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Q
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所有的微信好友头像终将黯淡,只是你未必看得到终局

电影《寻梦环游记》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命题:逝者只有在没有任何生者纪念的时候才真正死去。

但反过来,逝者对生者又意味着什么呢?

《寻梦环游记》中,生者与逝者的世界通过记忆连结。

他们定义你的底色,衡量你的宽度,你生命中有一部分就是逝者们刻写的。随着年岁增长,比重还会越来越大。遗忘意味着真实的损坏。至少对那些不甘于或不敢于把“未来”当作生命全部的人,事情就是如此。

对逝者的关注已经成刚性商业需求。早在多年前,不少媒体已习惯于为一些年事已高的名人预先写好悼念文章,放在抽屉里等待。我的朋友专栏作家叶克飞,因为擅长悼念文字,得了“文艺入殓师”的名号,到了一有文化界名人辞世就有人主动提醒他的程度。

靠强力塑造和维持权威偶像的时代似乎已经远去,但与此同时,那些与你的生活没有直接关系,某种程度上近于虚拟的人,他们离世的消息,能够让你感到震惊、失落及至真正的悲伤。它的影响力并不仅是对你曾经的历史进行确认,而是带到了眼前的现实中。甚至可以认为,这足以重塑一个人的记忆。金庸或者李咏对你重要,不仅是他曾经怎样影响你的过去,也基于你曾经与足够多的人——包括朋友圈里的“微信好友”共同纪念他这个现实。

另一方面,朋友圈通常比我们想象的更封闭。在一次次的拉黑、屏蔽、分组后,就算是最宽容的使用者,看到最多的,也还是他想看到的内容。

金庸去世的时候,一位“90后”女孩子漫不经心地对我说,李咏去世对她的冲击要比金庸大得多。在微信上,一个人必定与他同年龄段的人产生最多的联系。当某几个年代曾经的共同偶像离世造成朋友圈一片哀鸣时,另外一个年龄段,不曾共同经历“时间开始”的人群,完全可能根本不动声色,比如“95后”之于金庸。

圈层的割裂会放大刷屏暗示。一个人看到自己的朋友圈为某个逝者刷屏的时候,会感到某种焦虑的暗示甚至裹挟吗?不知道别人有没有类似体验,但我有过。

从微博到微信朋友圈,私域与公共空间的边界更加模糊了。从杨绛去世,到后面的霍金、金庸……评价的撕裂无处不在。有人形容那些太不客气的评价是“在别人的灵堂里闹革命”。从情感上,这么说并没有错,问题是,朋友圈在目前的状态下,能完全看作“私人领地”吗?

社交媒体上对逝者的集体纪念,也被称为“云哭丧”。这个命名的刻薄令人不快。但从另一面来说,它距离事实似乎也并没有那么遥远。

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网友集体悼念,有人讽之为“云哭丧”。

1 2 3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耍Q-耍出你的范儿_分享你的福利 » 所有的微信好友头像终将黯淡,只是你未必看得到终局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