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好坏,皆在心灵的感触。
一部长达三个小时的黑白电影,为什么还要选择去看?如果这个问题值得思考,那说明你的生活是理智的。
但是我要告诉你,辛德勒的名单确实是值得你花费三个小时去看的黑白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这个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
二战中,德国占领了波兰,并把犹太人进行了集中管理,此时还没有设置集中营,但被限制行动的犹太人很多生活用品都没有办法去满足。
德国商人辛德勒就看到了这么一个商机,他利用金钱和德国军官打好关系,然后借助犹太投资商的钱,开自己的工厂,雇佣廉价劳动力——犹太人,做无本万利的生意,很短的时间里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在二战时期,发战争财的人不计其数,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包括国内,当时国内有着不少发国难财的商人。
出卖良知换取金钱,换取来的金钱也是鲜血淋漓的。
事情如果上升到道德层次,辛德勒的生意经很难让人认同,甚至会直接反对。
但在国家层次来说,辛德勒是德国人,他对犹太人,对除德国以外的所有国家都是没有必要的义务和责任,他没有加入纳粹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再换句话来说,国内发的是国难财,而辛德勒发的是战争财,这也是有很重要区别的。
国难财是站在自己同胞的身上,用自己同胞的血肉来为自己赚钱,而战争财则是利用战争来发财,没有国家的界限,可以谴责,但不能指责,因为人性本就是自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我们可以指责国内发国难财的人,但却不能指责发战争财的辛德勒,因为这是人性自私的体现罢了。
但当你继续看下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对于犹太人来说,发战争财的辛德勒是要比纳粹军队更好一些的,他的工厂可以让受限制的犹太人换取生活用品,还可以受到一定的庇护。
在战争面前,活下去比金钱更重要,所以对于犹太人来说,给辛德勒投资,他们没有赚,但也没有亏。
生活却没有就此平静,很快的,纳粹要进行种族灭绝计划了,所有犹太人都被赶到了集中营,而纳粹党卫军阿蒙的到来也为犹太人的天空蒙上了不可掀开的血色。
犹太居住区发生了动乱,而这时候影片也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个影片转折点,本来是黑白影片的,但这时却出现了一抹鲜血一般的红色。
一名身穿红色衣服的女孩走在动乱的街道上,这一抹红色将辛德勒的世界划分开了,在此之前,他用良知换取金钱,而之后,他开始用金钱换取良知。
犹太人被关押进了集中营,辛德勒的工厂也因为没有工人而停工。
德国人的身份给了辛德勒很大的便利,他很快与党卫军的阿蒙搭上了线,从阿蒙手里雇佣了犹太人,当然,辛德勒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渐渐的,辛德勒的工厂成为了犹太人的避难所,独臂的老人,孩子,还有老年夫妇,这些人都被带到了辛德勒的工厂,要知道,如果不进入辛德勒的工厂,在集中营,丧失了劳动能力,结局只有死亡。
在用金钱换取良知这条路上,辛德勒越走越远,但真正的高潮却是在最后。
德国战争失利,溃败是迟早的事,丧心病狂的纳粹开始不断杀害犹太人,阿蒙管理的犹太人也将要被送去杀害。
如何才能救下这些犹太人?只有用钱。
一个人头多少钱?
这是辛德勒问阿蒙的话。
辛德勒的名单出来了,一个名字就是一条人命,整整一千一百多个名字,这就是辛德勒名单,辛德勒救了整整一千多个人。
对于二战,我们的认知不能仅仅停留在国内,停留在抗战,二战是全人类的战争。
有人说,战争已经过去了,辛德勒的名单也没什么好看的,我为什么要花三个小时去看它,无非就是一个人在纳粹手里买了一千多个人罢了。
还是那个问题,良知换取金钱?还是金钱换取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