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开局一个碗

1990年,浦东新区的历史拉开序幕。出人意料的是,第一块批租的土地,不是给了外资,也不是给了上海本土企业,而是被安徽人拿走了。

浦东开发三个月后,安徽人就决定在浦东设立一个据点,准备从浦东开发中分一杯羹。安徽成立了第一家进军浦东的省级内资公司,不仅如此,他们决定在浦东拿地盖超高层大楼,取名“裕安大厦”:


东进上海、富裕安徽。


裕安大厦寄托着安徽人民的期盼,当时省里根本没钱,只能向企业求助,省开发公司出人出力,马鞍山钢铁出钢材、宁国水泥厂书水泥,等大厦建好之后,折算成购房款,先干活再算账。

大厦落成后,招牌是安徽书法家赵补初写的,他将“裕”字左侧少写一点,是因为觉得富裕还差一点,希望激励家乡人名加倍努力:


补上这“一点”。


裕安大厦的建造,让上海领导欢欣鼓舞,在上海人宁要浦西一张床的年代,这是对浦东极大的支持。

改革和开放,其实都是从土地开始的。包叔的好友兽爷说,这种模式还要追溯到叫花子起家的安徽老乡朱元璋:


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砍。

1

1998年的金融危机后,联合利华决定将中国生产线从成本高的上海迁出。本来已经敲定搬迁到浙江湖州了,在最后一次考察中,省政府的陪同人员介绍时,提到了留出土地建“工人宿舍”。

一问才知道,工人大多数来自安徽。联合利华高管们开始琢磨,直接搬到安徽,是不是成本更低。

回去之后,他们把上海周边的城市按人均收入、GDP产做了一张染色图,收入高的是绿色,收入低的是红色,他们发现,在一篇绿色的包围中,红色特别显眼:


合肥。


就这样,联合利华的七个工厂全部搬迁到了合肥,综合成本下降了48%。

和大多数内陆城市一样,合肥的产业一开始都是这样转移来的,最大因素是:


运气。


但是之后的十年里,合肥逐渐被中部地区的兄弟城市甩在身后。进入21世纪,它仍然被看作“中国最大的县城”。

2005年,合肥的领导到郑州考察,才终于明白了差距。他们发现,郑州的GDP是合肥的两倍,但能借到的钱却是合肥的数十倍,郑州光城建资金负债余额就有180亿,是合肥所有财政债务的4倍。

2001年到2005年,郑州每年在城市建设上投100多亿,还远远落后于长沙的200多亿,武汉的150多亿,与他们相比,合肥每年的投入是:


20亿。


那一刻,合肥终于开窍了。他们宣布,今后五年将拿出450亿投向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步,就是要搞钱。2006年,合肥以人才引进的方式,挖来了北京西城区财政局副局长李武好,由他牵头,将合肥国资委手里最赚钱的企业整合在一起。

在北京财政局期间,人民大学博士出身的李武好一直以来的研究主题就是:


振兴财政!


很快,合肥的公交、燃气、供水、百货,只要能产生现金流的企业,就全被打包到了一起。合肥国资几乎将全部家底都掏出来,组成了一个集团:


合肥建投。


这些公司几乎都借不到什么钱,但一旦整合成一个集团,再加上市政府的背书,突然就成了银行的贵宾。

合肥建投很快发了10亿的债,借到了第一笔钱。没多久,合肥的整体融资能力从之前的每年20亿元,提高到200亿元。

一个资金池就这样建立起来了,但合肥人没有想到,它将彻底改变城市的命运。

2

合肥投资京东方的故事,已经被演绎成了传奇,合肥甚至成了风投之城。

但其实,2008年合肥官员接触到京东方的时候。京东方已经在和深圳深入了解了,合肥根本不在他们讨论的范围中。

但不巧的是,当时深圳正在经历人事变动。而合肥这边,市委书记挂帅、市长操盘,四套班子上下一心,展示了极大的诚意,最终打动了京东方。

2008年9月12日,京东方与合肥签约,前一天,董事长王东升赴深圳赔罪。那天,深圳依然提出了:


合肥给多少土地,深圳也给多少。


但为时已晚。合肥就这样得到了城市历史上最大的单体工业工程。

民间流传,合肥为京东方停建了地铁,缓发公务员工资。但事实上,因为京东方强大的融资号召力,合肥最后掏出的真金白银,不过30亿,远低于预期的90亿。

京东方的价值,合肥领导也是后来才领略到的。京东方工厂开工后,有十五六家配套企业涌入合肥,要求在京东方周边建厂,甚至把开发区的用地指标都抢完了。

合肥这才知道,龙头企业这么香。

自那之后,合肥对于龙头企业的争抢更为积极。2007年,几个美国硅谷留学生博士号称带着制版光刻机的技术回国创业,合肥政府听说后,找到他们,先是提供了400平米的研发场所,后来又拨给他们300亩地,厂房、办公楼和技术研发中心都代建好,连代建费都是无息贷款。

这样“空手套白狼”的创业,有太多了。京东方之后的几个大项目,总投资不过2200亿,其中900多亿是合肥建投出的。

合肥人民想不到,他们坐公交的每一次投币,每一次拧开水龙头,会为这座城市换来那么多重要的高科技企业:


康宁玻璃、安世半导体、长鑫存储、蔚来…..


更重要的是,这些投资形成了正向循环。合肥后来减持京东方,建立了新的产业基金;合肥投资蔚来获取的收益,也会用来设立新能源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基金,引导更多企业落户。

有河南人公开问过,同样是用土地换投资:


为什么合肥能引来京东方,河南南阳却引来了水氢能动力车?


答案其实很简单,合肥的传奇故事中,失败案例被有意淡忘了。

比如,投资京东方的第二年,合肥同样投资了其对手长虹,这就是后来失败的鑫昊等离子面板项目,等离子很快成了被市场淘汰的技术。

前面提到的芯硕半导体,六七年后因经营不善,以很低的价格卖给了别人,并很快被掏空,走到了破产清算的地步。几个月前,创始团队转头又和天津政府走到了一起。

但这就是成功要付出的代价,幸运的是,很多代价是可以承担的:


合肥的地价涨了。


比如鑫昊项目开始不久,长虹拍下了新站区的277亩土地,做起了地产开发。拿地价比同行低了很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只是把补贴换了另外一种形式。

比如芯硕失败的代价,也被厂房的增值冲淡了。

招商引资最大的成果,是让合肥的土地越来越值钱了,对风险的容忍度更高了。

合肥招商引资的节奏,始终没有被打断。

开局一个碗,最后换来这么大的江山。

3

这轮疫情以来,有人发现合肥发布公众号是一枝独秀,每天第一条是疫情,后边几条都是招商引资。

投出来的高科技产业,彻底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前景。当年京东方在合肥生产线一开,日本、韩国和台湾的技术封锁马上崩塌,争着抢着到大陆建生产线。全球显示产业就此被改写。但回头看看,还是会虚惊一场。如果是2020年,同样面积的深圳土地和合肥土地摆在面前,很难说京东方会坚决走向合肥。

土地价值的比拼,在未来的高科技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了。

几个月前,在合肥战投成长起来的存储巨头长鑫存储,被北京招商引资走了;前段时间,深圳甚至派团队到合肥招商引资抢人,抢总部落户和独角兽企业。

当年的挖掘机,现在也要被挖墙脚。北京和深圳除了风险投资和奖励,也拿出大把的土地了。

几天前,17家知名开发商联名向政府求助的消息被曝光,这本来是一份秘密递交的请求,被无意间曝光出来。

很快,合肥开了一个会,建立了六个工作专班,解决开发商和购房者之间的矛盾,领导对于购房者和开发商的需求,都有了定调。

这次会议最大的看点,是对合肥房地产市场定的基调:


供销两旺,价格平稳。


从求助到定调,是政府和开发商向市场发出的信号——保投资、保投资、保投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眼下的形势,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只有投资才是真马车。

兄弟城市郑州在房地产投资出现问题后发生了什么,已经不需赘述。郑州的各路媒体已经不发布商品房销售额了。但粗略算下就知道,郑州上半年商品房应该已经被合肥完全超过。

合肥的地产销售已经出现了下降,但并不到危急时刻。土地市场上,与其他城市国企央企完全托底不同,合肥是为数不多民企还在活跃买地的城市。前段时间,合肥甚至还被评选为中国地价最保值的城市。

被看作最优质民营开发商的龙湖,就是很好的例子。今年合肥的两次土拍,第一次龙湖报名了6块地;第二次报名了12块地。在对外的记者会上,龙湖也点名了四个重仓的城市:


杭州、成都、北京、合肥。


别忘了,尽管已经是风投之城,尽管有“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房地产依然是合肥投资的第一大领域。

包叔的好友兽爷说,再穷的地方也有两个不动产——土地和政府信用。有没有在合适的时机将这两样东西变现,成了很多城市前途命运的分野。


珍爱包叔,顺手“在看”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开局一个碗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