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斯蒂芬·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被女主感动,美版男主是一个潦倒的钢琴家,周六晚百无聊赖打开中文版男主则改动为作家,本人对于作家的改动认为会更符合男主的人物性格。这部作品大概是茨威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他的目光落到了他面前书桌上的那只蓝花瓶上。花瓶是空的,多年来在他过生日的时候第一次是空的。他全身觳觫一怔:他觉得,仿佛一扇看不见的门突然打开了,股股穿堂冷风从另一世界嗖嗖吹进他安静的屋子。他感觉到一次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一时间他的心里百感交集,他思念起那个看不见的女人,没有实体,充满激情,犹如远方的音乐。描写一个男子在四十一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信中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这个男人,而却对此一无所知。故事始自十八年前,当时她还是个孩子,之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独自抚养着他的孩子,尽管历尽艰辛,但从未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他。很多人觉得女主很傻,男主从未爱过女主,甚至多次相见缺从未记起女主,女主就这样一直卑微的爱着,独自生下并抚养孩子。想来,读到女主人公的家庭背景时,或许大概理解了女主的情感,父爱的缺失使得她对于男主人公的感情更加渴求,女主人公的母亲,应该也是一直在为着自己的幸福做打算,没有密切的关注孩子的成长及内心,这让情窦初开的小女孩在最初的那份好感中不断的沉沦。我不得不承认她爱他爱到卑微的落在尘埃里,也不得不相信,她委实是个聪明的女子,她希望自己的爱不对他产生任何困扰,不想他对自己产生任何的愧疚与怀疑,她希望他永远是自由的,洒脱的。她了解他甚至比他自己还了解。故事的最后,他依旧不能想起她,这也恰恰证明了,这个男人从来没有爱过她,甚至于连他的老管家都记得的女孩,他却对其一无所知。又或许,他从未爱过任何人。
所有情爱大抵如此。几乎所有的爱都会以不爱收场。
渥伦斯基后期对安娜的态度如出一辙。
作家r几乎没有做什么就收获了一个女人的一生,而正是什么也不做才成全了陌生的来信。三次肉体缠绵只是r众多女友中的一个悱恻,他记不住是因为纯粹肉体的交流不宜在记忆里留存。女人对爱的付出又是如此荡气回肠。她爱的卑微并不因为贫困,事实上她很富有,为了让儿子上贵族学校沦为情妇,但为了保持爱的自由她拒绝了多位优秀男士的求婚,最终走向死亡。纯粹的爱容易丧失自我。
女人在儿子身上看到了r,于是将对r的爱移向儿子,这是很多婚姻内或非婚女人的状态。茨维格作为男性作家将女性描绘的懦弱卑微,这也是事实。
讽刺的是,作家的仆人一眼便认出了当年的少女,而与女人缠绵悱恻的作家即便与之赤裸相对仍然把她当作一个交际花,一个新的肉体。这一描写将女人卑微的爱转为伟大。女人实现了爱,而作家r将永远不知爱为何物,这才是最可悲的。女主爱的卑微又独立,作者的文笔十分细腻,将人物刻画的十分鲜明,值得一读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