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男人们最羡慕的职业“催乳师”就是纯骗钱

近年来,在中国,催乳师俨然成为了一个抢手的新职业。奶水是新妈妈的头等大事,谁要生孩子了,都会遭到三姑六婆的劝诫:赶快找个催乳师催奶吧!

催乳师拥有极高的话语权和收费标准,催乳一次,收费三百是常态,如果贵起来,上千元都不少见,仿佛奶都是她们产的,孩子能吃饱都是她们的功劳。

到底催乳师有没有宣传得那么厉害?为什么催乳师这个神奇的职业只在神州大地上发扬光大了?中国妈妈们,真的需要催乳师吗?

催乳按摩手法

尔虞我诈,乱象丛生

催乳的本质就是乳房按摩,与高昂的收费标准相比,催乳师的门槛却很低。大部分催乳师培训班只需要三千元、7~10天的学习,最快的培训班甚至只要1680元、三天即可“拿证”上岗。

这些培训班没有任何学历要求、也不要求学员有任何医学背景,但是却声称学成后可以进行“乳腺增生、乳腺炎治疗”这样的医学操作。

而所谓的“国家承认的催乳师资格证”,更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大全里,根本没有催乳师这个职业,更没有对此的资格认证。有报道称2011年国家颁发了第一张男性催乳师资格证,但只要稍微动一下脑子就知道,就算真的有催乳师资格证,国家也不可能专门设置什么“男性”催乳师资格证。

对于居心不良的男人来说,千把块钱的投资、三天培训后就可以名正言顺上门猥亵妇女还有钱收,这种宣传的确是蛮有号召力的。

声称自己有催乳师资格的人,首先是在说谎,之后,如果她们张嘴闭嘴就能胡乱给产妇下什么“小叶增生”的诊断,就是非法行医。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有疑问:催乳师真的完全没用吗?我本人/我亲戚/我朋友找了催乳师可有效了!

事实上,乳房按摩并不是一项什么新技术,合适的按摩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乳汁排出、维持母乳喂养,但这并非是神奇的“催乳”,只能说是“挤奶”。

2013年《人类哺乳期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前往俄罗斯医院参观时,看到临床医生会帮排乳困难的妈妈们进行乳房按摩。有效是有效,但人家可是正经产科医生啊!而按摩不慎引起的乳房充血会因为导致乳腺高压,最终造成奶量减少。

催乳师总倾向于“大力出奇迹”,为了显示自己在不遗余力地工作,总会拼命挤压顾客的乳房,而不当的按摩可能引起乳腺炎等疾病。  

2016年武汉大学的研究显示,受访的451个年轻妈妈中,有160人聘用了催乳师。这个比例实在是大得夸张,因为本身排乳困难的产妇根本不会有那么多,很多人已经把催乳师当成了产后的标配了。160人中有3人还因此患上了乳腺炎。而幸运没被挤出问题的妈妈中,大部分也感觉自己是上当受骗了。

催乳师常常夸大哺乳妈妈们的问题借此自抬身价,之后再提出更贵的治疗方案,同时还会运用类似美容院的话术,如果不交钱治疗,那么你就是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不爱自己的孩子,或者是丈夫不够爱你才不愿意出钱,如果没找她深一步按摩治疗、落下病根,“几十年后你就知道了”。

中国催乳行业的问题不在于乳房按摩有没有用,而在于这是一个毫无监管、充满欺骗的丛林行业。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样的行业,还可以在中国混得风生水起、供不应求?

催乳到底是怎么兴起的

催乳师兴起的第一个契机,是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在国产奶粉难以让消费者们信任、进口奶粉假货横行的时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被一再强调。

母乳确实是婴幼儿营养的最佳来源,包含了各种奶粉里不会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各种生长因子、生长调节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等。

除非少数特殊情况,如母亲乳腺有炎症或肿瘤、患有某些能通过乳汁传播的传染病等,否则都推荐在最初的六个月里进行纯母乳喂养。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婴儿的免疫力、促进发育,还能帮助妈妈减少产后并发症、恢复身材。

不过,尽管大家深知母乳喂养的好处,但令人意外的是,中国人母乳喂养率却相对很低。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孩子出生后一个月,就可以开始尝试各种食物,甚至还有人要给婴儿服用米酒。这些不正确的传统观念都影响了纯母乳喂养的推广。

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母乳替代品变得更普遍易得时,母乳喂养率开始不断下跌。另外,中国的剖腹产率也在九十年代开始显着上升。而剖腹产引起的疼痛和休养也是妈妈们放弃母乳喂养的重要原因。

北京的一项研究显示,在1990年,产后四个月还给孩子喂奶的妈妈只有56.9%,而产后四个月依然纯母乳喂养的妈妈只剩下29.3%。要知道,根据WHO的推荐标准,纯母乳喂养最好能够持续6个月或以上。

为了解决母乳喂养率下降的问题,政府制定了一个目标,想在2000年之前实现产后四个月时纯母乳喂养率达到40%以上。这个目标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实现,而且新世纪以来,母乳喂养率依然在不断下降。

虽然催乳师的数量在过去的十年内大增,但是中国的母乳喂养率并没有因此增加。2016年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覆盖30个省份的大型调查显示,如今产后6个月时的纯母乳喂养率只剩下20.8%。在城市地区,这个数字甚至还要减半。

母乳喂养是婴幼儿喂养的黄金方法。根据上述那篇《柳叶刀》的研究,假如6个月时的纯母乳喂养率能够上升至50%,那么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可以降低5%。

大家都知道母乳喂养好,那为什么母乳喂养率还是这么低呢?

因为母乳喂养对很多人来说太难了。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四川等地的调查都显示,过早断奶的主要原因(40%以上)是因为妈妈们“自感母乳不足”。然而,这是不是代表中国妈妈们真的奶水不够呢?

湖北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奶水不够”并不能反映断奶的真实原因,它之所以成为主要答案,是因为妈妈们想要选择一个社会可接受的断奶理由。

实际上,妈妈们停止母乳喂养的更主要理由是因为感觉太过费劲、太不舒服。有些人因为频繁的喂养而失眠,有些人因为乳头疼痛和皲裂而放弃。真正因为奶水不够而断奶的人,只有8%。    

也就是说,断奶的主要理由,是母乳喂养的技术、知识不够,而不是奶水不够。当妈妈知识水平不足时,他们也不知道该找谁帮忙。兜兜转转,新妈妈们最信任、最容易获取的知识渠道,就是那些上了三天培训班的催乳师了。

比奶量更重要的是质量

目前比较科学的促进奶量的方法有:尽快喂奶,产后第一个小时内就可以喂养了;在最初的几周里,要经常喂奶、挤奶,注意姿势要正确,每天喂8~12次,前几周先不要用安抚奶嘴,多让孩子进行吸吮动作,而且注意不要只喂一侧的乳房。

采用科学方法进行哺乳,绝大部分人其实都不用担心奶量的问题。事实上,母乳不足的情况其实非常少见,妈妈的奶量常常会比孩子所需要的还要多三分之一。会导致母乳不足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太迟、太少进行母乳喂养,曾经有乳房手术史,早产、肥胖、高血压等。  

在世卫组织给出的哺乳指南中,压根就没有提到乳房按摩这个东西,国外的哺乳顾问只需要指导妈妈们如何哺乳,不用真正动手帮产妇挤奶。专门雇人来进行乳房按摩,就算是按全球标准来说,都是非常狂野硬核的事情。

中国妈妈常不必要地对奶量感到焦虑,但相比之下,更值得焦虑的,是母乳的质量问题。

绝大多数中国产妇都会有各种五花八门的“下奶”食谱,但是它们基本上都没有用。喝肉汤鱼汤鸡汤并不能充分补充蛋白质,米粥这种碳水化合物没营养,而很多人都喝的米酒甚至还会降低母乳产量。  

人乳中含有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是婴儿大脑和视网膜发育需要的必需营养素,要想孩子吃得好长得好,脂肪酸不仅要够,里面各种成分的配比也有要求。而饮食,是人乳中脂肪酸含量配比的主要影响因素。

200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对比了北京北部和瑞典农村的母婴,发现,由于中国人膳食结构的问题(碳水化合物过多;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过少),中国妈妈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及比例较瑞典要差,极大地偏离了国际推荐标准。

除了营养素不够平衡之外,母乳中还可能含有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金属和农药成分。    

2013年,南京医科大学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在170名受访产妇中,164人的母乳含铅量高于世卫组织的限值,而且不是只高一点,就是中位数都高出了标准限值的八倍,有极少数人的母乳含铅量甚至还达到了标准限制的八十倍,如果是在美国,这样已经不推荐继续母乳喂养。

而2002年,在大连和沈阳初产妇的乳汁中,采集到了超出标准的甲烷和有机氯农药成分。2007年到2009年间,在一项中日韩的联合研究中,研究人员从中国北京、日本仙台等地和韩国的首尔、釜山进行了母乳的采样,发现在母乳中,中国的有机氯农药水平比日韩的高10倍。

当然,不要以为受害的只有北方同胞,人人有份,永不落空。在南方工业地区,情况更加严重。2011年针对大陆12个省份的母乳调查发现,华南地区母乳中滴滴涕的含量远高于北方地区,而福建更是之中的佼佼者。

母乳中的有机氯农药超标到底会对婴儿带来多大的影响目前尚未有定论,因此,迫在眉睫的,是大型的母乳监测计划和后续的调查研究。

直到今天,大部分人对母乳污染问题毫不知情,还在沉迷挤一挤就能多产奶的原始迷信活动。

有趣的是,尽管中国人对“催”出来的东西,比如催熟的鸡鸭瓜果都望而生畏,但却不觉得“催乳”有任何问题。不过仔细想想,在这个还有成年人跟婴儿抢奶吃、把人奶当成营养品的时代,没什么事情值得大惊小怪的。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男人们最羡慕的职业“催乳师”就是纯骗钱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