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花呗,正在摧毁中国年轻人的生活

04

通过消费符号建立身份认同注定是一场悲剧

2017年,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的报告指出:

中国消费者购物过剩现象突出,通过社交网络和电商平台,建立的“社交购物模式”,是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

82%的受访者表示,看到别人穿好看的衣服也想买一件,72%的受访者表示,看到社交网络上的穿搭文,会引发购买的欲望。

49%的受访者表示,会因为偶像代言产品,而冲动购买一些不需要或不合适的东西,这一比例明显高于香港、台湾、德国、意大利。

通过消费符号建立身份认同,注定是一场悲剧。

130年前,马蒂尔德没有因一件400法郎的裙袍,一条“三万六千法郎”的项链,进入到梦寐以求的上流社会。

她的艳压群芳,她的惊鸿一瞥,早已被众人遗忘,只有马蒂尔德自己,在余生的艰辛中,无数次回想起那个无限荣耀舞会。

同样,《东京女子图鉴》中的小白领绫,没能因一件分期付款的高价晚装,挽回富二代男友,对方毫不在意的离她而去,迎娶门当户的傻白甜。

前段子,盈科深圳律所女律师张小姐的微信截图流出,卡地亚的手表、巴宝莉的西服、巴黎新买的包包……犹如三次元版的《小时代》。

紧接着,张小姐被扒出在二手网站上买卖衣物,还被停过信用卡。

一名好不容易通过函授,考上律师的姑娘,如今成了全网的笑料。

双十一后,小区门口满地的包装垃圾,快递员川流不息。

据新华社在2017年,对44个城镇、近1万名消费者展开的调查,约八成的受访者认为:

在未来五年内,家庭收入将出现明显增长,中国消费者的信心,达到近10年来的新高。

与之相反的是,在欧美,一次次的经济危机、泡沫崩溃,一次次的消费主义反思,令人们的消费观趋于保守。

在一项针对美国年轻人的调查中,60%的受访者,没有单件价格超过2000美元的产品,超过一半的人,在电子产品上的花费,没有超过500美元。

尽管学生信贷,是美国消费信贷中体量最大的品类,但其主要方向是协助完成学业,而非物质消费。

尤其是出生在1980年后的千禧一代,对债务非常敏感、谨慎,不再像父辈那样依赖信用卡。

去年,蚂蚁花呗在发布了一项年轻人消费报告后,洋洋得意的宣称:90后们虽然热爱买买买,但剁手时并不任性, 99%的人都能够按时还款,还是挺靠谱的。

这种“靠谱”的代价是什么呢?

花一万五,还掉五万。花五万,还掉九万。花呗、借呗、网贷平台挖了一堆太深的坑。

两年后,当你面对苦心维持的资金链,终于断裂时,你将回想起朋友对你说,“有个平台叫花呗”,那个遥远的下午。

在《火车》的原文中,宫部美雪说:

“金钱的桎梏,甚至能套住街道的足踝,遑论是人的,其套牢的程度会更加严重。

被套住的人,愿意就这样干枯至死呢,还是肯努力挥舞意志的刀刃,斩断足踝逃脱而去?”

在与外国人接触时,我讶异于他们毫不尴尬、脱口而出的:“I can’t afford it”。

“I can’t afford每周三次外出用餐”,“I can’t afford每年两次出国旅行”,“I can’t afford两百美元的大衣”……

“I can’t afford it”,在英文世界从来不是一句羞于启齿的话。

绕开消费主义的泥沼与桎梏的办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理直气壮地大喊一声:老子买不起!

1 2 3 4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花呗,正在摧毁中国年轻人的生活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