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邓小平下放江西劳动,在1973年恢复工作回到北京,他托人买了一套金庸小说,他是金庸的忠实读者。
而查先生在香港,在“核裤之争”之后,一直通过各种途径表示,最欣赏邓先生,希望见到邓先生。
1981年,金庸访问北京,提出想见见邓小平。
正好,邓小平也想向向外界传递新的对台工作方针。
于是他们一拍即合,金庸成了第一个邓小平会见的香港人。
会谈中,邓小平主动谈起金庸父亲当年因为在“镇反”中被杀之事,说:
“团结起来向前看。”金庸点点头:“人入黄泉不能复生,算了吧!”
电视台在当晚的新闻节目中播放了邓小平和金庸两人会谈的消息,港澳及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都纷纷报道这件事,轰动一时。
当年9月,《明报月刊》同时发表金庸和邓小平谈话的记录及《中国之旅:查良镛先生访问记》,出版三天就全部卖完,赶紧加印,一时洛阳纸贵。
作为一个自媒体人,金庸站在了世界的中心,此次会见以后,金庸的小说在大陆解禁。
查先生和邓先生会谈过后,廖承志设宴款待查先生,意味深长地说:
“查先生的社评写得不错,时常有一些独特的见解,不过有些观点,我们并不认同。”
旧事重提,查先生赶紧说,是的,大家的看法并不尽然相同。
宾主尽欢,这梁子就算揭过了。
查先生到底为人圆润,后来聂卫平到广州,查先生托人找到这位比他小几十岁的棋圣,坚持要拜师。
10
李敖的一生功业,来自于批判两蒋,但批判两蒋也彻底断了他经天纬地的念头。
两蒋死后,他失去了敌人,只能四处寻找敌人。
明星、政客,他讨厌这些低等的对手,但在台湾这个孤岛上,他只能找到这些低等的对手,只能博取一些他不需要的流量,他耐不住寂寞。
金庸的梦想,是成为纵横列国,纵横捭阖的外交家。
可惜阴差阳错,只能靠武侠小说撑起报纸流量,在香港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做一个商人,在耄耋之年还要奔走大陆香港两地。
当他们梦想破灭之后,唯一能计较的就是身后名了。
不理解这一点,你就不能理解李敖为什么要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来大陆演讲。
你也同样不能理解,金庸为什么要一遍遍修改他的小说,为什么以86岁高龄还要读剑桥大学的哲学博士。
到底意难平,生前志不能遂愿,死后的冷猪头总要有的。
他们的失落,是时代的错误。
日寇踏破白山黑水,李敖由哈尔滨而北京辗转台湾。
日寇同样炸毁了袁花新伟查家花园,金庸由杭州而重庆而香港。
他们的理想依然都是上一代文人的理想。
尽管他们依然被叫做大师,但他们实际上都不是大师。
如果时代没有变,也许他们都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历史学者,但时代已经放不下一个安静的书桌。
大师做不了了,一辈子也做不了了,不如就来点流量吧。
怎么说呢,用他们的同龄人的话说,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个人奋斗,要看考虑历史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