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经上映,便被推上了热搜。据报导,影片上映后,就接连刷新了动画电影首日、单日、首周、单周票房纪录,不几天票房就突破了十亿元大关,目前正在向二十亿元推进,成为国产动画电影新晋票房冠军。
说好者有之,不屑者有之,可以说观众间的争议很大。是什么导致了不同的观点呢?倒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一向不爱凑热闹的我,这次也忍不住去凑了一回热闹,甫一上映,便立即抽出晚上的时间去观看了这部影片。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专门去豆瓣看了看,该片评分是8.6分。看来,观众虽然对该片褒贬不一,但热度却依然未减。
2
在评说这部影片前,我们先来看看哪吒这个人物。在中国,哪吒是经典的艺术形象,可谓家喻户晓,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绝对是耳熟能详的。
在传统的故事里,关于哪吒是这样讲述的。陈塘关总兵李靖夫人怀孕三年产下一个肉球,李靖认定是妖魔作祟,以剑斩之,一个三岁幼童破球而出,这孩子便是哪吒,人称三太子。后来,因抱打不平打死了龙宫三太子敖丙,闯下大祸,被龙王以陈塘关全城百姓性命威逼,哪吒被迫削骨还父、削肉还母。哪吒的一缕魂魄游游荡荡飘向西方极乐世界,被太乙真人以莲花为身将其复活,并授其武艺,赐其火尖枪、阴阳双剑做武器,送其混天绫、风火轮等法器,去解救受苦受难的陈塘关百姓。
不管是动画版,还是真人版,哪吒的故事一直是如此演绎的,虽然多次被拍成影视剧,哪吒的人物形象基本都是红肚兜、光屁股、光脚丫、丸子头、包子脸、莲花衣,一个非常活泼可爱的男孩子,脖子上挂着乾坤圈,手持火尖枪,臂缠混天绫,脚踏风火轮,充满着纯真和童真。正是因为哪吒具备天姿聪颖、勇敢善良、正义好战的形象,才被世人誉为智勇双全的少年小英雄,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小朋友们的喜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3
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彻底颠覆了传统故事中哪吒的形象,以及与哪吒息息相关的众多人物形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该影片与其说是在讲述哪吒的故事,不如说是借了哪吒的形象与影响力而进行的一次再创作更加精确,这也就是前几年比较流行的故事新解。
影片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魔丸两颗宝珠,灵珠投胎为人,未来将助周伐纣建功立业;魔丸则会诞生出一代魔王,祸害人间。元始天尊启动了天劫咒语,三年后天雷将会降临,摧毁魔丸。
元始天尊的徒弟太乙真人奉命将灵珠送达陈塘关李靖家,托生在他儿子哪吒身上。由于太乙真人贪酒中了别人设下的圈套,被元始天尊的另一个徒弟申公豹,偷偷用掉包计调换了灵珠和魔丸,导致本应是灵珠英雄的哪吒成了混世魔王,本应是混世魔王的敖丙却成了灵珠英雄。
魔丸化身的哪吒长相特别丑陋,豁牙露齿,时不时地露出邪魅的笑容,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与魔丸的说法倒也相得益彰。哪吒自小就调皮捣蛋、顽劣不堪,虽有一颗拳拳之心,怎奈陈塘关百姓对他的偏见与误解甚深,将其称为妖怪,不肯以平常心待他,于是哪吒变得自暴自弃,听不进父母的劝说,也受不得师父的教诲,逆反心日增,自甘堕落,与世人为敌,做了许多损人不利己的坏事,引起民愤,成了一个人们眼中典型的坏孩子,导致父母不得不整天把他囚禁在家中。
灵珠化身的敖丙却生得一表人才,风度潇洒,谈吐优雅,容貌俊秀端庄,性格温文尔雅,心思深沉细腻,自幼跟随师父申公豹刻苦学艺,肩负着父亲东海龙王谆谆教导其解救整个龙族命运的使命与担当。
敖丙天生自带的高贵气质,惹人爱怜,但神情中那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感,却又让人看着很是心痛。他从小在解救种族这个神圣使命和责任的重压之下,郁郁寡欢,但武功精湛,表现出色,是人们眼中特别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
灵珠和魔丸这两个看似不能同存共处的人物化身,却因解救一个女童事件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未来天劫降临之时两人共同战斗埋下了伏笔。
后来,哪吒在亲情的渐渐感召之下,幡然醒悟,其善良、单纯的小宇宙爆发了,在其三岁生日那天,也就是他的末日来临之时,他仰天长啸,发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的呐喊,并且凭借师父太乙真人传授的本领,为拯救百姓奋起反抗。
灵珠天然具备的浩然正气也激发了敖丙内在的良善天性,在友情的感召下,敖丙以大义为重,舍“小我”成“大家”,与魔丸哪吒联手,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祭出龙族之宝万鳞甲帮助哪吒对抗天劫。
在某种意义上说,敖丙这个人物的塑造与刻画更加的立体与丰满,在精神与灵魂层面讲,他的改邪归正、弃恶从善所折射的人性光辉及深刻内涵,较之哪吒由魔丸变英雄更胜一筹。
4
写到这儿,我不得不说,影片故事编撰的实在是耐人寻味,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不仅引人入胜,而且发人深思。仅仅从故事性上来说,影片绝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必须点一个超级大大大的赞。
当然,任何一部影片都不可能得到全体观众的认可,毕竟,大家三观不同,认知不同,看法自然不同,无可厚非。我想《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引发争论,主要原因可能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影片讲述的哪吒的故事、塑造的哪吒的形象和传统流传的故事与形象相去甚远。也许正是哪吒整天吊儿郎当的模样,一副小混混的反判形象,挑战了一些观众的审美观,让这部分观众在情感上很难接受,批评之声自是在所难免,不过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要以平常心对待之。至于影片是否属于破坏哪吒的经典艺术形象,不是三言两语能说透彻的,在这篇文章里不再进行深入探讨。
二是影片中插科打诨的搞笑情节设计可能让部分观众在情感上无法接受。毕竟,传统的哪吒出世、哪吒闹海等故事都是庄重、神圣的场景与情节叙述,或喜或悲,或爱或恨,或伤或痛,无一不令人动容、震撼,而反观《哪吒之魔童降世》影片,插科打诨的搞笑情节层出不穷,同时影片中置入了很多时下的流行语言,虽然迎合了部分小朋友、年轻人和喜欢港台搞笑剧观众的口味,但难免弱化了故事的饱和度和节奏感,会引发一部分观众的不满情绪。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影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设计和发掘还可以再饱满些、有些反转情节设计的过于简单化等等。
5
《哪吒之魔童降世》影片较之前的动画片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虽然有些观众对影片颠覆哪吒、太乙真人、敖丙等传统的人物形象不满,有些观众不喜欢影片中过多的搞笑镜头,认为有些情节过于低俗了,有迎合观众喜好之嫌,导致对影片的批评声不断,但总体而言,瑕不掩瑜,值得一看。
从影片宣传的团队成员照片看,我感觉应该是80后、90后的人居多,如此设计与改编也就不难理解了。毕竟,他们就是出生并成长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里,任何事情似乎都可以被娱乐化。当然,这也是值得当今社会反思的问题,但好在影片的深度并没有因此被毁掉。从这个意义上讲,观众应该要有更多的耐心与包容,允许影片进行多层次多方位探索,不断创新和尝试。
近年来,国产动画片的成长是有目共睹的,给了国人很大的惊喜,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推断,未来的国产动画片会越来越好。
中国队,加油!
于2019.8.2 17:00
NO: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