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魔童降世》,借着传说中那个叫哪吒的孩子,讲了一个融合很多思辨主题、可以触发人不同感受的故事。
有些触点在魔性和灵性层面。代表魔性的哪吒和代表灵性的敖丙,一开始不打不相识,接着成为唯一的朋友,然后因为各自的宿命而对立,最后彼此认同牵手的那一刻,焕发出强大的能量,让抵御天雷之劫成为可能。
有些触点在关系层面。比如父子关系,和母亲的细节呵护和深情不舍不同,会用具体的行为保护孩子的尊严和生命,前者是去求得不认同孩子的父老乡亲来参加他的三岁生日宴,后者是默默地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孩子一命。
有些触点在一些小细节。比如那朵相当无聊的守护云。漫漫岁月,都只是一朵云,没有任何交流对象。当终于有声音可以交谈时,那种希望倾诉的夸张在充满喜感的同时,也让人从内心生出一份对孤独的理解。
而看到最多的,是接纳。
1.对孩子的接纳
一直会说接纳这个词,从认知角度也觉已经很通透。接纳,一是可以活在当下。当一个引发情绪的行为发生时,很容易抱怨过去,也会担心未来,而抱怨和担心都是耗损能量的事情,唯有活在当下,和当下的情境、当下的自己有一个很好的连结,生命的能量才不会涣散。二是让改变成为可能。接纳并非消极,也并不是妥协,当接纳发生的时候,改变已经开始,当能量聚焦当下的时候,也有了努力的心念和后续而来的行为。三是可以避免不接纳的部分固着。当你不接纳的时候,真的可以远离不接纳的事物吗,很多时候不可以,更多时候甚至会追随着你怎么也甩不脱。
虽然认知层面可以清晰,但真到行为层面,接纳确实是很难的事情,尤其是对孩子的接纳。
故事里,那是一个怎样以破坏为乐的孩子。小到对于物品、家具、房舍的破坏,大到对于村庄、生命、秩序的破坏。这些破坏让父母无法安心工作和生活,随时都得待命去收拾孩子惹出的烂摊子;这些破坏让象征外来评价的陈塘关百姓一再委婉地表达疏离,直白地表达厌恶……这些,李靖夫妇不是不认,也没有包庇,只是情感上,对于儿子一直是接纳的。或许,这里有宿命魔丸的存在,所以父母觉得这是生命的意外,而不是孩子本身如此。
那么,孩子本身就如此呢?孩子本身就有很多主流价值观认为的不足呢?能否全心接纳,接纳到几层?是不是一有风吹草动,接纳就变成气球,成为诗和远方呢?
哪吒肯定是被无限接纳的。他的魔性、他的不被认可,在父母眼里通通都被接住了,所以才有了他潜意识里对于父亲的认同,有了内心汩汩而出险些被淹没的泉眼。
这个泉眼里,有对小女孩的救助,有和敖丙的友情,有对于承接天雷之劫的勇气。
2.自我接纳
哪吒一开始对自己是不接纳的,在别人妖魔化自己的眼光里,他也自觉成为一个妖怪。而且,这份认知成为他的一个痛点,一旦被触及,就会惹出更大的愤怒和情绪。
这个时候,那些对自己的不接纳就像一个个地雷,深埋内心,一旦外在有一个引线,这个不接纳自我的地雷就此爆炸,那些和地雷捆绑的情绪也便蔓延开来。情绪里,对于事情往往会歪曲和误读,又加深第二次炸雷的几率。
哪吒是幸运的,他有接纳他的父母。
那头豹子没有。所以,他不断抓取。师傅不认可自己,不让自己有位列仙班的可能,那么就不择手段抓取机会,自己去达成。因为不得而拼命想要得到的勇气无疑也是勇气,可以助推自己靠近那个想要的目标。故事里,申公豹没有成功,落入坏人最终失败的套路。如果成功了,真的让窃取的灵丸达成了自己的心愿呢,他是否最终会快乐呢?猜测一下,或许那一刻可以。只是获取也只是外在,当他内在并没有自我接纳的时候,所有的外在其实都没有意义,或者说这个意义都是暂时的。
晨读,读到两句话,一句是:生命中一切的发生,尤其是那些困境,只是为了让我们学习关于爱的各种功课,直到我们学会。
另一句是:结局不是最重要的,人怎么一步一步走向那个结局才重要。
困境是外在,爱是内在,借由外在,从接纳出发,修行内在。
结局就在那里,一步一步的过程,是我们活着的痕迹,是经历,也是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