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奔
10月28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赶赴北京,他要参加一场新书的发布会: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庄聪生在10月19日发布了一本名为《中国民营经济四十年》的书籍写到:“谨以此书,为中国改革开放和民营经济发展四十年献礼”。
周德文赶到酒店的时间是夜里11点半,一位从辽宁远道而来的客人已经等在了这里,在超过4个小时的交流后,客人于凌晨3点半驱车赶回辽宁,一来一回的路程各需要8个小时——这位客人已经进入了征信系统的失信名单,这也意味着他无法乘坐高铁等交通设施。
这位客人是辽宁一家大型民营企业的掌舵人,在过去的近十年时间中,他对于自己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一个庞大的商业计划被快速的推进,巨量的资金源源不断地被灌入这一构想之中,在经历了数次扩张后,他的公司已经背负了200亿元的债务。“我接触的一些民营企业已经被债务压的不行了,他们甚至愿意免费把企业转让给别人,然后再从头干起,只要那个人愿意接手企业的债务”,周德文说。
2015-2016年是民营企业高歌猛进的一年,在去产能的大幕已经拉开的同时,一些企业却正在快速地扩张着资产规模,如在夜幕中奔跑。
即使是以轻资产和高科技著称的中关村也不例外,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2016年中关村上市公司净融资额上涨了79%,总资产扩大了80%。“在那两年,能看到一些企业朋友在不断拿钱,有的是做转型、做投资,有的投向了房地产、金融”,薛向东说道。而伴随资产端快速膨胀的还有企业的负债。“我国民营经济遇到的困难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部分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粗放,热衷于铺摊子、上规模,负债过高,在环保、社保、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稳健甚至不合规合法的问题,在加强监管执法的背景下必然会面临很大压力。”,习近平在11月1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中表示。
信心
在9月12日“民营经济离场论”出炉以前,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秘书长郭伟琼就发现了其所在的一个社交媒体群被转发了几篇有关民营经济受挫的文章,这个微信群中大部分均是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董事长。“不能说信心削弱吧,但至少目前有一些民营上市公司负责人感到有些难受,不知道该怎么走”,郭伟琼说。
10月19日,一家中关村上市公司负责人在政府组织的闭门会议中抱怨了银行授信的缩减,在2017年其所在的企业尚有数十亿银行的授信,而在2018年已经减少至数亿元。
2017年快速推动的金融去杠杆让一些企业措手不及,在其中,民营企业的感受尤为深刻。2016年,曾有超过18个项目入选了国家一部委的示范项目名单,其中包括数家民营企业,但是在两年后,实际动工的项目只有9个,由于融资困难,入围的民营企业项目部分搁置。形成对比的是,入选的国有企业却能以约为3%的利率从政策性银行获得大量贷款。“越是信贷额度紧缩,我们越会担心风险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优先借钱给地方融资平台、国有企业是一种比较普遍躲避风险的选择”,一位地方城商行负责人表示。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过程中,有的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惜贷不敢贷甚至直接抽贷断贷,造成企业流动性困难甚至停业;在‘营改增’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规范征管给一些要求抵扣的小微企业带来的税负增加;在完善社保缴费征收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征管机制变化过程中企业的适应程度和带来的预期紧缩效应。对这些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解决,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习近平在11月1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