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改变命运的力量,来自父母的“善待”——以心理学视角看《哪吒之魔童降世》

  “陈塘关的百姓都那么恨他,你怎么可能把他们请来?”

“我在陈塘关做了这么多年总兵,情面还是有一点的,哪怕挨家挨户下跪,我也要把他们请过来。”

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时候,这一段对话最令我感动。哪吒修炼仙术打走了妖怪,却仍然被人们误解。自暴自弃之时,三岁的命运大限也即将到来。父母为了激励他,骗他说马上要给他办一个三岁的生日宴,所有的乡亲都会来。

可能很多人都会为“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感到热血沸腾,好像一转身,自己也能“打破一切是非定义,突破一切偏见”,实现对命运的超越。但是,我们是否想过:什么是命运?哪吒超越命运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

电影里,哪吒的命运是魔丸转世和短命的必然。而我们的命运呢?我觉得就是我们出身的时代、自然环境、社会和家庭背景以及遗传物质。这些虽然不如魔丸那么令人畏惧,也不会遭到天谴,但是何尝不是我们无法选择和决定的最初确定?哪吒因为是魔丸转世,一出生就面临以乡绅长老为首的“剿灭”请求,现实中,因为性别是女,抑或身体有残疾而被抛弃甚至杀死的婴儿是不是类似?哪吒因为要有天谴,三岁就要死亡,而现实中,也有多少孩子一出生就有严重的生理缺陷,被医生告知寿命不长?哪吒因为与众不同,从小受到歧视,而现实中,也有多少残疾或有其他生理缺陷的孩子会被周围人视为“怪人”加以歧视?

除掉这些极端的情况,我们每个人依然有自己生命起点时已经确定的“天定”。出生的时代、所处社会的治乱、家境的贫富、父母的性格和养育方式构成了我们每个人的起点。而这些起点又会慢慢塑造我们的人格,决定我们的能力,最后演化出一生的际遇。在这个版本的故事中,哪吒的命运可谓悲惨,然而他最终能超越自己,成为改变自己命运的英雄,靠的也不是空喊,靠的是父母的“善待”。这个“善待”,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吃饱穿暖,而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良好养育。

我喜欢这个改编故事的原因,就在于它将封神榜中李靖冷酷自私的父亲原型逆转,又加上俏皮可爱的李夫人,这让整个故事脱离了莫名其妙就能善恶巨变的神话逻辑,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现代心理学意义——超越命运,还得靠良好的家庭教育。

父母的无条件接纳

图片发自简书App

魔丸一降世,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怪胎。村里人最恨妖孽,一致请求李靖为民除害。然而李夫人冲过来抱住自己的孩子,李靖也敢于接纳“这是我儿”。冒着遭天谴和人怨的压力,这对父母无条件的接纳了自己的孩子,不管他是什么。他们并未因为自保和自私而放弃他,李靖还愿意以己命换之。或许你会觉得这只是父母的本能,现实中因为孩子性别和生理缺陷就将之抛弃和转送的父母不是主流,那么,当哪吒屡屡逃出去并闹出大事的时候,李靖夫妇的表现就更值得思考了。无条件的接纳,并非只是养活孩子,更是理解保护孩子。

他们知道孩子在家憋得难受,从来只是加强防守,没有责怪孩子。在村民责怪哪吒伤害小女孩的时候,父母并没有因为魔丸破坏的天性,就不听解释就责怪孩子,李靖细心的发现了哪吒手中确实残留妖怪的液体,默默保护孩子,并且寻求机会想为孩子讨回一个清白。这种接纳和理解在亲子之间是非常难得的。在孩子“出事”的时候,能认真听他解释,而不是因为孩子丢了自己的面子而盲目在众人面前羞辱孩子,与众人一起冤枉孩子。

一个孩子的自我,是内化最初的环境而来。像哪吒这样生来遭到众人厌恶的孩子,很容易内化一个不好的自我。正如电影中所说“他们都说我是妖魔,那我就妖魔给他们看”。一旦一个孩子自己也认同了自己的不好,他就会以不好的一面来“刷存在感”。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被看见自己的价值,如若不能从正面被看见,就从负面被看见。做老师的,都知道课堂上那些爱捣乱的学生,其实可能是成绩不好,又没有被看见其他优点的学生,于是他们需要通过反面的方式来求得关注。哪吒第一次溜出门的时候,并没有想捣乱,一个小女孩邀请他踢毽子,他很高兴。这时候,众人开始恐慌,阻止小女孩跟他踢毽子,他发现自己没办法被看成正常孩子,从此就真的只能以妖魔的方式,来陪人们玩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唯一的希望就是父母。虽为魔丸之父母,他们却打心里对孩子没有偏见,在他们眼里,孩子还是好孩子。李靖夫妇无法改变众人对魔丸的恐惧,看着日渐颓废的哪吒,告诉他“你是灵珠转世,所以与众不同,你的使命就在斩妖除魔”。这虽然是个谎言,却也是真相。在父母眼里,他们从来没把哪吒看成不好的,这对哪吒很重要。而这种美好的暗示,也让哪吒有了将自己的超能力从伤害百姓转到修炼除魔的动力。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人相信你是好的,你就可能是好的。我不相信人性尽皆是善,但我相信人性中必有善性。而且很多人都愿意修炼善性。很多调皮捣蛋的孩子,当他们在用错误的方式获取关注的路上走得很远时,如果还有人愿意看见他们时而露出的善端,如果他们还有机会通过好的方式来获取关注,这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时刻。

事实上,父母是我们最初最重要的客体。一个孩子对自己是否接纳,是否认为自己是好的,最初就来自父母的态度。哪吒尽管遭到众人的鄙夷,但他的父母对他是无条件接纳的,所以在他的自我中,并非只有不好的一面,也内化了一个好的自我,这为他之后能弃恶从善打下了基础。现实中,有很多有缺陷的孩子,都因为父母的接纳,而内化了较好的自我,从而在长大后,有自信去面对世界的其他恶意,成就自己。电影《阿甘正传》,弱智儿阿甘,也因为母亲的无条件接纳,而成长为可爱的人。

父母陪伴的重要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李夫人陪哪吒踢毽子的场景也令人感动。李靖夫妇,由于得了一个孽子,常年要出门捉妖赎罪,很少有时间陪伴哪吒。李夫人深知孩子的孤独,难得有一天不需工作,就热情邀请哪吒踢毽子。哪吒知道父母忙,没空陪自己,自己又不能出门,早已失望,天天只能独自念无奈的诗。但是李夫人不懈的邀请他,尽管会受伤,要穿铠甲,也要陪伴。毽子没有踢完,又有任务要外出,这令她非常内疚。她对丈夫说,孩子只有两年时间了,我不想再去捉妖了,我想陪伴他,让他开心。

这一段真的是值得现代父母的深思。最近看见一个新闻,南京有个孩子因为父母忙于玩手机不搭理自己,竟离家出走了十次!在很多公共场合,我们也看见父母带着孩子出来玩,却自顾自的玩手机。孩子的幼年的时候,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这是建立感情,进行教育的重要时期。可惜很多父母因为工作忙,因为顾着自己玩,却没有做到。高质量的陪伴,是孩子心灵成长的重要条件。从与父母的互动学会与社会他人的互动,是每个孩子重要的成长过程。很多父母感慨自己孩子孤僻,不爱与人交往,人际关系不好,是否反思过自己高质量的陪伴是否足够?当一个孩子从小习惯了自己与自己玩的时候,长大了是很难与人建立关系的。

哪吒虽然常年被禁闭在家,不能拥有朋友。但他却能跟灵珠转世的敖丙真诚交往,交付真心。最后也是手下留情,并且感化了敖丙,共同逆转了命运。而那些与父母缺乏心灵沟通的孩子,很可能极端渴望同伴关系,却不知道怎么去维持关系,而在缺乏关系的时候,又容易陷入无助和失控。 父母的接纳让孩子能“被看见(有价值)”,而父母最初的陪伴则能让孩子学会建立真诚的关系。

图片发自简书App

被看见和被爱,是人类心理的两大重要需求。“我没有价值”和“我不可爱”是人类心理疾病背后两大“核心信念”。因此,父母的无条件接纳和高质量陪伴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哪吒虽处于险恶的社会环境中,却没有变成不折手段以求得认同的申公豹,“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只是不自信的人必然的命运,而哪吒因为有了这样的父母,终究有机会搬动偏见,获得看见和爱。

李靖说:“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其实,从心理成长的规律上看:你是谁,主要是父母说了算。哪吒说:“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这是爹教我的道理。”确实,如果有这样的爹,长大了,你是谁,就是你自己说了算。这就是自信。而只有自信,是一个人逆转自己命运的力量。所谓寒门难出贵子,除了父母经济条件不足之外,还往往由于寒门父母缺乏良好养育的意识或能力,而那些不多的寒门贵子,很可能都有幸拥有电影中哪吒这样的父母。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改变命运的力量,来自父母的“善待”——以心理学视角看《哪吒之魔童降世》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