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约是一个与天命斗、与世俗斗、与自我斗的成长故事吧!毫无疑问地好看,引爆票房基本上必然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题、酷帅而独特的哪吒形象、周星驰味道的幽默、完整的情节设计、完成度比较高的特效……能抓住观众的点有很多,而且糅合得比较到位。
变还是不变。
作为70后,我记忆中的哪吒形象是上世纪80年代的经典动画影片《哪吒闹海》赋予的。其实我当年并没有看过影片,但是彩色版的图画书曾经让我深深地迷醉。白白胖胖萌萌哒的哪吒形象、反抗父权的决绝与悲凉、闹海的英雄气概,以及借助莲藕重生的情节,堪称又燃又酷又奇幻。不少人希望新的哪吒不要有太多改变,我这个大叔思想却没有这样僵化。为了和新时代接轨,该变还是要变。《魔童降世》里,哪吒的外在形象、与父母的关系、闹海的情节等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也许如此更容易引发现代人的共鸣。没有改变的,是哪吒的勇敢与决绝。而这份勇敢与决绝,恰恰是在眼前的苟且中泥足深陷的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珍贵品质。
斗还是不斗。
新老版的哪吒都是极具战斗精神的。无论是与龙王斗,与父权斗,还是与世俗斗,与偏见斗,与天命斗,哪吒从来都不曾退缩。近代以来的百年屈辱史,给人造成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偏于隐忍、怯懦、麻木的假象。其实我们的文化血脉里,刚劲强健的基因要久远而深厚得多。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神话,都有一种不屈不挠人定胜天的精神在里面。孙悟空、哪吒等形象千百年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只是人到中年的我们无可奈何地发现,天命也许该斗还得斗,但万一斗不过,也要学会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
魔还是非魔。
天与地、阴与阳、山与水、男与女,中国人历来相信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相爱相杀这一套宇宙观和人生逻辑。人生和人性,从来都不是什么非黑即白。一个人身上,永远都有光明与黑暗两个方面。所谓人性,也许就是魔性与神性掺杂在一起的结果吧?魔还是非魔,一直在哪吒的灵魂深处撕扯。世人的误解,更让他愤怒到无所适从。每个人对自我的探索,都有其艰难之处,只不过哪吒们尤其艰难而已。对自我的认知与定位,并不能随着长大成人即告完成。向往神性,压制魔性,修炼人性,将陪伴和交缠着我们漫长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