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狗十三,分类应该是「少女恐怖片」

来源: 我要WhatYouNeed 作者: 林木木

赵薇的《致青春》上映时,我们都以为那是国产青春片的起点,以后会越来越好。没想到那是国产青春片的巅峰,后来越拍越烂。

好在今年,我们有了一部《狗十三》。

它除了早恋还有家庭,有学校,有社会,对少女形象的塑造上,终于不再是单一的梦幻美少女了,终于不再是脚步轻盈、囿于情爱。

而是一个戴牙套的,枯瘦的,单薄的,愤怒的,长着獠牙会撕咬的少女。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少女。

但没想到看下去之后,我越发觉得,这其实是一部恐怖片。

以下内容全文剧透

介意请迅速离开

一、

很多父亲就是这样把孩子当一个没有自我,

没有尊严的玩意儿

《狗十三》的故事,是从爸爸逼迫女儿李玩更换兴趣小组开始的。

一个典型的中国父亲,不知道女儿喜欢什么,不知道女儿老师姓什么,也不试图和她进行沟通,只是烦躁地推开她,更改她的选择。

然后在女儿生气跑开的时候,讨好地递过去了一把现金。

看到那叠钱时,我在电影院冷笑出声。

刻薄一点说,这种哄女儿的方式和买春有什么区别呢?

但现实里,很多父亲就是这样把孩子当一个没有自我,没有尊严的玩意儿。

他们只会像李玩的爸爸一样抱怨‌‌“还哄不好了。‌‌”却从来不会想,那些钱可以哄好的人,是因为她们只在乎你的钱。

而你的女儿,她在意的是被尊重啊。

所以我说,《狗十三》里的李玩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少女。她不再是父亲的附庸,不是家庭的玩具,她是有自我价值的。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她的自我价值却一再被忽略。

电影里,一只蝙蝠飞进了教室,骚乱过后,英语老师打死了它。一只狗咬了弟弟,继母大吼着,让父亲把狗送到狗肉店里。

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我猜测,李玩其实早就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从小到大,我们都极度缺乏生命教育。我们无法学会尊重任何生命的价值,狗的,蝙蝠的,甚至人的。

我们都意识不到自己作为独立生命的意义,更不用说尊重其他生命了。

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螺丝钉,把维系某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当做毕生使命。

可我们明明不是啊。

二、

少女不是在时间的洗练下成长的,

而是以爸妈不知道的方式长大了

电影里,看到父亲送给李玩一条狗的时候,我是很惊喜的。

因为13 岁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少女,需要的真的不是钱,正是那么一点儿的安慰和陪伴。

少女还需要什么?

在从小女孩到女人这个过程里,我认为,需要的是建立身体和精神上的自信。

所以堂姐这个角色出现了,她分享了自己的恋情给李玩。分享了旱冰场上的吻,分享了内衣;高放也出现了,他带李玩滑冰,喝酒,说他爱上了李玩。

没有这些,少女是无法成长的。

而这些,是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给不了的。

所有人都以为少女在时间的洗练下就成为了女人,不是的,她们是以一些爸妈不知道的方式成长了。

可惜,传统的家庭氛围和紧张的亲子关系,从来没有让两代人正确地就这些问题认真沟通过。

电影里,李玩问姐姐,她爱高放吗?

姐姐说,爱这个词儿太老土了,只能说喜欢。但喜欢不喜欢自己也不确定,只是觉得,自己总得喜欢点儿什么吧?

这一段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我想,大概是因为我们都没能从家庭里得到平稳的过渡,从小遭遇的便是两代人的无法沟通,是暴打和欺侮,于是焦急膨胀的身体只好从其他地方寻求营养。

于是,会觉得‌‌“总得喜欢点什么吧。‌‌”

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三、

他们没有试图解决问题,

只是希望家庭相安无事

狗的出现,的确让李玩感受到了安慰。

虽然一开始她十分拒绝这条狗。但第二天她放学回来,狗迎上来热情地舔她的裤脚,她的态度就扭转了。

因为,她很久没有被家庭中的某个成员这样热情地迎接过了。

你能理解一个13 岁父母离异少女的孤独吗?一具稚嫩的躯体,努力地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现实的压抑。

所以,李玩才会在兴趣爱好小组被更改后痛哭,在狗走失后痛哭。所以她渴望去天文展览,但其实不仅仅是渴望一次展览,她只是在努力打开自己那间小小闺房的门,渴望自己的世界拥有更广阔的空间,装下更多东西。

少女是这样的,她们最难被讨好,父亲递过来的一叠钞票不行。

但少女也最容易被讨好,一条狗就够了。

本来这条狗或许会化解李玩和父亲的隔阂,但意外出现了,狗被爷爷弄丢了。

和隐瞒弟弟的出生一样,对于丢狗这件事,全家人再次选择了隐瞒。

面对李玩的质问,父亲道貌岸然地说了无数遍‌‌“你是个大人‌‌”后,才道出了狗走失的事实。

大人根本没有试图解决问题,只是希望家庭相安无事。

每个人扮演好自己的螺丝钉角色,不要出现任何意外,出了意外也当无事发生过。

四、

对与错不重要,

这可能就是成长最恐怖的部分

狗走失后,李玩的继母出了个主意,买了一条很像的狗来做替代。

李玩不承认,找狗无果之后约了高放喝酒,并且在父亲面前举起了酒瓶。

毫无意外地,父亲打了她,她举着鲜血淋漓的双手,在父亲的逼迫下给爷爷奶奶道了歉,并且承认了狗就是丢的那条。

再一次,对与错不重要,重要的是家庭这个系统能否按照父慈子孝的剧本正常运转。

小孩其实都明白,说什么做什么可以避免挨打,但小孩始终不愿意。这其实是大人和小孩价值选择的问题。

大人觉得表面和气最重要,而小孩想要看看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

大人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我们在乎,在乎真相,在乎被爱,天真地相信能和大人们真正达成和解,互相尊重。

我们当然可以不去天文展览,可以承认第二只狗就是原来的那一只。那些都只是一个简单的表态,真的不难的。

我们只是心理上无法接受而已。

五、

我们都是像李玩一样,

最终平静而自然地微微一笑,

咽下了那盘狗肉

电影有个很动人的细节,是李玩不能喝牛奶,这个细节很有意思。

作为‌‌“营养‌‌”的代表,牛奶是大人眼里健康成长的标志,但李玩一喝就会吐。而十几年来,他爸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李玩在家里受伤后,面对高放一口一口努力咽下牛奶的过程,让我觉得她全身都在战栗,每一口牛奶都是在杀死自己。

习惯被虐待的人会开始自虐。

从她喝牛奶开始,我们就知道她最后会吃掉那盘狗肉。

没有任何人可以杀死哪吒,哪吒只能是自杀,如同没有任何人可以驯服一个少女,除非少女本身不在乎了,服从了,妥协了。

影片最后,导演把李玩吃狗肉的镜头处理得平静而自然,没有故事高潮时少女满脸的怨怒,愤恨,眼泪。

我们都是像李玩一样,最终平静而自然地微微一笑,咽下了那盘狗肉。

吃掉了一个自己。

我总觉得,真正的年轻人都应该是反叛的,反叛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建立世界观的过程。我们在反叛的结果里找到和世界相处的方式。

我们和大人没有深仇大恨,犯不上你死我活。

可是大人不这么觉得,他们指责我们‌‌“不懂事‌‌”,是在挑战他们的世界。于是,把我们拽进他们的世界,杀死那个我们身体里的异见者,一切矛盾就解决了。

我以前总质问大人们:‌‌“你们是不是没有年轻过?‌‌”

长大后我不问了,因为我发现有的人真的没有年轻过。

他们兴奋甚至迫不及待地接受了父辈的那一套,兴致勃勃地融入他们的世界,成为权威一员,不会挨打,倍受宠爱。

我很喜欢一位摄影师描述少女的文字:

‌‌“9 岁到15 岁是重要的转折期,女孩即将成为女人,

她们开始意识到在周遭世界中扮演角色,

她们的身体变得陌生而可疑,在荷尔蒙和身份重建的双重动荡下,

她们喜怒无常,歇斯底里,

她们发现外貌是别人关注自己的重点,

她们渴望被爱慕,时而又厌倦,

她们被教导要温顺娇弱,

她们的神经变得脆弱,时而沉湎于幻想,

她们的命运开始充满魔力……‌‌”

我已经记不太清少女李玩的遭遇我是否经历过,但我愈加清楚地意识到我的青春确实结束了。

我的少女时代也有过和她类似的愤怒和怨恨,我也曾勇猛地举着金箍棒向前冲过去,但和妖魔鬼怪打起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武器其实是塑料的。

我只好学会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虚与委蛇,假意逢迎。

最后的底线只不过是,我接受它的无奈,但也铭记它的恶心。

我会在桌子上咽下一片狗肉,但回家后趴在马桶上抠嗓子。

现实世界里没有抗争成功的少女,我们都是重生的那个哪吒,不是原来的那个哪吒。

也别苛责彼此了,世界迟早会握在我们手里。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狗十三,分类应该是「少女恐怖片」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