却大家耳熟能详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白龙马之外,还有玉皇大帝、如来佛主、观音菩萨、太上老君等人也具有很强的故事性。
而这些佛、神、妖的故事和背景,由少到老的年龄层中大部分人都能随口来上那么一两句,如此夯实的“地基”可不是漫威、DC能比的。
再来看封神系列,哪吒、姜子牙、杨戬、黄飞虎、姬发、雷震子、申公豹、妲己等人物,以及商周的背景,足以容纳一个宇宙的铺陈。
除了这些之外,姜子牙册封了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其中不乏耳熟能详的三山五岳、天罡三十六星、地煞七十二星以及四大天王。
这样庞大的创作素材,还是只有中国人能做好的光怪陆离,因为外国人缺少了文化共情,完全可以当做文化输出的一部分。
如若封神系列成功,再加上乌尔善“封神三部曲”的推出,那么西游宇宙的完善,山海经宇宙、上古神话宇宙、宝莲灯宇宙、聊斋宇宙等也将变得指日可待。
那么,问题来了,《哪吒之魔童降世》没有毛病吗?
当然有,最大的问题就是剧本羸弱,所以故事单薄,段子来凑,尤其各种打着插边球的荤段子和“屎尿屁”的运用。
但是这些荤段子与无厘头反而会在年轻人之间流传,对电影的宣传也会起到比较大的作用。
如哪吒的打油诗“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和太乙真人休息时会看《神仙的自我修养》等片段。
千万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纠错,中国动画没有原罪,没有约定俗成的烂片成色,也不是部分人标新立异的“棋子”。
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敢承认才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