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气温直逼40℃,就在电影院虚度光阴。喝着肥宅水,抱着爆米花,坐在冷气十足的放映厅里,巴适!
其实对新上映的电影,我一般很少写评论,一是写的人太多了,我不大愿意凑这个热闹。二是这些电影基本上都不符合《尺度电影》的调性。
但最近暑期档实在是太火了,不少朋友找我讨论电影,为了回应,就索性写一写吧。
说两部电影,一部邓超的《银河补习班》,一部暴走国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简称《哪吒》)。
《银河补习班》
这是一部很简单的电影,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批判应试教育。
但这也是一部很复杂的电影,把简单的故事讲得太复杂了!
将近一个半小时,揉进去太多的东西,亲情,爱情,教育,霸凌,背叛……一众故事搭配复古金曲,好不热闹,但正是这热闹让电影失去了核心,最终一个故事都没讲清楚。
批判应试教育,很ok,但批判的原因却很不ok——你不能因为自家孩子学习不好就批判应试教育啊,学习不好不是应试教育的锅,只会学习才是目前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电影中因为自家孩子学习不好又违反校规,面临被开除的处分,家长便跳出来喷教育,我觉得这个逻辑有点奇怪。
另外有意思的是,整部电影都在喷应试教育,大力鼓吹父亲对孩子言传身教,结果最终成为社会精英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前途,力劝父亲放弃平反。所以种种充满爱的言传身教其实并没比应试教育高到哪里去,所以你批判个锤子的应试教育啊?!
任素汐的表演也是一言难尽。
话剧演员转战大荧幕,历来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大容易进行情绪管理。
话剧是现场表演,观众对于表演的感知是直观而朦胧的,想象一下,几百上千人的剧场,演员靠什么吸引观众?是台词,是爆发力。微观的情绪,观众看不见,也不大在乎,因为明明白白知道是演的。
但电影不一样,首先电影抹去了空间上的距离感,将演员放大到每一个观众面前来,这样演员的任何情绪都难以逃过观众的眼睛。另外,电影通过荧幕,弱化了故事和现实的界限,极易让观众有代入感,这意味着观众更容易懂得对应场景下的情绪,这时想要蒙混过关,就不大容易了。
《银河补习班》和邓超的几场对手戏中,我们看到了任素汐扎实的台词功底,一如既往的表演爆发力,但她的始终歇斯底里的情绪实在让人觉得尬尴。现场表演可以一招鲜吃遍天,但演电影,这样真不行。
电影中反复出现的台词“莫名其妙,荒谬绝伦”,简直是为这部电影量身定做的评语。打分的话我给5分,把故事讲完是一部电影的及格线,《银河补习班》很显然不及格,况且,表演也乏善可陈。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点映场的时候,影厅人并不多,虽然如此,但还是可以预见上映后会大火——质量靠谱啊。
先说说毛病,最大的是配音问题,很多角色的配音,缺少差异化,也就是说,很难凸显出该角色的定位。另外,哪吒母亲的配音,略显低龄化,和成人向的动画不怎么匹配。
其他的,都挺好。
《哪吒》不是那种一开始就能让你深陷其中的作品,它是越来越好看。对我来说,觉得爽始于《山河社稷图》中一段行云流水的动作戏,直爽到结尾。
一些细节值得玩味——
虽然配音拖后腿,但太乙的川普配音有点东西啊,太乙真人的道场,是乾元山金光洞,这个地方,在今天的四川江油,所以,川普讲究。
李府看守哪吒结界的两个小伙伴,创意源于三星堆的出土文物。
导演饺子频繁致敬星爷,裤裆着火,《神仙的自我修养》以及大量经典台词(自己去找)都在向周星驰致敬,死忠粉啊!
整部电影中,小彩蛋非常多,大家不妨去找找看。
一部电影,制作是表,故事是里。《哪吒》的制作谈不上精良,但绝对是合格线以上的作品,而故事,则是它的加分项。
首先完成度很高,看多了有始无终的国产片,最怕故事讲着讲着不了了之了,《哪吒》不错,从始至终,很干净利索的讲完了故事。
同时它又很丰富,不仅仅是对抗宿命的陈年老梗,它有一种东方的哲学蕴藉。
开始时魔丸灵珠降世,两人命运被写好,可以预见接下来是魔丸(即哪吒)不服命运的反抗过程。
到临近结尾的时候,灵珠(即敖丙)受蛊惑,陈塘关面临灭顶之灾,魔丸挺身力挽狂澜,善成了恶,恶变为善,比单纯的反抗宿命有了更深刻的内涵。但还不够,一枪虚晃之后,真正的结局到来——善与恶交织相融,成了一体。
《哪吒》讲没讲对抗宿命?讲了。但其实对抗并不成功,因为他们最终都被天惩,只余一缕魂魄,不过善恶的交织,比屡见不鲜的对抗宿命更有意思。
生而为人,是善是恶,哪能分那么清楚?善也有,恶也有,才是一个正常的人。魔丸灵珠本就是同根生,最终归一,才是本该的宿命。
我说《哪吒》有的哲学蕴藉,就是善恶的转化与交融,是矛盾论,是辩证法。
故事虽简单,胜在完成度高,制作有待提高,但文化元素饱满。开局平平无奇,往后格局大开。
《哪吒》不够优秀,8分还是当得起的。顺便一提,导演饺子早年的短片《打,打个大西瓜》便才华横溢,可以去看看。
更多精彩影评,请移步公众号《尺度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