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我们抵制这个,抵制那个,暴露的是对自己文化的无知和不自信

作者: 水寒说语文 原标题:我们抵制这个,我们抵制那个

近些年来,每到一些特定的时间节点,或者每有一些特别的事情发生时,总会有各种号召吃瓜群众行动起来‌‌“抵制××‌‌”的声音出现。

这些抵制的声音,常常要打着的一个旗号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不但打着这样的旗号,而且偷换概念,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抵制外来的或者现代的××等同起来。

姑且不去评述外来的或者现代的××如何,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就很自然地知道这样一些抵制的声音,在本质上是并不是弘扬而是在背叛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第十三》

‌‌“和‌‌”与‌‌“同‌‌”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对概念。这对概念不是孔子提出的,从文化史的研究来看,这对概念最早提出者是西周末年的王朝太史伯阳父(亦称史伯)。在《国语·郑语》中有这样的记载。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史伯

这句话的意思是‌‌“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

后来,齐国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晏婴对史伯的这个思想做了继承和发展。在《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有这样的记载。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

‌‌“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这几段话看起来有一点复杂,但实际上却很生动很形象,晏婴用做饭和奏乐对‌‌“和‌‌”与‌‌“同‌‌”做了一个阐释。

只有多种食物和谐搭配,才会有美味的菜肴,如果用清水来增加清水的味道,谁能喝得下去呢?只有多种声音和谐搭配,才会有美妙的音乐,如果只有单一的一种音调,谁能听得下去呢?

史伯和晏婴主要是从政治角度来谈‌‌“和‌‌”与‌‌“同‌‌”。孔子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偏重于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谈‌‌“和‌‌”与‌‌“同‌‌”。

君子崇尚‌‌“和而不同‌‌”,是在矛盾中求统一,矛盾中求和谐,有自己的主张和判断,但又绝不党同伐异,唯我独尊;而小人在行动上则是‌‌“同而不和‌‌”,是追求绝对的统一,盲目附和,人云亦云,听不进去其他的观点和声音。

这样的尚‌‌“和‌‌”去‌‌“同‌‌”的思想,在《中庸》中的表述是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这是一个宇宙大自然的法则,是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的体现。

历史的发展证明,中华文明正是在吸收各种优秀文化,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钱钟书先生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些学贯中西的大家学者的论述,与我们历史上的文化传统一以贯之,是继承,也是发展。

我们今天要做的依然是继承和发展这一传统,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境界,要和而不同。如果只是一味地封闭自己,坐井观天,这也抵制,那也抵制,到头来抵制的是什么呢?

我们抵制的是和世界文明的接轨,暴露的是对自己文化的无知和不自信。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我们抵制这个,抵制那个,暴露的是对自己文化的无知和不自信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