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漫威电影发展史:英雄集结

当系列前三部电影作品为电影宇宙的产生和存在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接下来就是新英雄的现身,和各路好汉们的最终集结了。

漫威电影宇宙的成败都将在电影宇宙的第一次大事件联动之中揭晓。迪士尼也将在旁观对是否收购漫威做出属于自己的抉择。

强势却不卖座的北欧神话

相信在看漫威的《雷神》系列电影之前,许多人(特别是80后、90后)对于北欧神话的印象大多都还停留在90年代的《圣斗士星矢》。

雷神在银幕上的首秀不仅壮大了漫威英雄的阵容,同时他也是漫威电影宇宙中出现的第一个神性角色。

虽然在漫威的漫画世界中,对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古埃及神话,乃至中国神话的改编与创作已然见怪不怪了,但是在大银幕上以神作为超级英雄还是第一次出现。

在本片制作之初,作为电影男主角的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曾经向漫威提出建议是否可以把雷神这个角色塑造的不要那么严肃和伟岸,具有一些幽默气质和话痨属性。

可漫威高层觉得这样的英雄人物已经有一个钢铁侠了,如果雷神也是这样,就会显得同质化,再加上雷神本就是一个脱胎于北欧神话的神话人物,如果随意地对他进行人性化的改编未免有些不负责任。最终克里斯的提议被当场否决。

多年以后,当前两部《雷神》系列电影都处于不咸不淡、口碑与票房平平的情况之下,已经完全独立于漫威漫画控制的漫威影业重新调整了《雷神》系列电影的基本基调,向轻松、幽默风格靠拢,打造出了广受好评、票房喜人的《雷神3:诸神黄昏》。

这样的结果和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当年对《雷神》系列的建议不谋而合,许多影迷也曾因此幻想如果《雷神1》和《雷神2》两部电影作品也能用《雷神3》这样的风格来进行创作的话,也就不会导致票房和口碑不佳的结局了。但这终究只是后话。

让我们回到《雷神1》的制作,擅长于古典戏剧类型电影拍摄的导演肯尼斯·布拉纳显然想要使《雷神》逃脱传统个人英雄主义的包围,用古典戏剧的叙事方式来呈现雷神的英雄成长故事。

雷神的英雄成长故事在原著漫画中原本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线性叙事结构故事,完全围绕着雷神托尔从神到凡人,再从凡人化作神的成长与转变来展开故事。

但是在导演和编剧的努力之下,雷神的初次登场故事经历显得更为丰满,且波折不断。

影片在开篇伊始就把宏大的世界观背景以及相关的故事人物用不到十五分钟的剧情概述带过,其后围绕着寒冰巨人、阿斯加德与地球,叙事不断切换往复,使得人物间的矛盾与冲突铺垫显得充实而又合理。

但是当三条叙事线索合为一体之后,整部电影的基本节奏就逐渐变得凌乱了,原本合情合理的人物转变突然在华丽的特效画面中变得十分突兀,再加上电影一味强调神话性质的严肃性,使得电影本身越发味同嚼蜡。

这样的成片固然和导演本身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更多的还是由于如此局限的故事前提,使得导演本身难以有更好的发挥。不过将古典戏剧的叙事技巧植入超级英雄题材电影,倒是使得电影与其他同类型电影相比,颇有新意和可看之处。

星条旗的代言人

在绿巨人、钢铁侠、黑寡妇以及雷神先后登场以后,接下来登上大银幕的就是作为“复仇者联盟”永恒精神象征的美国队长。

作为诞生于美国超级英雄漫画“黄金时代”,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队长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果敢,以及痛扁法西斯时的形象成为了美国精神最好的英雄代言人。

美国队长初次登场于1941年3月出版的《美国队长》第一期漫画,由漫画家乔·西蒙和杰克·科比联合创作。他的人物形象设计灵感,比如制服、盾牌以及头盔基本来源于美国国旗。

漫威对于由谁来扮演美国队长一角在立项之初就已然有了属意之人,那就是克里斯·埃文斯。

但是由于扮演《神奇四侠》系列电影中的“霹雳火”一角给克里斯带来了深深的心理阴影,所以他曾经多次拒绝了漫威的面试邀约,最后还是由我们亲爱的小罗伯特·唐尼出面才最终让漫威得以把克里斯·埃文斯收归膝下。

因为美国队长诞生于二战,同时二战也是最好反映美国精神象征的历史大事件,所以新世纪关于美国队长的首部电影年代背景设置在了二战时期的美国和欧洲。

电影在剧情故事和人物结局上基本没有太大的悬念,而矛盾铺垫和正反对决上也完全是按照商业类型电影的套路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

但是电影的精神意义却要比电影的实际收益重要的多,因为这可是作为美国数十年主流价值观念象征的美国队长第一次以大投资、大制作登上大银幕,契合原著漫画形象的克里斯.埃文斯生动的对美国队长作出了自己的诠释和理解。

使得许多从小看着《美国队长》系列漫画长大的几代美国观众在看完电影以后纷纷表示,“美国队长”真的沉到了海底七十余年才再度归来吗?

反派比英雄更具魅力的英雄集结之作

《复仇者联盟》是漫威洪荒之力的第一次爆发,在内地上映的两天之内便狂收了1.14亿人民币。

而在北美地区的首映周末三天之内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07亿美元票房,首映一周票房总收入就达到了4.47亿美元的票房。最终,《复仇者联盟》在全球达到了15亿多美元的票房总收入。

电影以千军万马之势横扫了整个全球电影市场,一改前面除了《钢铁侠》系列的另外几部电影的颓势,并且极大的提升了《复仇者联盟》在全球的知名度,使之逐渐成为了一股流行文化潮流,从那以后追漫威电影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现象。

但这究竟是超级英雄类型电影的新时代,还是新时代的超级英雄类型电影呢?

从1978年由理查德·康纳导演,克里斯托弗·里夫主演的《超人》开始,曾经被视作是儿童娱乐片的超级英雄类型电影犹如一团烈火越烧越旺,并逐渐开始向着同类型多方向、多角度的发展趋势不断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有融合了人性和哲学思辨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有带着悬疑和惊悚色彩的《地狱男爵》系列,有偏向儿童化的《蜘蛛侠》系列,再到号称集大成的《复仇者联盟》。

超级英雄类型电影已然逐步从动作片和科幻片的类型之中独立出来,开始自成体系。

就像一位知名影视评论家在《复仇者联盟》上映之后作出的评价那样,“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有生之年超级英雄类型电影将会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反映时代发展潮流新类型电影。将来的超级英雄电影将会像当年的西部片,并且超过西部片在全球范围内扎根结果。”

但是,无数影迷在《复仇者联盟》上映之前的欢呼雀跃,并没有为世人带来一种新类型电影的诞生。

在《复仇者联盟》中,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什么新的类型电影,而只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对以往电影类型的综合呈现。

《复仇者联盟》中众英雄在应对灾难时的团结一致与灾难片的情节出奇一致,集结英雄时的场景切换与情节设计又和警匪片相似,而与邪神洛基在电影前半部分的斗智斗勇更像是动作片的经典套路。

与其说电影是因为走出新时代的超级英雄类型电影风格而获得成功,倒不如说是因为这是超级英雄类型电影在时代潮流下的进步发展。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此前已经在系列电影中登场过英雄角色,亦看到了像鹰眼、灭霸这样的新面孔,但是要说塑造与刻画最成功出色的,还是要属由“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饰演的“邪神”洛基。

相比漫威系列电影中,很多一部电影就被英雄KO的反派角色,洛基却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反派角色之路。

在《雷神》中,我们看到的只是他对自己身份认同的迷失和逐步膨胀的野心,而到了《复仇者联盟》中,我们则看到了他在灭霸引诱之下,所释放出的邪恶,对阿斯加德与地球的怒火,对兄长的憎恶……

角色在厚重的剧情铺垫下变得更加鲜活有力,不像电影中一众英雄角色在决战前的迷茫,洛基在一开始就很清楚自己所想要的是什么,也很清楚自己与灭霸只是一时的盟友。

最终,邪不压正的故事需要使得洛基还是败了,并且有被雷神押回了阿斯加德,但是他不经意间的邪魅一笑和仍具有的能力,使得他注定将会在未来的漫威电影宇宙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注定会经历更多的转折与成长。

这就是漫威电影宇宙的第一阶段,也是英雄们的首次集结,有不足,更有惊喜。

在《复仇者联盟》诞生以前,漫威的老对头DC也曾设想过拍一部《正义联盟》,但是制作方的拮据、主演阵容的频繁更换以及电影的拍摄难度巨大,终究使得《正义联盟》成了纸上谈兵的笑话。

当DC再度觉醒,想要迎头赶上的时候,漫威电影宇宙已经发展了数年之久。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好莱坞往事为《复仇者联盟》和漫威电影宇宙发展增添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与风景。​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漫威电影发展史:英雄集结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