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爱看电影的小风。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禹风”(YuFeng-1031),我们一起聊电影。
12亿了!马上13亿!
《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经超越了《寻梦环游记》的内地票房,向着《疯狂动物城》的成绩发起冲击!
毫无疑问,《魔童降世》火了,无数观众趋之若鹜,创造了国产动画的票房巅峰。
而最后的彩蛋,更是令人激动不已,浮想联翩。
那就是《姜子牙》的彩蛋,一个封神系列片,或者说“封神宇宙”,正在徐徐展开。
甚至已经有观众做出了“封神宇宙规划”,从哪吒、姜子牙、雷震子等单人作品开始,直到凤鸣岐山、武王伐纣、众神归位,看起来有模有样。
然而,官方发话了,并不打算制作封神宇宙。
而是更进一步,做出中国的“神话宇宙”!
这消息一出,粉丝们更疯狂了。
神话宇宙的范围可就比封神宇宙大多了,时代就不仅仅局限于商周时期了。而是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计划生育(划掉),范围广了去了,理论上可以囊括所有中国神话人物。什么孙悟空啊、猪八戒啊、吕洞宾啊、沉香、三圣母、七仙女、聂小倩等等,要谁有谁。
不过,激动过后,仔细想想,这个饼画的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毕竟中国的神话体系过于庞大,各类著作层出不穷,远有《山海经》、《淮南子》等先秦神话,中有《封神演义》、《西游记》为代表的神魔小说,近有各类修仙网文,人物浩如烟海,设定还互相冲突,想把中国神话梳理清楚,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
所以小风觉得,虽然目标是“神话宇宙”,但既然以哪吒开头,姜子牙接棒,那前期作品基本还是封神中的故事。
换句话说,神话宇宙的第一阶段,就做封神演义,成功了再去拓展其他神话。稳扎稳打走好每一步,国漫好不容易看到了曙光,千万不能膨胀。
就拿《魔童降世》来说,虽然赞誉声一片,但作品本身并非没有缺点,只不过被国漫崛起的光环盖住了。
比如,东海龙王初见灵珠时的台词就是个病句,台词是这样的:
“这就是灵珠,是否注入龙蛋,我儿就可获得无边神通。”
这句话中,“是否”一词是不是怎么看怎么别扭?改成“把它”,句子就顺了。
这句词还有个问题,当时的剧情是申公豹见龙王,掏出灵珠,然后龙王开始介绍灵珠功能了?怎么感觉这灵珠是龙王从兜里掏出来的,在跟申公豹显摆呢?
龙王看到申公豹掏出灵珠时,如果这么说
“干得好,果然把灵珠带来了,把它注入龙蛋,我儿就可获得无边神通。”
这样就通顺多了。
除了病句这种硬伤,影片还有一些小缺点,当然,下面说的都是小风个人认为的缺点,不代表其他人的看法,不同意见欢迎讨论。
影片前半段,反转打脸的笑点设置的有些频繁了,往往人物刚立完flag,下一秒就被打脸,比如太乙真人的“你打我啊”,殷夫人的“穿什么盔甲”等等,这种形式用多了,每当角色信心满满的夸下海口时,观众毫不费力的就能预测到,打脸马上来。
还有对申公豹口吃的笑点设置,和龙王说话时的“不成..功便成仁”很有意思。可是口吃用来制造笑料可以,最后用来强行推动主线剧情就不合适了。“你去…了就不要回来。”未免也太儿戏了。
还有一个笑点被反复理由,就是那个只会尖叫的彪形大汉,每次哪吒一上街,他一定会出现,尖叫一声,扭捏的跑开,完全一个娘炮的形象。主要还出现了好几次,后来看着就有点烦了。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反对偏见,却设置了这样一个人物,让观众嘲笑角色,做为影片的笑点。
有网友说这个角色的作用就是让观众知道刻板印象的效果,角色本身就是女性,只是长了个彪悍的外形,观众嘲笑他就是偏见。
这个就见仁见智了,这里不再展开。
还有一些改编,小风觉得有待商榷。
比如把申公豹改成妖精,还是豹子精,这个就不太符合封神演义的设定。
封神演义主要是截教与阐教的斗争,申公豹是元始天尊弟子,属阐教。而阐教中基本是没有妖怪的。反倒是通天教主有教无类,门下什么出身的都有,豹子精属截教更为合理。
然而《魔童降世》中的申公豹要争十二金仙之位,还是阐教的,出身是妖怪就不太合适了。
不过这不是大问题,哪吒原著还是灵珠子呢,不也改成魔珠了么,《封神演义》的原著,实在是一言难尽,差不多就是“设定满分,剧情负分”。
所以改编是必须的,在新的世界观下合理就没问题。
但是,《魔童降世》里也有不太自洽的情节。
举个例子,哪吒无师自通变身术,没问题,设定就是个天才嘛。
但是,最终决战时,申公豹和敖丙被哪吒用变身术耍的团团转就不合适了。
诚然,这段剧情很精彩也很有意思,但是逻辑却不太通。哪吒只是提前领悟了变身术,又不是自创的绝招,申公豹和敖丙就不会?怎么感觉就哪吒会变呢?
尤其是申公豹,被哪吒把武器变了就懵比了?不会变回来?之前看你很厉害啊?这点小法术都破解不了还想跻身十二金仙?
写这篇文章,绝对不是给《魔童降世》泼冷水,相反,小风非常期待“神话宇宙”,希望它能越做越好。所以提出这些意见,一方面希望之后的作品越做越完美,另一方面,也是不希望主创们被捧杀。
还是那句话,《魔童降世》成功了,千万别在一片赞誉声中迷失自我,别膨胀,别飘。期待我们中国的“神话宇宙”早日成型,大杀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