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国家”如何变为“党国”,教科书从晚清到民国的演变

撰文:毕苑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1

现代教育诞生之前,多数蒙童的开蒙读物是《三字经》等读本。在《三字经》中有“黄道”、“赤道”和“我中华”等概念,模糊且不准确。由于全国性的现代教育制度尚未建立,教育方式多种多样,多有不以《三字经》为开蒙教本者。如萧公权,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幼年的萧公权随大伯父入川,他的塾师是一位本地的老秀才罗老师。他们商定不用“三字经”、“百家姓”一类初学课本,而用“史鉴节要”、“地球韵言”、“声律启蒙”和“千家诗”等书。“史鉴节要”给小学生一点中国历史知识,萧公权记得开头几句是:“盘古首出,天地初分。三皇继之,物有群伦……”“地球韵言”则是仿“三字经”体裁介绍世界地理常识:“今天下,五大洲。东与西,两半球。亚细亚,欧罗巴,奥大利,阿非加,美利驾,分南北,穿地心,对中国” ,已经是相对准确的地理划分了。

清末是旧式蒙书和已经萌芽的现代教本并存的时期。早期现代教科书对于“国”的认识差别较大。

有“中国人自编近代教科书之始” 之称的南洋公学外院1897年编成《蒙学课本》,已经讲到“国”之概念:

“凡无教化之国谓之蛮夷戎狄。我国古时所见他国之民,其教化皆不如我国,因名之曰蛮夷戎狄。后人不知此意,见他国人不问其教化如何,皆以蛮夷戎狄呼之,几若中国外无一非蛮夷戎狄也,不亦误乎?”

这里以“文化”论国家,是传统儒家以华夏中国别夷狄观念的体现。

还有使用较为广泛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是澄衷蒙学堂专用的讲字教本,在形式摆脱了传统教本的韵言性,并传达了相当多的新知,但它在现代政治观念方面仍然比较保守。在课程表中,规定有讲“时务”的科目,“先取近今颁发 上谕恭读一过,敬谨发明 圣意之所在,次及各省所办政务,次及中外交涉各事。总须讲明忠爱之义,一切平权、自由等说概不羼入” 。对于“国”的解释,基本没有现代国家观念,认为“大曰邦,小曰国” ,是传统的邦国观。

20世纪初时人认识到新教育与爱国之间的关系:“个人与国家有绝大之关系。国之兴亡不决于政府而决于社会;不决于社会而决于家庭。使一国之中,人人有爱国心,而具普通之知识,则兴也勃焉” 。“在寻常小学校,当皆以孝悌、友爱、仁慈、信实、礼敬、义勇、恭俭等实践之方法,养成其爱国之心” 。其时民间编纂教科书日益兴盛。其中所反映的国家观念已经不同于前近代时期的“教化”观、“邦国”观,而是增加了很多具有现代政治学性质的国家学说。

比如修身科。1903年李嘉榖编著《蒙学修身教科书》是“壬寅—癸卯”学制确立后的第一部修身教本。它的“处世”章包括了有关守法、纳税、财产、政治和爱国等内容。相关论述如:

“立国之本,在于法律。立宪之国,法律为国民所共认。”

“纳税者皆有监督用此税项之权。”

“我于公财产无取用之权,我于私财产有支付之权。”

“天下无无政治之国家……同一政治,必民之多数以为可者,方著为令。”

课文提到了立宪、纳税、私有财产等观念,已明显属于近代政治观念,是对国家和社会的新认识。

陆费逵在晚清也曾编有《修身讲义》,在清廷尚未覆亡的1910年,课文中就谈到“君主国体”和“民主国体”的区别,以及“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并立的“立宪政体”与“专制政体”之别 ,显示出他对于国家体制的超人见识。

国家制度学理等内容,在晚清新政时期的法政教育热潮中已经被引介到中国。1902、1903年的《大陆》报上已有关于“国家”三要素的定义,比如“国家云者,以一定之土地人民为基础,而唯一之统治权之主体之团体也。故国家以土地、人民、统治权三者,为成立之要素。” 再如“夫国家者,从国家学上而言,则有一定之领土与住民,而其住民相集合以成团体,则有主权,以保护此团体之自由,而维持其秩序也。即邦土、住民及主权之三要素具备而始成国家。” 而笔者所见第一部中国人自己编纂的近代政治学教科书——上海作新社1902年出版的杨廷栋所著《政治学教科书》,其中对于现代国家观念的阐释又有较大推进。著作先论“政治学及学派”,逐次论及国家、法律、权利自由、政体、国宪、主权、三权说,还有欧美各国政治。关于“国家”的定义,作者认为有“理想之国家”和“实想之国家”之别,前者着眼于“他日之大同世界”,后者即是“今日之民族国家”。政治学中论述的是后者。该著认为国家的性质表现在五个方面:人民,土地,全体之结合,有治人者和治于人者之区别,以及国家是有官体(即有机体) 。这部教本也出版于“壬寅-癸卯”学制诞生之前,介绍的是较为成熟的政治知识和国家学说,殊为难得,也显示出作者的先见性。就连1910年学部第一次编纂高等小学用《国文教科书》也认可了“国家三要”的表述:“西儒之论曰:有民人、有领土、有主权,三者完备而始成为国家,是为国家三要。”

由此可见,晚清时期“中国”概念逐渐由华夏文化观转变为现代政治学意义上的“国家三要素”观念。

一方面由于新式教育体系尚未正式建立,所以形成一种转折时期的“众声喧哗”。同时清政府学部试图监管全国教育,制定“国定制”教科书,对教科书施行审定制,和民间教科书争夺市场。所以在知识体系上,学部所编教科书一方面要有新知,另一方面要强调帝王的尊严。学部上奏清廷通过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首重“忠君”。学部在其编纂发行的教科书中指出,“一国之人,当同心协力,以助其君上共保主权,勿使为他人干预也。” 所以学部对学童的教育并不在培养近代国民,而是“其心孜孜焉日求有益於国,而不私其家”的人民 ,最终使“通国之民,皆具忠君爱国之诚心” 。学部教科书极力强调忠君与爱国的统一性:“儒者之言曰:忠君爱国,未有不忠于君而可为爱国者也。”

相比学部直接强调“忠君”观念,在民间所编教科书中,笔者未发现直接颂圣的课文。如前所述,民教教科书在告别皇权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事实上学部教科书在市场上的竞争也处于劣势,在慌不择路的情况下,学部时有抄袭民间教科书的情况发生,而且编写质量和观念上都谈不上优良,以至于清末商务印书馆的教科书独占鳌头。随着清廷倒台,学部所追求的所谓“国定教科书”就无从说起了。

1 2 3 4 5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国家”如何变为“党国”,教科书从晚清到民国的演变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