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在人间]-给活着一个理由|姓社的孩子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中国每年有80万至120万名缺陷儿出生,有十万名婴幼儿被遗弃,而相应的社会救助力量远远不足以涵盖所有的弃儿。2004年出版的《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共有192个专门儿童福利机构和近600个综合福利机构中的儿童部,共收养5 .4万名孤残儿童,被遗弃儿童大部分患有先天性疾病。位于湘潭市板塘铺的这所湘潭市福利院,前身是育婴堂,后来被改造成为一家完善的社会福利机构,60多年来,前后收养“三无人员”6000多人,而被送到这里的孩子都被统一赋予一个姓——社。图为“妈妈”给社小强喂过午饭后,他就一个人坐着发呆。3岁的小强智力发育迟缓。康复室的床上,一些患先天性疾病的孩子经常无法入睡。

2012年9月30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湖南省湘潭市社会福利院,午睡起来后,5岁的社李宇趴在地上缓慢爬动,下午的太阳透过窗户投射在他的脸上。午睡后这段可以自由玩耍的时间,对于患有脑瘫的李宇来说,除了老老实实地坐在专门定做的康复椅里,便是躺在铺了橡胶的地板上,靠着双肩和肢体的配合,缓慢前进。从康复室的左边挪到右边,经常需要花20分钟以上,有时仅仅是为了够着一个小玩具,这样的移动连他自己都常常因走神而中途改变方向,变得漫无目的。

这时,护工刘妈妈一声叹息,“哎呀呀,早上才换,又拉了”,李宇抬起头,笑嘻嘻地望着她(福利院里的护工都被孩子们称为“妈妈”) 。她熟练地抱起李宇来到盥洗室,把他放在白色瓷砖平台上,脱下他的衣服,打开花洒帮他冲洗干净。

冲洗干净后,社李宇被“妈妈”用毛巾抱起来,放进婴儿椅,推回康复室。5年来,护工刘妈妈无数次地重复这样的工作,在湘潭市社会福利院里,像李宇这样的脑瘫患者有很多。

由于这一天是中秋节,早上有两拨来自学校和企业的社会人士来到福利院看望孩子们,送了许多月饼,每个孩子都领到一份。图为拿到月饼的社光明高兴地跟同伴炫耀,午睡的时候,他还把月饼放在怀里睡觉。3岁的光明生殖器发育不健全,于2009年9月1日被送到福利院。3岁的光明对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并没有自觉。许多人喜欢他是因为他天真无邪的笑容,每当接受媒体采访时,福利院都喜欢把他带到镜头前。

这天中午,福利院午饭加菜,孩子们在小餐室里高兴地围在一起。一碗饭吃完之后,可欣习惯性地把碗倒贴到脸上,用舌头仔细地舔干净,放下碗后满脸饭粒,还美滋滋地舔干净嘴,把碗放进碗盆,按照规定把椅子摆整齐,然后回到康复室。

康复室是孩子们睡觉的地方,这里并排着几十张小床,它们互相连在一起,形成一片。这些连在一起的狭小空间,躺着患有脑瘫、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盲哑聋、唐氏综合征、脑水肿、智力发育缓慢等各种疾病的孩子。

规定的午睡时间是12点到2点半,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循规蹈矩,一些小捣蛋经常在小床之间跳来跳去,打闹或者争抢。

社小雪(左)和社小天在床上玩耍。小雪是2012年2月份被派出所送到福利院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小天则刚刚做完唇腭裂矫正手术。

3岁的光明抱着刚刚失而复得的月饼,眼睛里还噙着泪水。他年小力薄,常常成为被欺负的那个。当别人都把月饼吃完,他却还舍不得吃,抱着月饼午睡,终于被调皮捣蛋的文海抢了去,于是两个人“打”了起来,康复室里顿时闹哄哄,护工妈妈赶紧过来劝架,把月饼还给光明,平息了这场“骚乱”。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孩子们还要接受一些肢体机能的基本训练,还要参加智力开发游戏,不用上课的时候可以自由玩耍。4岁的明轩善于组织,他患有脊柱弯曲,不过智力正常,甚至可以说非常聪明。午饭后,他带着小弟弟小妹妹,几个人手拉着手围成一圈,他要协调好各种行动不便的伙伴,直到大家步调一致,边唱着歌边往铁门走,兜了一圈再回来,如此简单地重复,孩子们每次都乐此不疲。明轩于2008年1月13日由湘钢医院送到福利院,当时他患有脊柱弯曲、耳廓畸形、喉软骨发育不全等病症,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后医院诊断,明轩的病经过科学治疗后基本可以痊愈。今年7月,当地一名地产商称如果找有能力医治的医院,他可以支付明轩的医疗费。

11个月大的丢丢(上)是湘潭人,智力发育迟缓。去年年底,父母因和医院的医疗纠纷无法解决,便丢下小孩在医院不管,医院随后将孩子送到福利院。

“妈妈”周阿姨在给丢丢喂奶,旁边,嫦娥在逗周阿姨玩。嫦娥,1991年9月20日被送到福利院,智力发育迟缓,现在的她已经懂得做许多事,有时还会帮忙照顾小孩和在部门间帮忙传递东西。

7岁的社小庆安静地望着镜头微笑。小庆智力发育迟缓。他在3岁时被送进福利院,在此之前他一直在街上流浪,见人就伸手要东西,喜欢缠人。

光明(右)拉着小欣在走廊里行走,这里很多孩子的游戏就是这样手拉着手漫无目的地走。

2岁的社平政是唐氏综合征患者,被捡到时身边没留下任何关于身世的信息。

3岁多的小米是这群孩子当中唯一一个身体和智力正常的,长着黑溜溜的大眼睛,白净乖巧,讨人喜欢。2012年3月18日,她被当地派出所送到福利院时,身上只有一张纸条,写着“贵州的,米陀”。据她自己说,家里有个哥哥,爸爸妈妈不喜欢女孩,所以不要她了。今年已经有好几个家庭看中她,希望能收养她。按照福利院的领养规定,收养家庭必须无子女、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同时年满30周岁才具备收养资格,目前,有一个家庭已经通过资格审核,正在办理手续。

位于湘潭市板塘铺的这所湘潭市福利院,前身是育婴堂,后来被改造成为一家完善的社会福利机构,60多年来,前后收养“三无人员”6000多人,而被送到这里的孩子都被统一赋予一个姓———社。幼儿园部的周琳容园长接替她母亲,在这里已经工作了17年,看着许多孩子进来又出去,对于他们,她有深刻的了解,“孩子们的感情非常直接,他们会观察体会别人的心思,特别敏感,一旦知道你喜欢他,他就会很热烈地要你抱,粘着你”。图为一名护工“妈妈”拉着孩子的手散步。

被称为“板凳妈妈”的许月华在喂光明吃午饭。她已经在湘潭市福利院服务37年。由于福利院的孩子基本都患有疾病,很多生活不能自理,“妈妈”们几乎包办了孩子的衣食住行。

护工妈妈准备给洗完澡的孩子穿上衣服,孩子患脑瘫,妈妈暂时把他放在地上,随后抱起来。福利院有许多生活无法自理的脑瘫患者,“妈妈”们每天都要给他们换屎尿布,并给他们洗澡换衣服。有时候,这个工作一天要重复好几次。

趁着孩子们没有闹事,刘阿姨抽时间吃了晚饭,她在这里工作5年了。

一位“妈妈”陪着孩子们在康复室内午睡。孩子多,“妈妈”少,因此“妈妈”们都是忙早忙晚,片刻不能离身。

丈夫去世后,周妈(化名)来到福利院当护工照顾着孩子们,工作从早到晚,经常没有停歇,周妈说,来这里工作的护工都有一颗慈善的心,要不怎么可能做得下去。

社会的关怀和救助是让这些孩子拥有更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为此,作为福利院院长的李翼龙经常为筹集社会救助资金伤透脑筋。经过多年努力,福利院已经跟一些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患有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马蹄脚等疾病的孩子都能得到免费救治。图为湖南湘潭,一批保险公司的职工前来探望孩子,并带来了零食。福利院经常要接待社会各界人士的探望,有些人会给孩子们送来衣服、食物等生活必需品。

图为湖南湘潭,福利院内,社会捐赠的衣物被整齐地叠放成一摞。

福利院中孩子使用的奶瓶,很多奶嘴上留下孩子撕咬的痕迹。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人之常情,对于福利院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或许还没有形成家庭的概念,无从想象正常儿童的家庭生活,但漫长的成长历程终有一天会让他们体会所有的切肤之痛。他们曾经像稻草一样被遗弃,通过社会救助力量维持着基本的生存,顽强地延续着生命。图为湖南湘潭,社小露站在门边望着外面发呆。小露生于2010年6月1日,由湘潭县白石镇的一家幼儿园送到福利院。智力发育迟缓,患有唇腭裂。两岁的小路怕生,不太爱跟孩子们玩,被多人围观时经常出现恐慌的症状。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在人间]-给活着一个理由|姓社的孩子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