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燃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竟是大悲剧:无法消除的成见大山

阿黛 || 文

昨日,《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口碑炸裂。看完影片的人都记住了一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但我记住的是另一句: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无法搬动它。

我们之所以对不信命的叛逆如此痴迷,是因为大部分的我们都被成见和宿命压垮,情感需要出口,生命需要光,所以看哪吒,就是看我们内心的自己。

纵观整部影片,处处皆有成见。

我们对动漫的成见

昨天跟朋友聊天,我说晚上要去看哪吒。朋友特别诧异地说:你去看这样的片子我还是很惊奇的。如果是我去看哪吒,那就是正常的,因为我一直都很喜欢哪吒这个人物形象:叛逆、桀骜不驯、抗争,我欣赏这种性格。你又是为什么去看哪吒这种动画电影呢?

我说,动画电影也有好电影呀,像《大圣归来》《白蛇缘起》《风语咒》都是不错的片子,无论是从故事上,还是视觉效果上,都挺适合看的。

这就是潜意识里的对动画电影的一种成见,我曾经就有。这种成见是由于我国的动画电影长期存在低幼,讨好孩子的问题,所以这种成见被一直延续,并不为人所注意。

好的导演不愿意涉足动画电影,自认为有品的观众也不会去电影院看动画电影。

直到近年来,随着个别动画电影的爆燃,让我们看到了国漫电影的迅速发展,于是观众对国漫电影的成见越来越显现。

刘阔导演在《风语咒》大卖后,面对媒体采访时就曾说:

“国产动画票房普遍低迷,品类普遍低幼的原因就在于‘国人的偏见’—认为动画片只是小孩子的玩意”。

无独有偶,《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谈及创作片中哪吒形象的初衷时表示:

“一开始我是想做一个打破偏见,扭转命运的主题,我筛选了中国神话的角色之后,最后选择了哪吒的这个角色,哪吒具有少年英雄的形象,能够阐述我的中心思想。毕竟长期以来观众对国产动画已经形成“低幼、难看的固有思维。”但这次全行业是鼓着劲想做出一部好作品来,很多外包公司在亏本做这部片子,就是因为认同这部电影的主题:打破成见,扭转命运。”

一部影片未必会改变人们的成见,但十部影片,一百部影片呢?

我们对哪吒的成见

电影里的哪吒颠覆了我们对以往哪吒的认识,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哪吒变成了个操着北京话的小痞子,豁牙露齿,笑容邪魅,烟嗓念着打油诗,走起路来揣着裤子,吊儿郎当,猛一回头吓你一跳。那双黑眼圈,真的是点睛效果极好,附带几个豁牙,总给我一种香港老片里小僵尸的既视感。

“其实动画版哪吒的原型有100多个,最终我们选择了这个看上去有点儿”丑”的小孩儿。观众可能先开始觉得它和一般可爱的电影主角不同,但看完后或许会被他由内而外的性格所打动,消除对他外貌的偏见,这种形象选择也是最符合故事的,因为我们故事的主题就是”摆脱成见”。”

导演成功地用哪吒的外在形象给了我们一种全新认识,打破了对哪吒的成见。至少,这种脱离你期待和想象力的形象,会更愿意让我们有走近其内心的好奇感和新鲜感。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导演不仅试图打破人们对哪吒的偏见,甚至颇有野心地对其他人物同样进行了异于传统的改编。满口四川话的太乙真人、消瘦口吃的申公豹、孤独有礼的敖丙都让我们看到了导演在试图打破固有成见。

除了基本框架和部分原始设定外,《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个全新的反英雄、反主流的玄幻故事,而其最终落点又不是单纯的“离经叛道”,而是融入了孤独成长、逆天改命的元素,这恰恰是当下市场所需要的“新鲜故事”,既有年轻人喜欢的刺激,又有现代的人情味。

此影片里的哪吒,生而孤独却倔强成长。因为“魔丸”的出身,哪吒从小受到来自外界的误解与成见,被父母关在府里一个人孤独长大。看似顽劣魔童的外表下,是对朋友及他人认可的渴望。孤独成长与高燃形象的反差,使得新哪吒“不认命”的塑造更加丰满,大大加强了故事的可看性。这哪里是神话故事?这分明就是自己呀。

我们只会对别人有成见,对自己,往往看不见。

无处不在的成见

影片说,抛弃成见,做自己的英雄。但是很遗憾,成见无处不在。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

这是申公豹讲给敖丙的金句,无论是放在申公豹身上,还是敖丙身上,都极其合身。

身为元始天尊的徒弟,申公豹即便勤勉努力,却依然得不到师父的重视和肯定。因为申公豹是豹妖。申公豹自述的原因未必全面,但至少映射出了申公豹因为出身被人冷眼的现实。

同样因为出身为妖,备受成见所累的还有龙族。龙族曾为天族立下战功,打败众多妖兽,最后却因为妖族出身不被信任,永镇海底看守妖兽。正是因为成见,让龙族受到不公待遇。龙王之所以与申公豹合作,将龙蛋注入灵珠,化为敖丙,正是想要隐藏敖丙作为龙的出身,以此能够建功立业位列仙班,改变家族名为守卫实则为囚犯的处境。所以龙族将希望寄托在敖丙身上,当所有神龙将身体上最硬的龙鳞给敖丙做成万龙甲时,我们便已然能料到敖丙做出的选择。

宿命的悲剧才是最大的悲剧。而这悲剧,是因为成见。敖丙如此,申公豹如此,哪吒更是如此。

可以说,最早的成见源于元始天尊。当混元珠被元始天尊炼化为灵珠和魔丸时,成见就已存在:灵珠为善,魔丸为恶,要遭受天雷劫的毁灭。

既然混元珠为一团混沌,无善无恶,为什么又要强分善恶呢?敖丙与哪吒的存在不正是说明善恶本为一体吗?当敖丙和哪吒融合时,力量是最大的。这是因为完整,而不是因为纯粹。

神仙如此偏见,又何必强求村民慧眼识珠呢。成见源于恐惧,或者说成见源于自我保护。村民对哪吒的成见,正是因为哪吒的顽劣异常总是会给村民带来灾难。即便后来哪吒打走了海夜叉,乃至拯救了陈塘关,我始终相信村民的成见不会放下。因为哪吒对于村民来说,不可控。他们对哪吒的畏惧,大于所有的情感认知。

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就像我们以为三十岁的女人就必须要结婚,否则就是不幸福;就像我们以为男女之间只有性,没有纯洁的友谊;就像我们以为同性之爱是一种病;就像我们以为有钱的都是富二代;就像我们以为被老板重视是因为懂得谄媚;就像我们以为女性受害者是因为穿着暴露……

成见太多,我们无力消除。

就像哪吒所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谁只由我自己说了算。

我们都期望成为哪吒一样不理成见,成为自己的英雄。但是,绝大多数的我们都是被成见所左右的向往英雄的普通人。

更为可悲的是,我们一边被他人的成见所伤;一边因为成见伤害他人。

原创首发个人公号,请勿转载。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燃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竟是大悲剧:无法消除的成见大山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