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银河补习班》:父与子

银河补习班

暑期上映的银河补习班在网上引起了一番有关教育的争论。这部现实题材的电影既带来了反思,掌声,肯定,也带来了不少的疑问与谴责。有人说这是一部“没有现实操作性的鸡汤”,有人却认为这无情地暴露了现代教育的弊端,例如:父母总是喜欢骂孩子笨,老师一昧追求学校的升学率,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帜给孩子布置很多的作业等等。路演时的邓超,俞白眉等人被群众围观,有一位母亲感同身受,说自己一直以来就喜欢骂孩子。不得不说,在某种程度上,这部影片给了现代社会的一些父母和孩子启发和反思。就像俞白眉导演在影评节目上说的,“总会有人改变吧。”一部影片没有那么伟大,它改变不了社会本质,但它却可以扭转一些扭曲的家庭教育观。

影片中马飞是著名的桥梁设计师马皓文的儿子,马皓文有一时也是风光无限,不仅亲自设计桥梁受到周围人的称赞,还是亚运会的火炬手,然而因为一次桥梁倒塌事故,他替单位背黑锅坐了牢,整整七年时间不在儿子身边。而马飞却在那七年被送到了一个全寄宿学校,他成绩门门挂科,爱看武侠小说,叛逆,固执,倔强,然而从一开始我就看到了这样一个从小就被老师骂“笨”的孩子实际上只是因为在一种缺爱,缺信心的环境下迷失了自己。另一方面,父亲的“背锅”行为导致他被同龄孩子欺负,被邻居们看不起,打击,他也因此更加自卑。有的人可以在自卑的旋涡下拨开云浪重见天日,就像马云,刘媛媛,然而有的人却会一辈子把自己锁在一个坚不可摧的牢笼里,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然而若是年纪尚小,一个大浪便会冲走一个人的信念,简单来说,就是兴趣。他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可他真的不愿意与周围人对抗,往返来回,他没有感受到任何胜利的愉悦,那么他只会剩下失落和疲惫。资深的教导主任说他:“煤球再怎么洗,也变不成钻石。”

那么此刻,作为失责的父亲的马皓文出场了。

对这样的父亲,我的印象大体是一个喜欢煲“心灵鸡汤”的人。首先是他冒出的一堆看似很有哲理的话:“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连箭靶子都找不到在哪,你每天拉弓有什么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桥,修好这座桥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这些话没错,而且符合主题,但是电影中对于这类台词没有把控到位,过多的心灵鸡汤一旦泛滥就失去了它原有的真正价值。特别是这类台词之间的转换不够自然,马皓文对峙儿子的班主任小高老师,教导主任闫主任,还有一堆的视察领导时咕噜噜说了太多的话,每一句开口几乎都可以单独拿出来做摘抄用用。像是导演有一堆要说的话全都堆在这一部影片里,一个人的嘴里,令作为观众的我极不适应。当然,这也是我认为此片中最大的问题。作为一部电影,马皓文是一切的主导人物,他第一次学着当爸爸,特别喜欢讲大道理,有一种“我说的都是对的,你们就应该相信”的微妙感觉,然而事实是,真的他每一次讲“话”都成功了,不仅收获了小高老师的认可与芳心,还扭转儿子被开除的糟糕局面。我不否认他的话里也有金句,但是这是否不够符合现实,银河补习班作为一部与现实扯上关系的电影却在关键上脱了节。你说,要是吉他崩弦了,还能继续弹奏美妙的音乐吗?更别说这部片里渲染的马皓文的教育方式过于浮夸。

现在抛开现实,我要肯定的是马皓文出狱后选择与儿子住在一起时的鼓励陪伴。他早起做早餐,赚钱给儿子买电脑,敢于放手给儿子自由的空间,跑到草地上教儿子感受自然学会写作,甚至在考试前几个星期陪儿子去看航展。这完全是对当代“丧偶式”教育的一个赤裸裸的打脸,然而的确响亮,值得鼓掌。他错过了七年,却学会用剩下的所有光阴去陪伴儿子,不错过他生命的成长。还记得麦家在《朗读者》里读的一封信。他说,儿子在青春期里不愿跟自己说话,永远关着房门,一直持续着几年。我无法想象一个父亲有一个几年时间都不跟自己说一句话的儿子是什么状态,他难道不会很生气不会骂人吗?但作为父亲的麦家先生却始终没有放弃,始终陪伴着他。最后也守得了“云开月出”之日。电影里的马皓文完全是儿子马飞的“忠实粉丝”,不仅肯定儿子从倒数第一上升到倒数第五的成绩,而且完全地支持儿子的梦想。这让我明白为什么兴趣要从小培养起,只有正确的兴趣才会支撑起远大的健全的梦想。不是所有的兴趣都会成为未来的一部分,但那一定是生命的一部分。因为热爱,所以值得花时间去付出。所以,为什么顶着妈妈爸爸们头衔的人要去阻止底下孩子的梦想,那孩子从小开始没能得到正确的大家所希望的那样的兴趣引导,渐渐有了雏形时却在自身的圈子里有了自己的兴趣时,该怪谁呢?

马飞因为父亲的一个飞机模型而产生热爱,最后凭借个人努力与父亲的支持,勇敢并成功地走上航天之路。倘若按照马飞母亲那样只知道一昧地辱骂孩子不知进取,马飞悠悠荡荡,更不知道以后会走到哪一步。也许会更自卑,也许会更无能,也许他本该有的潜能却要忍受一辈子的孤寂最后消失。但这一切都会很可怕,很糟糕。

“我的儿子是天才,从小就是。”这句简单的话,又不是告白,为什么人们都不敢说不会说呢?相信一个人,很难,但这个人是儿子的话,就不一样了。

在观影中,我为一个细节而感动。那是马皓文为了保护儿子被痞子打得脸上“出花”,马飞回家一见此状,哭着说:“太难了,爸爸,我还是回家卖烧饼吧,太难了。” 马飞说这样的话是因为小高老师为了维护自己被取消班主任的评选还有爸爸的受伤。他太难过了,他没想到因为自己会伤害这些身边的人。所以,太难了,他觉得自己做不到他们心目中那个“天才”。太难了,这句话引起了我些许共鸣。学习的沉浮跌宕似乎就常常这么,你说它过去了好像就过去了。但是这其中最人无法忘记的,永远都是那些挫败。我也常想说:“太难了,这一切都太难了。我做不到,”然后,“我该怎么办?”我茫然,烦躁,然后想着放弃。循环曲折,宛如我的人生绕起了圈子,一下又一下,一圈又一圈,要走多久,才会跳出这个圈子。没有人愿意生活在那样“平静而又绝望的湖水下”,我们有温度的胸膛下藏着一颗跳动的火热的心啊!《外婆的道歉信》里的外婆对爱莎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都会好起来的。”时间在人生的方格子里快速穿梭,黑暗与光明交替,就如悲伤与喜悦,我们亲自画下的图案,要是糟糕,那就扔了,那毕竟只是过去。我们只要重新拿起一张纸,再画一遍,以后的千千万万个日子里,都可以是明媚的。我的绕圈的人生,等着时间里以后的我来解开。

在银河补习班里,我也被两个场面所震撼。一个是遭遇洪水的马飞在爸爸的激励引导下自制小筏获取生存,一个是长大后的马飞登陆太空为了修补飞船上零件时的失重险遇缺氧死亡。很巧的是,这两个场面惊心动魄却全源于马皓文的一句话:“动动你的脑筋,要多想想。”不得不说,这种金句在关键时刻也挺有用的。

电影会给人一些不一样的体会,会使人更加深刻地感悟人生。在这部《银河补习班》中,我看到了一对非常非常和睦有爱的父子。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银河补习班》:父与子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