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么多优秀作文,为什么还写不好作文题呢?
该片上映后,出现了两种声音。有大赞影片戳到了应试教育痛点的,也有认为本片只是一个鸡汤集合体,最后也没给出多少实质性教育范例来的。但我要说,本片编剧团队里一定有真正懂心理学,懂精神分析的人。懂父母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懂孩子真正要的是什么的人。
本片的时间主线放在了二十几年前,认真算起来,我们应该都和马飞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小马飞似乎有一点特殊,当他不太能理解老师说的单膝跪地的意思。于是老师直接给他一个笨蛋的称呼,其他同学也立刻哈哈大笑的起哄。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太熟悉了,熟悉到可能我们都不当一回事了。因为在当时的教育理念中,老师说的都是正确的,孩子没理解,是孩子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为了证明教师和学校的正确性,还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马飞的爸爸马皓文不一样,他在当时看来可能是个很特殊的爸爸。不,也许在今天依旧有不少人会觉得他很特殊。所以他会告诉儿子,你一点也不笨,你很聪明。
从来,我们都不鼓励和老师对着干,但当作为老师们出现以下情况时,做父母的请坚决的站在你们孩子的身后。当女老师用“笨蛋”等贬低性的词汇来形容一个孩子的时候,父母还不给予孩子肯定,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挫。而反复累积的挫折下,自信将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因为父母的反馈对孩子很重要,他们需要通过父母的回应来慢慢建立自我。
如果父母的回应总是带贬低性质的,他们建立的自我就会趋向于渺小和自卑的。而这种贬低,父母甚至都无法察觉。比如面对亲戚朋友的时候,总说自己的孩子学习不自觉、爱打游戏、上课不听讲,前几天刚被老师批评过。也许父母只是想谦虚一下,可在孩子看来,会认为原来我只有那些缺点,在父母眼中我并不是一个值得让他们自豪的孩子,自尊就会受挫。
同样,在面对老师对孩子的批评时,父母需要分辨情况。老师就事论事的指出孩子不足的地方无可厚非,但如同影片中那位女老师带有明显贬低孩子的语言,会让孩子很迷茫,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父母作为定海神针一般的稳定客体告诉自己,自己是很棒的,并不象老师说的那样。所以小马飞得到了爸爸的肯定,立刻就从沮丧的情绪里出来了。因为至少他在父亲这个重要客体的眼中,是聪明和优秀的,这就足够了。
可是马皓文设计的大桥塌了,他被关进了监狱,马飞成了人人欺负的孩子,连爸爸亲手做给他的地球仪都保不住。有一天回家,妈妈和他说,要搬离这里,带着他和孟叔叔去过新的生活。
监狱里,妈妈和爸爸签字离婚,还不懂事的小马飞赖着不肯走,说要和爸爸睡。马皓文用一个故事骗了马飞,他用他所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在保护小马飞的心灵不要过早的接触到残酷的现实。保护孩子对世界的美好憧憬是很重要的,意大利电影“美丽心灵”里,父亲一直把犹太人集中营当做一个游戏告诉儿子,哪怕到他被杀死前的一刻。这是一个父亲所能为儿子做的最伟大的事情,致死都让幼小的儿子看到世界美好有趣的一面。
美国NASA每到圣诞节前后,总会接到孩子打来的电话,询问是否真的有圣诞老人。他们的接线员每次都回答“是的,有圣诞老人”。也许有人无法理解,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为什么不告诉他们真相?善意的谎言,也是谎言啊。可是他们并没有在说谎,他们是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童年应该生活在童话里,我们成年人都知道童话并不真实,但却让孩子感受到真实的美好。如果从小感受到的世界是美好的、多彩的、绚丽的,他们会发展出稳定而坚实的安全感和对外界的信心。有一天当他们长大了,面对这个世界各种挫折的时候,内心发着光的部分可以帮助他们应对这些困难,没那么容易被轻易击垮。
马飞的妈妈和孟叔叔忙着做生意,没有时间管他,于是托关系把他送了最好的寄宿学校去。以为这样就一劳永逸,自己只要专心赚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可就连动物都需要情感的拥抱才能活得更好,别说我们是人了。失去父亲,离开自己从小成长的家,又被逼寄宿,少年马飞的心里应该有许多的不满和愤怒。而这些情绪只有他自己去慢慢消化,这种痛苦没经历的过的人可能不知道有多难受。这样的情绪状态下还要求他好好学习,几乎是不现实的。
马飞进的是一所怎样的学校?我相信很多人也许不陌生。这样的学校遍布中国大地,在好多城市都存在着。她们有光鲜的名头,每年向全省、全国输送高考状元,并以此为荣。这些高考状元是学校高压教育,一遍遍刷题刷出来,也是学校压榨学生的天性而得到的。
学校的作用已经不是教育,而是成绩是排名是能出几个高考状元,每年有多少比例的学生能考上清华北大。我曾经听人告诉我,他的初中就是这样度过的。为了提高升学率,一段英文默写错了一个单词,整个一段书要抄十遍。每天学校都让学生“三省吾身”,不知道有什么需要“省”的。大多数老师只关心一件事,就是成绩。他们把关注力都放在班级前十名的学生身上,对于剩下的孩子,就算来求教问题,也常常会得到很多贬低和嘲讽。如果原本成绩在中上的孩子因为身体原因暂时排名下滑了,在他们眼里就会变成十恶不赦的事,让学生不堪重负。
闫主任就是典型的这类老师的代表。
马飞的“笑傲江湖”是从他的宿舍翻出来的,可见随便抽查学生的私人物品在这个学校已经习以为常了。对于这种成绩垫底还看小说、永远不可能为学校增光添彩的学生,开除他就和扔掉一件废物一样。闫主任不会认为自己的决定有什么问题,因为他的立场是站在学校利益这边,而不是如何培养一个孩子成长这边。
马皓文和闫老师打的那个赌,有些人不理解,认为过于夸张了。马皓文是否在满足自己的自大?完全不是。就和当年小马飞被女老师贬低的情况一样,马皓文要做儿子的“定海神针”。哪怕这个赌是不现实的,夸大的,作为父亲对儿子的信任姿态必须出来。更何况,要我说,到了期末考试真的没有达到目标被开除,这样的学校不读也罢。
所以马皓文一回家就告诉马飞,忘了那个赌注,他希望能带给马文的是重拾学习的乐趣。乐趣这件事太重要了,它是我们最初探索世界时的动力,也是我们面临挫折时的支撑。每个人都有对获取新知识的向往,这份向往会鼓动我们不断的去吸收新的东西。为什么在那所学校里,每个孩子都表情呆滞的埋首在一摞摞的测试题里?因为他们早早就被剥夺了这个乐趣,被扼制了这份向往。唯有简单重复的刷题,大量重复的抄写,才能满足学校的要求。连休息时间看个课外书,都被禁止了,这样的日子可能比坐牢还要惨。
马皓文要让儿子重拾学习的兴趣,并不是靠嘴说,他是有策略的。
他把马飞的书都摞在书桌上,告诉他其实每天只要看掉那么几厘米就可以了。把一个大任务,化解成多个小任务,是增加进行下去动力的好方法。他还现身说法,带儿子去找羞辱他的包工头,告诉孩子知识就是力量。如果你懂别人不懂的东西,你就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而这些话他不要说出来,只要做出来就可以了,马飞都会看在眼里。
我们一直说,言传身教,其实身教比言传重要多了。整天把时间花在搓麻将上的父母,给孩子说一大堆好好读书的大道理,也不能把孩子带入对知识的渴望中去。为什么我们会羡慕那些书香门第家庭的孩子,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生活中总有有书的陪伴。看书学习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父母在做,孩子们也在做,自然到不需要特意去说明。
马皓文还带儿子去感受外界,通过感受来理解古诗文的意境,通过感受来学习写作。背诵古文,如果不理解作者当时为什么去写,只是单纯的把其中一个个字抠出来用现代文去理解,然后通过反复的机械化的背诵把它记住,实在是对文学作品的糟蹋。写作,是一种艺术创作,不应该被限定。
妈妈馨予没法理解马皓文的行为,她认为自己好不容易把孩子调教好了,才几天就被爸爸搞坏了。她认为马皓文在拿儿子当实验品,她看不到马皓文的方法才是真正站在儿子的需求角度去考虑的。因为站在应试教育这边,似乎更容易。当一切都有标准,孩子考到几分就是几分,没考到就去努力刷题吧,是不是更容易呢?这对家长和学校而言,的确容易,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只看成绩就行了,很量化。但人是那么容易被量化的吗?成绩的背后所表达的东西又有谁愿意认真去看一看呢?孩子对学习是否有兴趣?对哪些课更有动力?是如何理解所学到的东西的?孩子对自己未来的目标又是怎么想的?这些孩子内心本应首先被关注到的东西,却都被扔到了一边。
很多人奇怪,马皓文带着马飞翘课去旅行,去看航天展,怎么可能还考的不错,这不合理啊。可是在我在看来这太合理了,马皓文从来没有拉下孩子的学习,只是把那些重复又重复的作业去掉了。他们在旅行途中一直在学习,不但学习课本的知识,还结合旅游中的见闻学习更多课外的东西。马飞对学习的兴趣被彻底打开了,并建立自己一生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比盲目拉弓却不知道把箭射向哪里不是更重要吗?
建立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也深有体会。我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喜欢心理学的,在学了和心理无关的专业,做了一些其他的工作后,偶尔的机会我接触了一些心理学的周边书籍。在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我花了一年时间去想明白了一件事:我要转行。转行当然没那么容易,但现在回头去看我会觉得这个过程太幸福了。重头学习一门新的学科并进入这个行业,的确很困难,可我从来不觉得辛苦。这一路我的感受都是满满的兴奋和充实,啃起再艰涩的精神分析专业书,都觉得其乐无穷。这就是找到自己目标的感觉,一旦找到了确认了,之后的一切都是愉快的。我相信当少年马飞站在航天展门口的那一刻也是这样的感受,我也相信任何人找到自己一生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同样的感受。
有了自己的目标,一个人怎么会不认真学习呢?因为他知道自己为什么把弓拉满。
马皓文不是在翘课带孩子出去玩,他在镜映孩子的雄心壮志,在镜映孩子的夸大性自体。当孩子的夸大性自体出现的时候,比如孩子会说“我长大要做总统”、“我要成为科学家”,很多父母习惯性的采取打击的方式。“你还想做科学家?数学才考了80分,还不如隔壁小明”、“你要脚踏实地,做什么总统?做医生就挺好的。”父母们不会觉得自己那么说有什么问题,本来这个世界只有极少数人能做到这些事。与其孩子未来失望,不然现在就告诉他们真相。但他们忘记了,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自然会知道成为一个总统、一个科学家没那么容易,他们自己就能渐渐明白的。但是作为父母,是孩子们最重要的客体,他们需要做的是鼓励孩子。鼓励的不是孩子那些天马行空的梦想,鼓励的是孩子的雄心壮志。等他们长大了,他们不用去成为科学家,但他们会对自己的梦想怀有一份自信,相信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实现自我。能站在孩子心理成长的需求角度,才能看懂为什么马皓文带孩子去看航天展的重要性
那个洪水,是告诉我们,比起书本里传授的东西,让孩子自己动脑是最重要的。作为成年人我们都知道在工作中没有什么练习题给你刷,你面临的每个项目可能都是全新的挑战。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去克服一个个困难,无论是面对工作还是生活,都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培养的技能。最近看新闻,就有浙江的两个男孩利用家里的一些工具,顺利从火灾现场逃生出来。马文有这样的父亲,真的太让人羡慕了。
影片最后为了增加戏剧张力,设计了闫主任给马飞作文打零分的桥段。让我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马皓文拿着作文冲进办公室找校方理论,还有孟叔叔、马飞的继父和保安扭打的时候吼出来的话:“别怕,你就是爸爸多。”孟叔叔和马皓文是不同的人,但他们都很爱马飞,都愿意为了他赴汤蹈火。也许小小年纪就要经历许多坎坷,可是马飞身边男性形象却都是很值得依靠的人,这对一个男孩的成长太重要了。
最后再来看看闫主任和他领养的儿子,也许会有人不明白,只是大学里的一次期末考试考砸了,为什么闫主任的儿子成了疯子?我认为这个情节并不夸张,如果一个孩子打小所有的爱和关注都是因为成绩,成绩对他而言就是重要的精神支柱,成绩也是获得父爱的唯一渠道。在别人看来不过是一次并不那么重要的考试考砸了,在他看来是对自我的全盘否定。加上当他哭着去求父亲关爱,希望父亲这个时候能支持他一把的时候,父亲冷漠以对,再一次肯定他的全部价值只在成绩上。这让一个人怎么受得了?疯,也是一种防御啊。
当然,我们也看到马皓文并不是一个一百分父亲,他也有自己情绪化的时候。当多次努力平反无果后,他也会向马飞发泄自己的愤怒。但他会认错,会把内心很真挚的话告诉马飞:“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太多父母不愿意认错,认为认错就会让孩子看轻自己,以后无法继续树立权威的形象。就算勉为其难的认错,也会忍不住给自己找一大堆的理由,以为孩子听不出来其中的虚伪。把自己放在全知全能的父母位置,在做不到的时候又努力掩饰,远不如马皓文的这个处理更好。
文章接近尾声,发现自己又一不小心写长了,能认真看完的都是真爱了吧。我写的如此详细,应该能知道马皓文做了些什么,让马飞的成绩突飞猛进了。因为和朋友讨论影片的时候,就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影片没有呈现马皓文具体如何给马文补课的,怎么他的成绩就上去了?马皓文给马飞补的不是单纯的课文,而是心,是站在孩子的需求建立他的对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自信和对未来的雄心壮志。所以,的确,做父母很难,做父母没有捷径可以走。但也可以很容易,只要愿意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了解孩子成长的心理需求,就可以了。
想加入影心理读者群,请联系平台助理微信:xinliwanka,通关密码:我是读者。如果觉得我们的文章还有些趣味,或许还能给一些提点和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或打赏支持主创。想跟进一步了解主创,可以关注微博:心理咨询师贾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