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个魔童和记忆中的哪吒不一样

看《哪吒之魔童降世》,坐在影院里的110分钟是愉悦的。画面养眼细腻,尤其是山水图部分,借鉴了神笔马良的故事,将中国山水画的美与中国的山水美结合起来。太乙真人可以让观众一路笑到底,一改道长清风道骨的固有形象,这个真人的一口长沙话说得韵味十足,圆鼓鼓的大肚子与屁股下的坐骑肥猪也是十分相配。

这部影片让人觉得愉悦的原因还有,熟悉又不熟悉。哪吒都是知道的,但是这个魔童哪吒有点不一样。

哪吒是谁?是托塔李天王的儿子,是那个踩着风火轮飘着混天绫的小孩儿,是神通广大正义勇敢的天庭神童,但在这部影片里,剧本将哪吒解构,仅保留了最核心的部分。

在这部片里,哪吒被请下了神坛,回归为一个“孩子”。

虽然也是神通广大,但不再是人人神往敬而远之的哪吒,而将重点放在“孩子”身份上,经常一脸坏笑,有时还有点丧,无精打采是他的常态……总之,这个孩儿很接地气,哪像原来碰都碰不到看都要仰望的三头六臂的三太子。

这个孩子,他渴望妈妈能陪他玩,希望外面的小朋友能喜欢他,期待自己能得到村人的认可,还喜欢用恶作剧对待师傅。

这个魔童,因为各种阴差阳错来到了人世间。这个魔童,一直要的,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定,是妖还是仙?最后喊出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成就影片燃点。

恰恰是这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喊出了片中的一些不足。

哪吒对自己的身份认定,一直由外界来完成。妈妈不陪我玩,所以我很无聊,所以我要出去捣乱。外面的小朋友不陪我玩,所以我很讨厌他们,我要恶搞他们。村民都说我是妖怪,我很气愤,我就坏给他们看。也就是说,外界对他的评价,一直在主宰他的内心世界。虽然对一个三岁的孩子不能要求他有成人的思维,但是既然是魔童,能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就不能以常理论。

前面“坏”的部分讲了很多,而又没有做足转变的铺垫,到后面的转变部分就显不足。是被妈妈感动了吗?还是因为敖丙让自己不孤单?还是师傅太乙感化了他?还是爸爸的严厉管教震慑了他?都没有。甚至在生日宴那天,他还是满腹的怨气,质问爸妈为什么不告诉他真相。

也许要说是爸爸以命换命的举动感动了他,爸爸妈妈为保护他即将付出生命感动了他。这确实是一个转变的很好理由。但不至于到达对自己生命的重新认知程度。所以当他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时就显得有些突兀,还好音乐救场画面弥补不足,所以观众的情绪也能被推到高潮。

不得不说的是,这部影片能够再创一个哪吒的故事,实在是难能可贵,也给中国的动画界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模范作用。因为有模范作用,所以我不得不多说几句,关于人物设置上的一些疑问。

太乙真人在片中是一个酒肉之徒,虽然与申公豹比起来有道德上的优势,但是这样一个好酒的神仙,实在不能委以重任。而恰恰是太乙真人的失误,构成了整个故事的起点。

结界兽更不用说了,虽然在片中也起到很好的搞笑作用,尤其是片尾那句“信号是什么啊”,但两个完全是智障加低能,还喜欢窝里斗。就凭这样的“才能”怎么能派出来守门?

还有天尊呢?闭关修炼就打发了?好歹看到哪吒的转变,也通融一下。

估计这天界的人是经常修炼不在场,要不然不会对龙族当初的功劳视而不见,又忽略了龙族后来的愤懑的蓬勃发展。

天界的神仙们,莫非就只是以出身定终生?难怪龙族要反抗。观众在这里也要给龙族一些同情分。估计小观众们在这个地方要迷糊了。

要说龙族的智商吧,也有些着急。把千年重任加在一个三岁孩子身上,可怜英俊帅气的敖丙小小年纪就要承担巨大责任。敖丙去赴生日宴,怎么只有他和师傅两个人去,龙族其他成员呢?若说不允许走出封沉之海,但好歹龙王身边该有几个“死士”吧。要不然真凭这个三岁小儿如此举动去拯救整个龙族?

再说村人的智商。完全没有老实、淳朴一说,都是人云亦云,听风就是雨。

天界、龙族、人类的智商、偏见都是如此之深,观众很难认同任何一方,也使得观众对哪吒的“闹”抱以同情。如果说这部动画片承载了一点点教育的责任,那真的完成不够好。

走出影院时,听到一个小朋友问妈妈:“哪吒为什么那么坏啊?”妈妈回答:“哪吒不是坏,因为大家都不理解他误会他,所以他就很调皮。”对于一个低龄观众来说,他记得的是影片中表现出来的哪吒的坏。妈妈解释的是,他是值得理解的“调皮”。

如果再有系列片,希望能把故事讲得更“圆”一点。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个魔童和记忆中的哪吒不一样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