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重读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三好学生是这样崩溃的

1961年6月15日晚,台北牯岭街发生了一桩轰动台湾社会的未成年人杀人案件。受害人被连刺多刀致死,16岁的凶手茅武没有逃逸,而是直接被警方逮捕。

经过台北法院审判,茅武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茅武不服上诉至最高法院,一番周折后减为10年。

茅武毁掉了自己的青春,他一定不会想到,自己做的蠢事在半个世纪之后,仍然有人拿来探讨和反思。说起来他得“感谢”他那个同年级的同学——杨德昌。

事情过去30年后,这位赴美留学归来的杨同学已经成长为一位成熟的电影导演。随着“台湾新电影”浪潮的兴起,杨德昌决定把茅武杀人案改编成电影,片名就叫《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杨德昌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近距离旁观者,他能够站在一个与吃瓜群众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件。

事实证明,他不仅眼光尖锐,而且心系社会。在杀人案的基础线索上,他还高度还原了20世纪60年代初台湾人民真实的生活状况。小小的牯岭街,犹如一个反乌托邦,影射着现实世界的灰暗与不幸。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成了华语影坛的经典作品,了解过故事背景的观众都知道,在台北的牯岭街,曾经发生过一场青春的悲剧,甚至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不过现在习惯快节奏电影的年轻观众可能会对杨德昌的细嚼慢咽感到不适应。本片的导演剪辑版时长237分钟,近4小时的电影不少见,只是配合极为缓慢的剪辑节奏,那就非常考验观众的耐心了。

观众必须放下手机,忘记现实,全身心投入到屏幕,像演员一样进入角色,进入牯岭街,才能最大程度地感受到电影所埋藏的情感力量。

可能在很久以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会变成像古典音乐那样的“古典电影”,能够从中找到“爽点”的人不多,但却会一直流传下去。

如果不想在有生之年错过经典,又难以腾出连续4小时的空闲,或者实在无法坚持一次性看完,那不妨可以当成一部5集的限定剧来看。

电影以小四为核心,讲述他如何从一个三好学生走向自我毁灭。

237分钟分成5集,每集就约有47分钟。选取事件节点作为分界线的话,那么5集的内容分别是:

第一集(0-48分钟),小四在学校里结识一个叫小明的女孩,他与那些拉帮结派的小混混们格格不入。小混混这边,“小公园帮”因演唱会的事情发生了内讧,结束;

第二集(48-97分钟),小四与小明的感情升温,帮派斗争那边,开台球厅“二一七帮”的山东想找小公园帮的滑头合作,没多久小公园真正的老大哈尼从台南回到了牯岭街,结束;

第三集(97-139分钟),山东和哈尼爆发冲突。小四开始和小公园的人来往,一场血腥的复仇行动正在酝酿。收音机里播报台风正在袭来,结束;

第四集(139-190分钟),小四父亲被“秘密警察”抓去审讯。小四开始追求小明,却被学校勒令退学,结束;

第五集(190-237分钟),小四发现小明一直隐藏的重大秘密,性情大变,与好兄弟小马闹掰。最后,他的世界崩塌了,全剧终。

综上剧情梗概,故事可以分为三条线:家庭线,帮派线,感情线。小四的“黑化”是三方面因素的共同结果,杨德昌对这起杀人事件的解构和当时的真实情况肯定会有所出入。

只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可以肯定,小四和茅武所处在的大环境是一样的。三条故事线其实都被大环境无形地操控,真正的“幕后凶手”,是那个礼乐崩坏的世界。

小四的名字叫做张震,饰演他的演员也叫张震,没错,就是《卧虎藏龙》里演罗小虎的那个张震。他的角色原型正是当年的杀人凶手茅武,也就是说,《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一个三好学生变成杀人凶手的故事。

张震的父亲张国柱在片中应该也叫张国柱,他饰演小四的父亲,父子演父子戏,多少增加了一些真实感。

据张震回忆,这部电影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是第一次真正地在演戏。他说自己当时不想学父亲一样当演员,而且拍戏经验不足,能做的其实很有限。他把成功塑造小四的功劳都给了杨德昌,说是导演指导有方,电影是真正意义上的杨德昌作品。

围绕着小四,杨德昌安插了非常多个性鲜明的角色,配角规模甚至比《教父》还要大。参演的演员堪称是当年台湾艺能界的半壁江山,蔡琴、唐如韫等明星都有客串演出。

光小四一家就有五口人,张国柱与金燕玲搭档出演的父母,风华正茂的大姐,爱打台球的二哥,信仰基督的三姐,性格倔强小妹。因为家里排行第四,于是张震叫小四。

“小公园帮”的主要角色有带头大哥哈尼,抢戏的正宗“烂仔”滑头,和小四交好的歌神小猫王,司令儿子小马,以及哈尼的女朋友,小四的心上人小明。其中哈尼对小四的影响巨大,他的出场非常惊艳,小四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情敌居然成了自己的偶像。

“二一七帮”老大山东与哈尼两虎相争,他手下有着许多狠恶的手下。两个帮派的斗争暗示着台湾局势的动荡不安。

片头字幕已经很清楚地告诉观众,当时的台湾人民生活在对前途未知与惶恐之中,这是导致青少年拉帮结派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四父亲被抓取审讯就体现了笼罩在宝岛的白色恐怖,这是促使小四转变的重要因素。也就是通过小四的心理转变,电影的主题得到了有机呈现。

小四的角色成长弧光是一条抛物线。

电影的前半部分,沉默寡言的他被几个主要角色影响,逐渐变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

首先是与小明的相识。没什么比情窦初开更加美好了,和小明在一起的时候,他仿佛离开了那个不安的世界。

接着是父亲为自己撑腰。他没有犯错却被学校记过,要是换作现在的很多父母,可能没了解情况就对孩子一顿痛骂。没想到小四父亲却相信自己的儿子,当众怒怼学校主任,事后还给儿子讲了一番道理。这使得小四相信世界还有正义。

然后是哈尼的赏识。小四和哈尼女友小明交往频繁,哈尼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找小四谈天说地,这样的气量瞬间让小四折服。小四和哈尼一样,都是与世界格格不入的人,于是哈尼在谈到他的浪漫与理想时,小四就像找回了遗失的灵魂。

就当小四逐渐找到自己人生方向的时候,残酷的现实开始找上门来。

电影后半部分,哈尼,父亲,小明,这三个角色逐一走向崩塌。期间小四参与对山东的复仇行动,亲眼目睹了极端暴力的恐怖,看见一个活人死在自己的面前,这样的心理阴影面积想必是巨大的。

演员张震曾讲过这一幕是怎么拍出来的。杨德昌先是臭骂了他一顿,然后把他关进小黑屋面壁思过,等开拍时再拉出来,才有了小四那一脸懵逼的模样。

暴力因子深入到了小四的灵魂,他慢慢变得暴躁,容易动怒。

当他第二次被记过,被审讯后的父亲变得软弱。他想效仿父亲的正义,却被父亲无视。可想而知,他是十分失望的。

哈尼和父亲都离开了他的理想国,那么小明就成了最后的心理防线。

电影最后半小时是最为残忍的部分,比前面的暴力事件更加惨无人道。小四的灵魂被无情的现实撕解,偏偏杨德昌把节奏搞得很慢,小明的秘密越发清晰,小四的灵魂就被撕得越碎。

小四把小明视为最后的寄托,所以他比之前更加主动,他想要变成哈尼那样的人,一个读着《战争与和平》,远离世俗的理想主义者。

他以为这样就可以守护小明。只可惜,他错了。

小明不像小四有一个还算稳定的家庭,相反,她跟随母亲四处寄人篱下,稍不留神就会露宿街头。她被迫过早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过早地从一个女孩转变成女人。社会的残酷在她眼里已经见怪不怪了,也就是说,她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一个理想主义者希望一个现实主义者“迷途知返”,结果是悲壮的。小明用一句“世界是不会变的”破灭了小四的最后防线,小四随之失去了灵魂。

没有了灵魂,也就没有了道德,没有了理智。小四硬生生地被社会驯成了一头野兽。

他杀了人。

不,一头野兽不叫杀了人。

那叫杀了生。

你要相信,你的未来,可以由你自己的努力来决定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重读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三好学生是这样崩溃的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