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
战争下的凡人正经历着无笑无泪的生活
1.
“我要控告我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
《何以为家》这部电影反映了四个问题:1,战争让人们流离失所。2,在温饱都难以维系的情况下,说谎作假伪装不过是一种生存手段。3,在恶劣条件下,人内心最真切的渴望,往往是最基本最简单的。4,并非所有子女都亏欠父母的,生而不育不如不生。
如果问整部片最大的泪点在哪里,那绝对是片尾小男孩那牵强又灿然的笑容,真的,苦难者的笑容太纯净了,不掺杂任何欲望和期待,显得格外感人和心疼,那一刻,我落泪了,真的太苦太苦了。整部电影中,很难看到小男孩的笑容和眼泪,生活已经是这个鬼样子,笑和泪并不能改变什么,并没有什么值得开心期盼或者伤心难过的事情,因为早就已经麻木了。
2.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在那些生在战争国家为了逃难的百姓在其他国家避难面临的一系列生存问题。在观影中,总是被一种无力感压迫感牢牢掐紧,内心像是有一头癫狂的小兽要破笼而出,可即便破笼而出,却发现外面的世界依然如此,肮脏、混乱,到处是压迫。所有的反抗不过是徒劳,所有的挣扎也不是解药。
人们追寻的,只是苟且,像是蝼蚁,过一日算一日。反观现实,觉得平素那些欲求不满,那些生活挫折,不过了了,不值一提,很多都是吃饱了没事做的瞎想瞎要瞎计较。
电影里有恶人吗?没有。我想不到谁有特别大的恶,小男孩的父母最大的错,就在于盲目寄托,总以为下一代或许能给自己带来好的生活,却没有想过自己什么都给不了子女,带给子女的只有苦难。但是他们恶吗?不算,只能算个不合格的父母亲。
3.
小男孩看上去的年龄要比实际年龄小很多,长期的劳苦加上营养不良,让他瘦骨嶙峋。为了生存,他没有机会看动画片,也没有机会去上学,他每天要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要做各种各样的苦力活。小男孩最难得可贵的地方在于能分善恶,即便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依然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对待弟弟妹妹,内心还能留有一份柔情和温存。
里面还有好几个人物挺欣赏的,一个是律师,作为一个未婚妈妈,她的存在大概满足了男孩对所有母爱的期待。这个律师也是一个难民,没有身份证明,不得不作假身份,以此来谋求工作来养活自己的孩子,无论生活再苦再难,她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孩子。因没有身份证被抓捕关押后,她在厕所边挤奶边哭,这种心酸无奈大概也只有做过母亲的才会懂。
另外一个人物是卖花环的小女孩,同样是小小年纪,都活成了小人精。知道生意应该怎么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同样也是无喜无悲的一张脸,将内心最深的渴望也埋在了最深的角落。未来是一条充满荆棘和浓雾的暗黑小道,我不知道尽头有没有光,我觉得应该有光,所以要向前走,我不痛也不迷茫,我就想一直走到有光的地方。
4.
小女孩说的一句话最触动我的内心,她低着头,像是喃喃自语:“到了那边我会拥有自己的房子,别人来找我需要敲门,我想开门就开门,不想开门就不开门。”
这样的愿望多么简单而纯粹,不过是想要自己的一方天地,寻求一丝安稳和庇佑。
越是苦难的人,大概就越明白什么最珍贵,在难民救助的地方,人家问他想要什么,小男孩想了想:“想要一些面包和牛奶。”
都是生存所需,生活所迫啊。就像是在沙漠之中行走的人,你给他再多的金子,也于事无补,只是一种负担而已。
5.
整个电影争议很大的便是小男孩的父母,因为没有身份证明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父亲终日酗酒度日,母亲将希望寄托于神明,简而言之,就是贫穷的典型代表。对待孩子,他们总是说:“我以为我有了很多孩子,今后能过的好一些。”总是希望孩子能给他们带来好的生活,就好比因为要涨房租还收了人家几只鸡,就把自己11岁的女儿嫁了过去,不问生死。
小男孩在法庭上说:“我希望那些没有能力养孩子的父母不要再生小孩。”
然后对自己母亲说:“你肚子里的小孩,会和我一样。”没说出口的话,大概便是:“苦难,麻木,失去所有快乐和眼泪,终日迫于生活,没有梦想,没有希望,无能为力,郁郁终生。”
6.
命运半点不由人,如果可以选择,大概有些父母会没有孩子吧。
其实生活就如同一湖水,你永远不知道表面平静的湖底下,埋藏着怎样的深渊和泥淖,又有着怎样的波涛暗涌。
每个国每个家,大大小小,总是大同小异,不用羡慕也不要庆幸。我们只是旁观者,但是每一个故事主角,曾经都是旁观者。
感恩祖国,感恩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