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关于《银河补习班》的一点感想

《银河补习班》马皓文和马飞

晚上带爸妈去看了《银河补习班》,总体来说,这部电影符合豆瓣6.2的评分。有其闪光点,励志和让人感动的地方,演员的演技和影片对细节的处理都无可挑剔。当然,也存在偏激,鸡汤化和缺乏说服力的地方。

电影的开篇,便把时间定在了2019年12月,属于未来的时间,属于虚构的时间。电影和文学作品离不开现实依据,也离不开虚构。电影的年代感,体现在细节的精心处理,电影涉及到的过去的每一个年份,都会有代表性的事件,歌曲,以及人物衣食住行的方式。细节增加真实感和可信度,让观影者更好地融入到故事世界。好的电影和文学作品都存在合理范围内的改编和戏剧化处理。如果完全等同于现实,则会让人缺乏审美距离。一方面,我们融入电影和文本所构建的故事世界,另一方面,我们也会被提醒,这是戏剧,不是现实。

父亲马皓文是一个正直有才华的人,即便遭遇人生的重大变故,目睹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依然不服输,不言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座桥”,他有自己的骄傲和自己的坚守。他始终相信自己的儿子是最聪明最出色的孩子,即便在别人看来是“缺根弦”和学渣。他启迪他的思维,唤起他的兴趣,培养他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发现内心和寻找梦想。“一直想”是马皓文反复告诫儿子的,面对困难,不要轻易言败,而是想办法面对和解决。

很多人对这部电影最大的诟病就是偏激,马皓文的教育方式过于心灵鸡汤,缺乏真正有启迪性的帮助。不让孩子做作业,给他买电脑,期末复习期间带他游山玩……这些确实过于脱离现实,毕竟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而非灵光一现。马皓文对马飞最大的帮助,除了恢复其自信外,还培养了其兴趣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不是立刻在应试教育变现的,体现在孩子长久的发展中。

这部电影过于批判应试教育,把应试教育的代言人——教导主任刻画得过于平面,完全成了一个反派人物。他一脸不屑地看待马皓文父子的行为,阴阳怪气居高临下地说:“莫名其妙,荒谬绝伦。”他认为“煤球再怎么洗,也变不成钻石”,殊不知美玉亦需要打磨,马皓文便是马飞的打磨师:“当他走出这座学校时,他会是这个学校最优秀的孩子。”

除却对教导主任的“妖魔化”外,其实在电影里还是看到这位教导主任的温情之处的,他一门心思在教育事业,即便年过花甲,依然心系教学和学校荣誉。他认真负责,凡事亲力亲为,早年不易的求学经历,使得他对学生们要求严格甚至严苛,他希望学生们能刻苦努力,有一个好的前程。他收养孤儿,花费心血将其培养成优秀的高考省状元,却没有培养他抗打击,面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从省状元到疯子,里面也有他的责任,他看着疯子一样被保安驱逐的养子,心疼,后悔,痛彻心扉。

当然教导主任偏激的教育方式,一味打击和讽刺学生,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的方式也不能让人苟同。不是只有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才值得老师喜爱,才是优秀的。想起高中班主任把上一届学生留在墙上的“清华北大,我之追求”的横幅撕下来,想起其面对学生所看的《清华北大不是梦》所流露出的不屑,教导主任又岂只是影视化的一个“小丑”?

高中也好,大学也罢,都只是每个人生命的一个阶段,是通向更好自我的过程而非结果。应试教育不是洪水猛兽,一味素质教育也脱离现实。教导主任和马皓文作为二者的代表,倘若权衡,便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需要努力和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也需要被鼓励,去发掘自己的潜能和兴趣所在。初高中也是学生性格和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和鼓励,而不是因为一时得失就否定和打击。

印象最深的是,马皓文面对学生高考后的狂欢,对教导主任说:“刚考完试就急着撕了课本和试卷,你相信他们是真正热爱学习的吗?”学习是终身的事,不是为了应试,不是为了世俗和一时的荣誉,而是弄清自己的内心,持之以恒地去做真正喜爱和有意义的事情。

此外,影片对于马飞母亲和继父的刻画虽有点戏剧化和喜感,却不可否认,他们同样是关心孩子,尽自己所能为孩子谋一个好的前途。如马飞的母亲辛苦赚钱供孩子读书,在前夫马皓文缺席的多年,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为了孩子不被开除,在校领导面前卑躬屈膝地求情。较之马皓文的乐观和理想化,马飞的母亲更加现实,她知道孩子的缺点,也深知竞争的残酷。她绝不是马皓文的对立面,而同样是位好母亲,只是对孩子缺少一些积极的教育方法。

马飞的班主任小高老师,是影片中一抹亮色。初入职的她年轻,怀揣着理想和热心。不同于教导主任等唯成绩论的老一辈教师,她对于差生也怀有着关爱,不轻易否定他们,而是希望能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把他们取得的进步都看在眼里。当教导主任一脸不屑地询问马飞的近况时,小高老师一脸兴奋和欣慰地说:“他眼里有光了。”但小高老师也是个缺少话语权的弱者,在教导主任等有权力有资历的老教师面前,身为新人的她无异于以卵击石,动辄就被剥夺了转正,当班主任的资格。在马皓文等有阅历的男人面前,过于理想化的她也很快就被洗脑,认同其说法和做法,甚至对马皓文产生了爱慕之情。

小高老师的反抗在于发现了教导主任将马飞的试卷判为零分,为马飞争取了辩论和继续留校的机会。小高老师后来与马皓文结了婚,蜗居在了狭窄破旧的老房子里。

小高老师

马飞长大后成了飞行员,承担着举国瞩目的飞行任务。马皓文也无意得知自己当年最喜欢和信任的徒弟,竟是自己当年大桥坍塌案的幕后元凶,是一向正直无私的自己被冤枉和被判刑的罪魁祸首。马皓文的一生都背负着罪名和别人的轻视和唾骂,他的反抗一次是怒骂了围堵在家门口的邻居们,一次便是怒打了这个辜负自己信任,自己“知人知面不知心”的徒弟。那一刻,他彻底爆发了,多年的心酸、屈辱和绝望一涌而上。

影片也多次刻画了权力机构的不作为和官官相护,马皓文多次申诉都不被受理,被嘲弄和耍弄,甚至被屈辱地赶走。当他真正可以洗清罪名,还自己一个公道,开心地告诉儿子时,为了自己前程的儿子却劝他放弃。那一刻,马皓文感觉到自己教育的失败,世界上没有真正感同身受的事情,哪怕是父子。马皓文对儿子倾注了关爱和期望,到头来,自己却成了儿子的绊脚石。真正的教育不仅是知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更重要的是人品和人格。马皓文的骄傲是对自己价值和人格的捍卫。

影片毫无疑问地走向大团圆,实现自我和解和父子和解。马飞最后理解了父亲和意识到自己的自私。在飞行遭遇重大危险,几乎要命丧太空时,马飞凭借父亲培养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像当年在洪水中自救那样,成功化解了危机,圆满完成了飞行任务,成为了航天英雄。马皓文的罪名也得以洗脱,还了自己一个公道。

在困境和逆境中不放弃自我和希望,不因为他人的言论而放弃成为更好自我,勇敢地追求内心真正热爱的,这也是马皓文真正希望儿子学会的。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关于《银河补习班》的一点感想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